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5695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的方法、治具及上蜡装置-CN202010021131.3在审
  • 邹庆龙;张海旭;王亚洲;林肖 -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2020-01-09 - 2020-05-29 - H01L2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的方法、治具及上蜡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半导体衬底圆与衬底片键合在一起作为待;将陶瓷盘放置在上蜡装置的承载台上,将蜡滴在陶瓷盘上的圆位置,将待放置在蜡的上方;将外径小于待的直径的圆环治具同心放置在待上,将压片装置下压进行待的平整,取出待上放置的治具,对陶瓷盘上的待进行工艺。通过在需要的圆上同心放置外径小于待的直径的圆环治具,将上蜡装置的压片装置下压进行待的平整,对键合后的圆进行蓝宝石雾面后可以得到均匀性较好的,实现了对键合圆的均匀,提高了圆的良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圆片减薄方法上蜡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晶圆方法、装置和卸夹具-CN202011003935.7在审
  • 王广阳;熊帅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2020-09-22 - 2021-01-08 - H01L21/02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晶圆方法、装置和卸夹具,将多个待晶圆与基板进行键合处理,得到多个键合后晶圆;对所述多个键合后晶圆进行一次处理,得到多个一次后晶圆;对所述多个一次后晶圆进行二次处理,得到多个待解键合晶圆;对所述多个待解键合晶圆进行解键合处理,得到多个后的晶圆;对所述多个待解键合晶圆进行解键合处理,得到多个后的晶圆。这样,在第一设备对晶圆进行后,再利用第二设备对晶圆进行,能够去除一次过程中所造成的放射纹和损伤层,有效避免了后续进行更加复杂的加工处理,从而降低了晶圆的加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晶圆的加工效率
  • 一种晶圆片减薄方法装置夹具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工艺及设备-CN202210651888.X在审
  • 刘嘉兵;周研;张冬 - 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6-09 - 2022-08-30 - H01M4/13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工艺及设备,其中,极工艺包括:螺杆机构送料、极成型、对辊、三辊;极设备包括螺杆机构、模头、对辊机构、张力检测机构、摆辊调节机构及三辊机构,螺杆机构用于将极原料输送给模头,模头用于将极原料成型并向外输出极,对辊机构用于对极进行第一次处理,张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极的张力大小,摆辊调节机构包括摆辊并可通过摆辊调节极的张力大小,三辊机构可通过第一移动钢辊、第二移动钢辊及中间钢辊对极进行二次。该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工艺及设备具有工艺及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实际应用时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 一种基于螺杆机构极片减薄工艺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设备-CN202221454556.4有效
  • 刘嘉兵;周研;张冬 - 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6-09 - 2023-03-28 - H01M4/139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设备,包括螺杆机构、模头、对辊机构、张力检测机构、摆辊调节机构及三辊机构,螺杆机构用于将极原料输送给模头,模头用于将极原料成型并向外输出极,对辊机构用于对极进行第一次处理,张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极的张力大小,摆辊调节机构包括摆辊并可通过摆辊调节极的张力大小,三辊机构可通过第一移动钢辊、第二移动钢辊及中间钢辊对极进行二次。该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实际应用时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 一种基于螺杆机构极片减薄设备
  • [发明专利]带有通孔电镀铜凸点的硅圆夹具及工艺方法-CN201110457992.7有效
  • 刘胜;陈照辉;汪学方;王宇哲 - 刘胜
  • 2011-12-31 - 2013-07-03 - H01L21/687
  • 一种带有通孔电镀铜凸点的硅圆夹具及工艺方法,夹具圆上设有可容纳硅圆上铜凸点的沟槽,夹具圆上设有用于硅圆与夹具圆对准标记。在硅圆的通孔进行局部电镀封孔后进行正面填孔电镀并在硅圆的正面形成铜凸点。根据硅片上铜凸点的分布,采用刻蚀、腐蚀、或者机械加工在夹具圆上刻蚀出沟槽,利用对准标记将带有电镀铜凸点的硅圆与夹具圆对准固定,对硅圆正反面采用机械磨削及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对硅圆进行。本发明的优点是避免了硅圆上铜凸点在时受到直接的挤压而产生的应力集中,可有效避免带有通孔电镀铜凸点的硅圆时的易发生的圆破裂的问题,提高硅圆的成品率。
  • 带有通孔电镀铜硅圆片减薄夹具工艺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晶圆及其晶圆制程加工工艺-CN202310310908.1有效
  • 唐义洲;王中健 - 成都功成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3-03-28 - 2023-06-13 - H01L21/3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圆及其晶圆制程加工工艺,属于半导体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晶圆制程加工工艺,包括:对晶圆进行修边工艺;对载进行激光开槽,在载正面形成深槽;对晶圆进行键合胶涂覆并进行洗边;对晶圆和载进行临时键合工艺;对晶圆进行第一次处理;对后的晶圆和载进行解键合工艺;对后的晶圆进行键合胶涂覆并进行洗边;对后的晶圆和载进行临时键合工艺;对晶圆进行第二次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晶圆制程加工工艺,采用激光开槽、多次临时键合与结合的形式,防止晶圆在过程中出现碎片以及键合胶层严重变薄现象,保证制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一种及其晶圆减薄制程加工工艺
