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70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利于稳定步行的高跟鞋-CN201921452401.5有效
  • 罗长城;周元碧 - 成都力铭鞋业有限公司
  • 2019-09-03 - 2020-04-28 - A43B7/38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跟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于稳定步行的高跟鞋,即通过将前部着地区的中部底面设计为上凹深度介于0.01~4mm之间的上凹曲面,不但可以拓展脚掌区的实际着地面积,还可以使脚掌着地点由一个分离成至少两个,并使分离的其中两个新着地点分别偏移至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进而可以与后部脚跟着地点一起基于三点共面原理确定一个更大范围的有效着地面积,从而可极大地提升步行稳定性,避免在行走时出现身体摇晃、拐伤脚部或摔倒等现象
  • 一种利于稳定步行高跟鞋
  • [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车-CN202021735679.6有效
  • 徐轶群 - 东莞市杰伦塑胶灯饰有限公司
  • 2020-08-18 - 2021-05-25 - B62K15/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车,包括:第一支架,其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部和前轮,前轮与地面形成前着地点;和第二支架,其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座椅和后轮,后轮与地面形成后着地点,其中,在折叠车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前着地点和后着地点形成的连线与前轮的转轴和/或后轮的转轴大致垂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按照在折叠车处于折叠的情况下前着地点和后着地点形成的连线能够与前轮的转轴和/或后轮的转轴大致并行的方式铰接。
  • 一种折叠
  • [实用新型]改进的椅具着地块结构-CN02217429.X无效
  • 黄聪杰 - 黄聪杰
  • 2002-05-15 - 2003-05-21 - A47C7/62
  • 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具有防止刮伤木质地板及其他高级质料地板的改进的椅具着地块结构,其特点是着地块依柱型椅脚及ㄩ型椅脚的不同予以设计成可固定于柱型椅脚底端或可含扣于ㄩ型椅脚着地横杆的结构,该着地块本体包含一可固着于椅脚的母垫及一组装于母垫上并突露出母垫底部的子垫,该子垫系与母垫为不同弹性系数,且子垫弹性较母垫软,进以达到椅具着地不刮伤地板、不磨损地板及优异的椅具四点着地稳定性与无声等实用功效。
  • 改进着地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CN02225866.3无效
  • 林贾颖 - 林贾颖
  • 2002-02-09 - 2002-12-25 - B62D63/02
  • 一种机动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发动机、由发动机驱动的着地轮,其特点是着地轮对称设置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并且与车架滑动联接,滑动联接的自由度的方向为环绕着地轮中心的圆周方向,在着地轮上,围绕着地轮中心还环布有一圈齿牙本实用新型的着地轮没有中心轴,这是已有的机动车从未有过的结构,特别在娱乐业方面能满足人们对新奇感的需求。
  • 一种机动车
  • [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鞋底-CN201320677046.8有效
  • 黄忠达;李树和;刘晓清 - 温州市海滨秀龙鞋材有限公司
  • 2013-10-29 - 2014-04-23 - A43B13/1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鞋底,包括与地面接触的着地层以及与脚部接触的脚部接触层,所述着地层与脚部接触层通过粘胶粘合连接,所述着地层设置为注塑层,所述脚部接触层设置为发泡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着地层设置为注塑层,而使得着地层具有防滑耐磨的优点,而脚部接触层设置为发泡层,而使得脚部接触层具有柔软舒适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即防滑耐磨又柔软舒适的优点。
  • 一种复合鞋底
  • [发明专利]翻转式坐躺两用折叠椅-CN201210495760.5有效
  • 郑世平;郑天夏;范克安 - 郑世平
  • 2012-11-28 - 2013-02-27 - A47C4/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式坐躺两用折叠椅,包括支撑杆件和坐垫面料,其特征是支撑杆件包括有两根相互交叉铰接在一起的杆件和关联杆件;对应结构的两根杆件的中部折弯,折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着地段和第二着地段,所述的第一着地段和第二着地段端部再向内折弯有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杆件折弯成包围式结构;第一着地段比第二着地段长,所述两根杆件交叉铰接点处于第一着地段上,至少在第二着地段一侧的两杆件间设有可折叠的关联杆件;所述的坐垫面料四角悬挂在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的端部上。
  • 翻转式坐躺两用折叠椅
  • [实用新型]翻转式坐躺两用折叠椅-CN201220638065.5有效
  • 郑世平;郑天夏;范克安 - 郑世平
