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氢合金电极材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16017.1 申请日: 1997-08-04
公开(公告)号: CN1057405C 公开(公告)日: 2000-10-11
发明(设计)人: 袁华堂;吴峰;汪根时;刘剑;杨延;唐振明;毛立彩;宋德瑛;张允什 申请(专利权)人: 南开大学;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
主分类号: H01M4/52 分类号: H01M4/52
代理公司: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尊生
地址: 30007***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是一种用于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的储氢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是它的化学组成为MLNis-x-y-xCoxAlyZnz式中0.2
搜索关键词: 合金 电极 材料
【主权项】:
1.一种储氢合金电极材料,含有富镧混合稀土金属,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组成为:MLNi5-x-y-zCoxAlyZnz,式中,0.2<x<0.6,0.1<y<0.8,0.05<z<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未经南开大学;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11601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202280020620.4
  • 中林崇;所久人;高野秀一 -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 2022-03-17 - 2023-10-27 - H01M4/525
  • 由于硫酸镍为六水合物,因此Ni的质量%约为20%~25%,体积比重小,存在在输送或正极材料的制造工序中处理的体积变大的课题。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对将金属镍粉末、包含Li的化合物、及包含Li及Ni以外的金属元素M的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粉进行煅烧,获得层状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中所含的全部金属元素中的Ni以原子比计为60%以上,且所述镍粉末的至少一部分氧化或具有使所述镍粉末氧化的氧化工序。
  • 一种高镍无钴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210485702.8
  • 吴佳霓;李军;白哲;何洁龙;张正裕;黄新萍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2-05-06 - 2023-10-27 - H01M4/525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镍无钴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凝胶法将锂源、镍源、R源、锆源、锰源制备成凝胶,然后对凝胶进行干燥、煅烧,制备得到了一种高镍无钴锂离子电池材料。本发明通过掺杂铝元素和/或稀土金属元素,与锆元素起到协同改性作用,提高了以高镍无钴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的电池的稳定性,同时还保障了电池的高化学活性。
  • 用于制造电极活性材料的方法-201880033957.2
  • A·M·克恩;L·塞德曼;C·埃尔克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2018-05-16 - 2023-10-27 - H01M4/525
  • 本发明涉及制造锂离子电池组用电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如下(A)和(B)的混合物与(C)接触:(A)根据通式Li1+xTM1‑xO2的混合氧化物的前体,其中TM为两种或更多种选自Mn、Co和Ni的过渡金属的组合,任选地与至少一种多种选自Ba、Al、Ti、Zr、W、Fe、Cr、K、Mo、Nb、Mg、Na和V的金属组合,且x为0‑2,和(B)至少一种锂化合物,以及(C)Br2、I2或至少一种选自溴化物和碘化物的全卤化碳及包含溴或碘的卤间化合物的化合物,以及(b)使所述混合物经受在700‑1000℃的温度下的热处理。
  • 一种层状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正极极片-202310759926.8
  • 薛志高;武增雪;孙伟丽;王尊志;刘瑞;李琮熙 -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27 - 2023-10-27 - H01M4/52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层状氧化物包括芯层材料,以及包覆于芯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的壳层材料;其中,芯层材料为三元富钠层状氧化物,壳层材料为四元富钠层状氧化物;芯层材料的厚度D1与层状氧化物的厚度D0满足0.4≤D1/D0≤0.8;壳层材料中钠离子层间距的平均值L1与芯层材料中钠离子层间距的平均值L2满足以下关系:0Å<L1‑L2≤0.2Å。本发明提供的层状氧化物中,壳层材料的钠离子层间距大于芯层材料的钠离子层间距,因而有利于钠离子的脱嵌,避免其因为堆积而影响材料的稳定性能。
  • 一种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202310928367.9
  • 邓常健;安黎;林叶茂;梁世硕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26 - 2023-10-24 - H01M4/525
  •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该正极材料中包含钠离子层状氧化物,钠离子层状氧化物具有钠空位;同时钠离子层状氧化物包括掺杂元素,掺杂元素分布在所述钠空位中,掺杂元素在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的化合价大于或等于3。由于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具有钠空位,钠空位构成钠离子传输的三维通道,因此能有效促进正极材料中钠离子嵌入和脱出,同时较高价态的掺杂元素,使得正极材料的层间距得到提升,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的脱嵌效率,另外较高价态的掺杂元素能够提高正极材料的稳定性能,且可以在充放电过程中抑制可逆程度较差的O3相至OP2相的转变过程,所以采用本申请正极材料,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一种铁酸镍纳米片聚集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储能应用-202310701915.4
  • 吉科猛;刘心宇;李子恒;种博洋;冯书鑫;陈明鸣 - 天津大学
  • 2023-06-13 - 2023-10-24 - H01M4/52
  • 一种铁酸镍纳米片聚集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储能应用,属于功能性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储能领域。该材料由厚度为10–20nm的铁酸镍纳米片聚集而成,通过对Fe‑Ni合金在中性电解液(可添加乙醇等改变其极性)中进行电化学腐蚀、并进一步将所得Fe‑Ni基氢氧化物沉淀在惰性气氛中焙烧制得,且可以通过调控电解液中有机添加剂的种类(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VP、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等)而最终形成不同的微观形貌(如:花状、网状、花球状等)。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过程简单、环境友好、效率高,制备得到的铁酸镍纳米片聚集体材料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锂二次电池-202280014192.4
  • 朴炳天;权佑涵;金帝映;金锡九;郑王谟;李龙珠;李哲行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2022-07-21 - 2023-10-24 - H01M4/525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所述正极包括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过锂化锰基氧化物,所述负极包括具有硅基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式1]LiaNibCocMndMeO2。在上式1中,满足1a、0≤b≤0.5、0≤c≤0.1、0.5≤d≤1.0和0≤e≤0.2,并且M是选自由Al、B、Co、W、Mg、V、Ti、Zn、Ga、In、Ru、Nb、Sn、Sr和Z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在上式1中,可以满足1.1≤a≤1.5、0.1≤b≤0.4、0≤c≤0.05、0.5≤d≤0.80和0≤e≤0.1。
