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93848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碳纳米管微纳传感器阵列的电子鼻系统-CN201310101114.0无效
  • 惠国华;黄洁;王敏敏;马美娟 - 浙江工商大学
  • 2013-03-27 - 2013-07-24 - G01N27/70
  •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微纳传感器阵列的电子鼻系统,包括传感器阵列和用以根据传感器阵列识别不同类型气味的识别系统,所述传感器阵列与所述识别系统连接,所述传感器阵列为碳纳米管微纳传感器阵列,所述碳纳米管微纳传感器阵列中,每个碳纳米管微纳传感器包括纳米碳管电极、铝板电极和绝缘薄膜,所述纳米碳管电极上覆盖所述绝缘薄膜,所述绝缘薄膜上设有用于对应不同气体的极性分布的一列凹槽,所述绝缘薄膜上覆盖铝板电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避免交叉敏感、准确度高、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气体选择性较大、成本较低的基于碳纳米管微纳传感器阵列的电子鼻系统。
  • 基于纳米管微纳气敏传感器阵列电子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抽吸式气体检测装置-CN202123249349.3有效
  • 赵吉鹏;屠振岳 -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 2021-12-22 - 2022-05-24 - G01N3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吸式气体检测装置,属于传感器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传感器本体,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安装管,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板,当传感器本体内部积尘严重影响传感器本体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挡板使两个挡板朝相反方向移动,进而将卡接柱从卡接槽的内部分离开,从而可以使安装槽露出,从而可以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传感器本体内部进行清理的效果,防止传感器本体内部粉尘堆积过多导致传感器本体失灵
  • 一种抽吸气体检测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SnS2-CN202011629802.0有效
  • 戴正飞;赵颖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0-12-30 - 2022-05-20 - C03C17/22
  • Sub>2大孔薄膜→SnS2大孔薄膜,制备得到二维蜂窝状结构,并分布着SnS2花瓣结构,使得气性能大大提高本发明的SnS2二维有序纳米孔薄膜及其应用,以硫原子代替氧原子,会影响氧空位缺陷将不会受限与氧热力学非平衡态问题,能够获得更加稳定可靠的性能;另一方面,传统SnS2最佳工作温度由传统的250℃最佳降至130℃,性能更加优异,在硫化氢气体中气响应可以达到10000%。
  • 一种snsbasesub
  • [发明专利]一种SnO2-CN201910669232.9有效
  • 王竞;刘世民;赵东扬 - 大连交通大学
  • 2019-07-24 - 2022-03-08 - G01N27/12
  • base:Sub>O为原料,用H2O代替乙醇作为溶剂,醋酸为稳定剂,研究75‑500℃下所制备SnO2纳米粉体的结晶性能和气性能,建立了煅烧温度和Sn化合价对性能具有相反影响的实际模型,并设计组装了一种对乙醇气体具有良好气响应性能的透明气体传感器。该粉体制备方法简单、产物易得、成本低,为SnO2纳米材料作为材料使用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且研制出的新型透明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快特点,有利于在生产生活中推广应用
  • 一种snobasesub
  • [发明专利]材料的性测量装置-CN201010018000.6有效
  • 殷晨波;朱斌;陶春旻;张子力 - 南京工业大学
  • 2010-01-19 - 2010-06-30 - G01N27/14
  • 本发明公开了材料的性测量装置,包括密封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加热台以及伸入壳体的两个电极探针机构和聚四氟乙烯结构块;所述密封壳体包括筒体,密封设置在筒体上方的上端盖以及密封设置在筒体下方的下端盖;所述加热台包括螺纹副连接的腔体和位于加热台腔体内的加热电阻丝本发明探针与材料接触可靠;加热台工作温度能有效的传递给薄膜;整个装置外部温度低于手可触摸温度;缩小反应室体积,加快气体浓度调节;测量装置在抽真空状态下,超过10个小时气压不变,密封性能好。
  • 材料气敏性测量装置
  • [发明专利]三维管状网络结构纳米二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CN200610028000.8无效
  • 董群;苏慧兰;张荻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6-06-22 - 2007-01-17 - G01N27/407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管状网络结构纳米二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生物模板合成技术,采用禽类蛋壳膜为原材料,对蛋膜进行分离和清洗预处理后浸渍在锡盐水溶液中进行浸渍优化处理,再经氧化灼烧处理,在生物模板作用下原位形成二氧化锡纳米晶体,获得一种性能优越的三维管状网络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锡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这种材料由高结晶度的纳米颗粒分级组装成具有三维互通管状网络结构,制作成元件具有稳定性好、选择性高、易于安装加工等优势,可应用于汽车尾气测量、企业废气排放、液化站防泄漏等检测装置上
  • 三维管状网络结构纳米氧化锡气敏材料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