  • [发明专利]用于金属样品的预装置及金属样品的预方法-CN201810539441.7有效
  • 刘澄;周文韬;梁中阳;王璇;崔锡锡;杨晨;周睿 - 扬州大学
  • 2018-05-30 - 2020-04-10 - B24B7/10
  • 本发明涉及透射电镜(TEM)试样薄技术领域。用于金属样品的预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体和替换件。预方法为:对待金属进行清洗并干燥,并将替换件的下底大面与金属的待薄面相反的一面相贴;将替换件与金属的组合与基体扭转嵌合,通过基体通孔注水后,利用与金属相对运动的摩擦机构对金属的待薄面进行;每0.05±0.02mm后,拆下替换件与金属的组合并将其加热到200±20℃熔融;选取新的替换件,将金属的待薄面的对侧面作为新的薄面,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厚度小于等于0.05mm。本发明提供的TEM金属试样方法可以在金属试样的同时,使待试样便于夹持,降低拆卸金属薄片碎裂的可能性,金属试样表面平整。
  • 用于金属样品预减薄装置方法
  • [实用新型]带有通孔电镀铜凸点的硅圆夹具-CN201120571109.2有效
  • 刘胜;陈照辉;汪学方;王宇哲 - 刘胜
  • 2011-12-31 - 2012-10-31 - H01L21/687
  • 一种带有通孔电镀铜凸点的硅圆夹具,夹具圆上设有可容纳硅圆上铜凸点的沟槽,夹具圆上设有用于硅圆与夹具圆对准标记。在硅圆的通孔进行局部电镀封孔后进行正面填孔电镀并在硅圆的正面形成铜凸点。根据硅片上铜凸点的分布,采用刻蚀、腐蚀、或者机械加工在夹具圆上刻蚀出沟槽,利用对准标记将带有电镀铜凸点的硅圆与夹具圆对准固定,对硅圆正反面采用机械磨削及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对硅圆进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避免了硅圆上铜凸点在时受到直接的挤压而产生的应力集中,可有效避免带有通孔电镀铜凸点的硅圆时的易发生的圆破裂的问题,提高硅圆的成品率。
  • 带有通孔电镀铜硅圆片减薄夹具
  • [发明专利]芯片厚度的方法-CN201510046630.7有效
  • 时新越;李彦庆;叶武阳;张海宇 - 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1-29 - 2017-06-23 - H01L21/02
  • 芯片厚度的方法,涉及微电子芯片生产制造领域,解决现有芯片方法存在碎片率高且不易量产的问题,采用DFG821型号的机对芯片进行,所述机的Z2单元使用2000目磨轮,将芯片至150μm;设定芯片初始厚度为Hμm,第一刀切割后芯片厚度为H‑60μm,第二刀切割后芯片厚度为H‑90μm,然后对第二刀切割后的芯片进行光磨,获得厚度为150μm的芯片;对的芯片进行粘贴衬,并将粘贴衬的芯片进行腐蚀,获得后厚度为60μm至100μm的芯片;本发明方法同时适用于到任意厚度,最终厚度可通过粘贴衬方式腐蚀实现。
  • 芯片厚度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极、极母板、极的加工方法及电池-CN202211741155.1在审
  • 潘驭一;刘荣江;黄彬彬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30 - 2023-05-02 - H01M4/13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极母板、极的加工方法及电池。一种极,包括集流体,集流体厚度方向的两侧均包括料区、清洗区和第一区,清洗区用于焊接极耳的焊接端,清洗区沿极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区,第一区与对应清洗区相邻设置并延伸至极的对应侧缘,第一区和料区具有相同的活性物质,第一区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料区的厚度与同侧极耳的厚度之差。其在保证极耳与清洗区处集流体的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无需冲切缺口,第一区处的集流体得以保留,极的机械强度更高,能够减少极卷绕时的断带风险。且第一区处也具有与料区相同的活性物质,相比现有技术电池容量更大,在后续工艺中第一区处无需贴胶纸。
  • 一种母板加工方法电池
  • [发明专利]背面晶圆的固定装置-CN202011463307.7有效
  • 马富林;郑刚;曹志伟 -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2020-12-14 - 2022-12-27 - H01L21/683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面晶圆的固定装置,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该背面晶圆的固定装置包括载台、至少3个顶柱、边缘环紧固圈;至少3个顶柱分布在载台的顶部,顶柱与晶圆的Taiko环对应;边缘环紧固圈位于在载台的上方,边缘环紧固圈与载台连接;边缘环紧固圈由卡箍和顶部压环组成,卡箍设置在顶部压环的底部,卡箍的内径等于晶圆的外径;顶部压环的内边缘与卡箍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晶圆的Taiko环的宽度;解决了目前晶圆吸附在载台上后,容易抖动或挑动,而从载台上剥离的问题;达到了避免背面晶圆在抽真空时从载台上剥离,减少晶圆掉的效果。
  • 背面减薄晶圆固定装置
  • [发明专利]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CN201510290697.5在审
  • 刘辉 - 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15-05-29 - 2015-08-26 - A61M5/5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包括筒体,筒体内有推杆,推杆上设有筋,推杆一端连接有胶塞,所述推杆另一端的后端设有环槽,环槽后端设有易折断的推杆头,环槽内设有带有弹性可弯曲的球面状弹性棘,所述筋弹性棘临近的一端设有防止弹性棘反曲的加强筋;所述筒体后端内壁上设有与弹性棘对应设置的环状止退凸环。本发明将弹性棘,显著减轻了使用过程中的推力,使注射过程更加舒适。为了避免弹性棘带来的锁死不彻底,弹性棘上端设置三角形加强筋,这样当弹性棘向前弯曲时可形成明显的支撑力,切实有效地强化自毁机构的锁死效能,达到彻底自毁的目的。
  • 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