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的涂覆方法及电化学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27899.3 申请日: 2020-04-23
公开(公告)号: CN111394687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9
发明(设计)人: 王夏;邬慧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科莱菲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8/64 分类号: C23C8/64;C23C8/80;H01T23/00;H01G13/00;C25B1/13
代理公司: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代理人: 王会
地址: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一种碳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的涂覆方法及电化学应用,通过静电吸附将碳纳米材料均匀分散于金属表面,形成高度有序化的碳纳米涂层,然后在严格绝氧条件下进行高温煅烧1~2h,再瞬间降温至350℃,加入含二氧化碳的饱和水蒸汽,使碳原子在原有位点上进行重排再度结晶,在金属表面形成高度规整化、有序化的碳/金属合金纳米涂层。本发明提供的碳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的涂覆方法及电化学应用,以碳纳米颗粒为前驱物,利用静电吸附作用沉积于金属表面,再通过煅烧、急速冷却,最终在金属表面形成碳/金属合金纳米涂层,可用于制备负离子释放头、电容器涂板、臭氧发生器陶瓷板等,提高负离子释放浓度和迁移距离,负离子不衰减,延长使用寿命。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材料 金属表面 方法 电化学 应用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莱菲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莱菲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032789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具有多尺度表面强化层的高温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210525983.5
  • 朱建雷;邱会;刘小英;李锁牢;金莹;崔慧娟;景蕾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 2022-05-13 - 2023-08-25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尺度表面强化层的高温耐磨材料,由TiNb合金基体和表面耐磨层组成,表面耐磨层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外层由准纳米级(TiNb)C颗粒组成,中间层由微米级(TiNb)C颗粒组成,内层由亚微米级(TiNb)C颗粒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多尺度表面强化层的高温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固体渗碳工艺在TiNb合金表面原位生成高体积分数的层状多尺度金属碳化物(TiNb)C,形成高密高耐磨硬质强化层,不仅具有金属碳化物耐高温、高硬度、高耐磨等优点,不同尺度的(TiNb)C颗粒还具有改善金属碳化物高脆性的作用,使该耐磨材料不仅表现出超高的耐磨性,同时兼有良好的韧性。
  • 一种锂离子电池改性合金铜箔试验装置-202210381910.3
  • 谢佳博;郭志航;张怀舒;黄志鑫;刘晓燕;廖平元;刘少华;叶敬敏 -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4-12 - 2023-05-02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改性合金铜箔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和电火花工作机,所述试验台上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底端安装有石墨棒,以所述石墨棒作为电火花工作机的导电电极A;所述试验台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顶端与所述安装架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试验台上固定安装有铜箔固定件,所述铜箔固定件用于固定铜箔,以所述铜箔作为电火花工作机的导电电极B,所述石墨棒与所述铜箔对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改性合金铜箔试验装置,操作简单,操作所需要的条件更少,工作环境比较随意,制备过程无危险性,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 一种新型的高温渗碳设备-202222490675.1
  • 陈凯;马广卫 - 顺高精密模具(淮安)有限公司
  • 2022-09-20 - 2023-01-31 - C23C8/64