  • 硼磷酸盐与焦磷酸盐包覆改性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202310861710.2
  • 舒双;彭馨瑶;周亚楠;孙鹏;汪宝进 - 兰溪博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14 - 2023-10-24 - H01M4/525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了包覆改性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前驱体包括基体材料和包覆层,所述基体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imMnnCo1‑m‑n(OH)2,其中0.5≤m≤0.8,0.2≤n≤0.5;所述包覆层为M3BPO7和M2P2O7的复合物,M为Zn、Cu、Mn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化学计量比的M盐、硼酸和磷酸氢铵固相混合,高温烧结,得到烧结料;将基体材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先加入上述烧结料,然后加入焦磷酸和M盐,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上述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另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前驱体混锂烧结得到的正极材料,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
  • 高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210195342.8
  • 张宝;程磊;周亚楠;邓鹏;林可博;邓梦轩 -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02 - 2023-10-24 - H01M4/525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抗裂性能优异的高镍正极材料。在结构上,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层、中间层、外层三层结构,内核层为LiNix1Mn1‑x1‑y1By1O2,中间层为LiNix2Mn1‑x2‑y2Mey2O2,外层为快离子导体构筑的岩盐相结构层。内核层的一次颗粒细长且致密,具有更短的锂离子扩散间距和更小的应力分布,提高内部结构稳定性;中间层通过掺杂Me金属离子,增强高温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外层快离子导体增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粒子间边界强度,抑制过渡金属离子的溶解,有效缓解正极侧晶间应力腐蚀开裂,减轻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的副反应。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及制造方法、及使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201880071241.1
  • 大下宽子;渔师一臣;相田平;山地浩司;冈田治朗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2018-07-31 - 2023-10-17 - H01M4/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复合氧化物并且在调制膏时不会产生凝胶化问题的正极活性物质,对于该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而言,使锂原料与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反应性提高,即使不进行水洗处理,在装入锂离子二次电池时也能得到很高的低温输出特性。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包含锂、镍、锰、钴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所构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或者是由前述一次粒子与二次粒子两者构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前述二次粒子内部主要包含实心结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的浆料pH为11.5以下,溶解性锂含有率为0.5质量%以下,比表面积为1.0~2.0m2/g。
  • 一种钴梯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202211057150.7
  • 李冰冰;屈振昊;董沛沛;刘志远;于健 -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8-31 - 2023-10-17 - H01M4/52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的结构式为LixNiaMbCocNzO2;正极材料,距离表面1.5μm范围内的钴元素含量占正极材料中钴元素含量的48%~85%。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钴元素从内到外呈梯度分布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能够直接获得稳定性良好的高镍低钴正极材料产品。而该正极材料近表面及表面区域钴含量较高,高含量的钴可以与无法再次嵌入的Li+反应生成钴酸锂,增加了部分容量,避免了残碱的生成,因而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容量、循环性能。本发明保证了高镍低钴材料良好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及低残碱,没有包覆层,减少了后期工艺的复杂性,具有工序简单低成本,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的特点。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202280017728.8
  • 石川贵之;长田薰;前川正宪 -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 2022-02-22 - 2023-10-13 - H01M4/525
  • 本发明提供兼顾充放电循环特性和安全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且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正极活性物质包含规定的通式所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含锂复合氧化物具有一次粒子凝聚而形成的二次粒子,在二次粒子的表面和内部存在Ca,并且,相对于存在于二次粒子的表面和内部的Ca的总量,存在于二次粒子的表面的Ca的比例为12%~58%。
  •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钠离子电池-202310790102.7
  • 陈晓艳 - 陈晓艳
  • 2023-06-29 - 2023-10-10 - H01M4/52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钠离子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为Nan[NixFeyMnz]O2,其中n取值范围0.67~1.0,x取值范围0.05~0.95,y取值范围0.05~0.65,z取值范围0.05~0.65。本发明的正极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克容量发挥和能量密度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以上,制备的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比锂离子电池更低。
  • 正极活性材料及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202311010002.4
  • 王凯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3-18 - 2023-10-10 - H01M4/525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59Co NMR谱中存在第一峰和第二峰,其中所述第一峰的中心位置位于A ppm处,所述第二峰的中心位置位于B ppm处,其中13900≤AB≤14300。采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装置在高电压下能够呈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