  • 2012-11-28 - 2013-05-22 - A47C4/3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式坐躺两用折叠椅,包括支撑杆件和坐垫面料,其特征是支撑杆件包括有两根相互交叉铰接在一起的杆件和关联杆件;对应结构的两根杆件的中部折弯,折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着地段和第二着地段,所述的第一着地段和第二着地段端部再向内折弯有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杆件折弯成包围式结构;第一着地段比第二着地段长,所述两根杆件交叉铰接点处于第一着地段上,至少在第二着地段一侧的两杆件间设有可折叠的关联杆件;所述的坐垫面料四角悬挂在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的端部上。
  • 翻转式坐躺两用折叠椅
  • [发明专利]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CN201110251958.4有效
  • 松村贞彦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8-24 - 2012-03-21 - B60C11/03
  • 花纹块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花纹块,该第一花纹块包括:踏面、从该踏面的前缘向内侧延伸的先着地侧壁面、以及从后缘向内侧延伸的后着地侧壁面。第一花纹块的先着地侧壁面由向先着地侧倾斜的陡斜面构成。后着地侧壁面包括:前端侧区域、和与该前端侧区域相连且向内侧延伸的根部侧区域。前端侧区域由向后着地侧倾斜的缓斜面构成。根部侧区域具有:以与前端侧区域相同的角度延伸的中间面;由分别设置在中间面的花纹块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向后着地侧倾斜的陡斜面构成的一对侧部面;连接该侧部面与中间面的台阶面。
  • 平整地面行驶摩托车轮胎
  • [发明专利]足式机器人着地控制方法及装置-CN201710991598.9有效
  • 熊友军;陈春玉;刘益彰;葛利刚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0-23 - 2021-03-02 - B25J9/16
  •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足式机器人着地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检测机器人的着地运动状态;若着地运动状态为飞行期下降状态,则根据机器人本体的下降速度确定机器人足端相对于机器人本体的相对速度;根据相对速度控制机器人在飞行期下降状态的运动;若着地运动状态为支撑期着地状态,获取机器人的足端接触力或期望力;根据足端接触力或期望力得到机器人的第一期望关节力矩;根据第一期望关节力矩控制机器人在支撑期着地状态的运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足端与地面的冲击,以实现简便、快速地对足式机器人着地过程进行柔顺的控制,降低足式机器人的成本。
  • 机器人着地控制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运动姿势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CN202010672676.0有效
  • 董晓杰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7-14 - 2022-07-12 - A63B71/06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运动姿势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检测请求,根据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参数,若确定用户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目标运动,则根据用户在进行目标运动时每一步的着地冲击力和着地冲击力阈值因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进行目标运动时的着地角度小于预设角度,在用户进行该目标运动时,会对用户的腿部产生一个着地冲击力,该着地冲击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而剪切力的大小与着地冲击力的大小相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着地冲击力对用户进行目标运动时的姿势进行检测,准确性高。
  • 运动姿势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双辙车辆-CN201680025780.2有效
  • D.杜佩尔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016-04-08 - 2019-11-08 - B62D25/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辙车辆,其具有车身底板总成,在车身底板总成的底侧上布置有易受着地影响的部件(23),所述易受着地影响的部件的外轮廓以偏移量(Δz)从车身底板总成的底侧朝路面方向向下伸出,其中,为了保护所述部件(23)不受着地损伤而在底板侧被覆盖元件(33)的基础部段(35)覆盖。按照本发明,所述覆盖元件(33)的基础部段(35)沿车辆横向(y)以至少一个边缘部段侧向地延伸,所述边缘部段构造为着地止挡(39),所述着地止挡(39)以高度偏移量(Δh)从覆盖元件的基础部段(35)朝路面方向向下伸出,使得在着地时覆盖元件的基础部段(35)保持基本不受路面侧的干扰轮廓影响。
  • 车辆
  • [发明专利]新型钢笔-CN201410846713.X在审
  • 易世容 - 易世容
  • 2014-12-31 - 2016-07-27 - B43K3/00
  • 为了有效的改善钢笔的功能,实现降低笔尖摔坏的几率,减少资源浪费,在钢笔笔杆尾端设置一密度较大的重物,使笔杆尾部比笔头重,当钢笔不小心掉地时,笔杆尾部先着地,笔头后着地,笔尖不着地,从而达到防止笔尖摔坏的目的
  • 新型钢笔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