  •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高温渗碳设备,涉及金属渗碳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柜体的内部腔体分隔成渗碳腔与淬火腔,所述渗碳腔内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行进方向上等间隔的设置有挡板,所述渗碳腔内且位于输送机构的正上方处固定安装有高频线圈,所述柜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盖体,且所述盖体设置输送机构的入料端上,所述柜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设置的管道与渗碳腔的内部连通,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柜体的内表面之间转动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淬火腔的一端处开设有取料口,效果是快速且有效的对渗碳后的部件进行淬火处理。
  • 一种活塞杆表面渗碳热处理生产设备-202211170221.4
  • 竺飞龙 - 宁波长隆锦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22 - 2022-12-30 - C23C8/64
  • 本申请涉及一种活塞杆表面渗碳热处理生产设备,包括加热烘箱、转动设置于加热烘箱内部的活塞杆安装座、设置于加热烘箱一侧端的上料组件以及下料组件,活塞杆安装座的转动轴线呈水平状,活塞杆安装座上均匀开设有多排供活塞杆同轴间隙插入的安装插孔,活塞杆安装座于安装插孔内壁和活塞杆周侧端之间形成供碳粉填充的填充环槽,活塞杆安装座一端设置有夹持活塞杆并封堵填充环槽一端开口的定位夹具,活塞杆安装座远离定位夹具的一端滑移设置有封堵安装插孔一开口的封堵板,加热烘箱包括箱体以及转动连接于箱体顶部的箱盖,箱盖顶部设置有连通于箱体内部并向填充环槽内填充碳粉的加粉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渗碳热处理效率等特点。
  • 消除硬质合金脱碳缺陷的方法-202210488052.2
  • 陈琳;翁泽鹏;邱树钊;郭兵兵;戴湘平;陈伟东 - 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5-06 - 2022-09-09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硬质合金脱碳缺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碳化钛、炭黑和酒精按比例配制成涂料;第二步:将配制好的所述涂料均匀的涂抹在硬质合金的脱碳位置表面处并装舟;第三步:将装舟后的所述硬质合金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脱碳返烧;第四步:喷砂将脱碳返烧后的所述硬质合金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喷砂处理,得消除脱碳缺陷的硬质合金成品。本发明消除硬质合金脱碳缺陷的方法工序短,生产成本低,并且可准确地对脱碳部位进行补碳,且不影响产品性能及外观。
  • 一种能同时碳化多个钽片的装置及方法-202011078251.3
  • 不公告发明人 - 哈尔滨科友半导体产业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0-10-10 - 2022-07-12 - C23C8/6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钽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钽片碳化装置无法分清碳化前和碳化后的钽片碳化情况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同时碳化多个钽片的装置,包括:坩埚体、坩埚上盖、钽片托架、保温层垫块和保温层壳体,多个钽片托架叠放在坩埚体内,钽片托架外壁上刻有编号,内壁加工有凸台,坩埚上盖盖在坩埚体上,保温层垫块和保温层壳体套在坩埚体外。一种能同时碳化多个钽片的方法,步骤为:将碳粉和钽片按碳粉、钽片、碳粉的次序放入钽片托架,盖上坩埚上盖,放入保温层,加热,使钽片在一定的碳化温度内碳化一定时间。本发明通过钽片托架上的标记区分钽片,通过比较碳化前后钽片重量观察钽片碳化是否达标。
  • 一种钛合金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202111495238.2
  • 崔国栋;陈大志;张程菘 - 西南交通大学
  • 2021-12-09 - 2022-06-10 - C23C8/64
  •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将钛合金在固体渗碳剂A和固体渗碳剂B中渗碳处理后进行气体共渗,实现钛合金的表面改性处理;所述固体渗碳剂A原料包括木炭粉a、碳酸钡、碳酸钙、乙酸钡、尿素、碳酸铈;所述固体渗碳剂B原料包括木炭粉b、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铈;所述气体共渗所用气体为氨气、空气和乙炔。本发明在传统表面改性技术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钛合金表面处理的效率,显著改善了处理效果。短时间内可获得较厚的硬化层,耐磨性显著提升,同时芯部保留了较好的韧塑性。为钛合金在工模具、齿轮、轴承等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一种碳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的涂覆方法及电化学应用-202010327899.3
  • 王夏;邬慧 - 南京科莱菲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4-23 - 2022-04-19 - C23C8/64
