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塌腔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302.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杰;杨枫;田志宇;李泳伸;林国进;田尚志;唐协;王联;高世军;周仁强;朱长安;李蔚蹊;王维嘉;刘科麟;徐升;胡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芶雅灵;何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隧道塌腔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目的是提高塌腔处理质量,延长塌腔处理后的使用寿命,避免二次塌方。隧道塌腔修复结构,由气泡混合轻质土现浇于隧道初期支护拱顶与塌腔内壁之间形成护拱;回填层包括铺满于护拱上表面与塌腔内壁包围区域的空心球体和将空心球体粘结成整体的粘结结构,粘结结构为现浇于护拱上表面与塌腔内壁包围区域的气泡混合轻质土。本发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制成的空心球体,强度高、重量更轻;空心球体之间能够密切接触,间隙小,有利于节约现浇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用量,且能够保证塌腔密室填充,避免出现空洞现象;空心球体粘结成一体,回填层不会流失。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修复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059730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