  • 本发明一种碳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的涂覆方法及电化学应用,通过静电吸附将碳纳米材料均匀分散于金属表面,形成高度有序化的碳纳米涂层,然后在严格绝氧条件下进行高温煅烧1~2h,再瞬间降温至350℃,加入含二氧化碳的饱和水蒸汽,使碳原子在原有位点上进行重排再度结晶,在金属表面形成高度规整化、有序化的碳/金属合金纳米涂层。本发明提供的碳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的涂覆方法及电化学应用,以碳纳米颗粒为前驱物,利用静电吸附作用沉积于金属表面,再通过煅烧、急速冷却,最终在金属表面形成碳/金属合金纳米涂层,可用于制备负离子释放头、电容器涂板、臭氧发生器陶瓷板等,提高负离子释放浓度和迁移距离,负离子不衰减,延长使用寿命。
  • 一种新式钽坩埚碳化的石墨加热器-202121273449.7
  • 不公告发明人 - 哈尔滨科友半导体产业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1-06-08 - 2021-12-07 - C23C8/64
  • 一种新式钽坩埚碳化的石墨加热器,属于钽坩埚制作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钽坩埚碳化装置一次仅能碳化一个钽坩埚,且受到钽坩埚尺寸的限制需要不同的碳化装置进行碳化,导致钽坩埚碳化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盖、石墨容器、上盖和石墨片,石墨容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盖和底盖,多个石墨片由下至上安装在石墨容器的内壁上,并将石墨容器分隔为多个加热腔室,钽坩埚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布置在非顶层加热腔室内,每个加热腔室内均填充有碳粉。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加热器,可以同时对多个不同尺寸的钽坩埚进行碳化,提高钽坩埚碳化效率和碳化质量,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备,节省了加工成本。
  • 一种固体渗碳容器-202121071887.5
  • 马建宏;李建春;贾元伟;高轶华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5-19 - 2021-12-03 - C23C8/64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样检验评级判定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渗碳容器。一种固体渗碳容器,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设置在筒体的上方,筒体为上开口的圆柱形筒子,筒盖为下开口的圆柱形筒子,筒盖上开设有通气孔,筒盖内的上部中间设置有圆形凸起。该容器的设计制作满足了固体渗碳工艺方法的要求,样品经过热处理渗碳工艺后,渗碳体呈网状完整析出,显现的原始奥氏体晶界明显,易于晶粒度评级判定,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 一种金属材料激光表面渗碳工艺及其涂碳装置-202110707719.9
  • 徐向俊;戴甲洪;向超 - 长江师范学院
  • 2021-06-25 - 2021-10-01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激光表面渗碳工艺及其涂碳装置,包括工作台、升降夹持组件和涂覆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夹持组件,升降夹持组件由液压缸、夹持座、第一电机、转动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夹爪和防滑垫组成;渗碳工艺,包括步骤一,选材配料;步骤二,金属材料固定;步骤三,表面涂碳;步骤四,渗碳处理;该发明通过升降夹持组件内液压缸、夹持座、第一电机和夹爪的配合,结构简单,实现了自动升降夹持工件的目的;通过涂覆组件中第二电机、螺纹杆、气缸和涂覆滚轮的配合,实现自动浸胶涂覆的目的,通过激光渗碳的方式,便于快速升温淬火,方便碳原子浸入,便于快速渗碳处理。
  • 一种Zr基合金表面梯度ZrC涂层及其制备方法-202110690661.1
  • 孙威;卿馨;熊翔;田甜;张红波 - 中南大学
  • 2021-06-22 - 2021-09-03 - C23C8/6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r基合金表面梯度ZrC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Zr基合金嵌入具有盲孔的石墨基体的盲孔中,然后进行烧结,得到Zr基合金表面梯度ZrC涂层。本发明采用微压内嵌法,通过石墨基体的纵向盲孔结合常压烧结扩散法使得C扩散进入Zr基合金棒进行原位反应生成ZrC,梯度ZrC涂层均匀包覆Zr基合金表面。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形成的不同成分的梯度ZrC涂层每一层均匀分布,结合良好,无明显裂纹,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特别是高温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化了工艺过程,操作简单无污染,条件可控,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Zr基合金表面梯度ZrC涂层。
  • 一种碳化钽片的制备方法-202110347357.7
  • 不公告发明人 - 哈尔滨化兴软控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3-31 - 2021-07-09 - C23C8/64
  • 一种碳化钽片的制备方法,它属于碳化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材料表面平整性的问题。本发明将氮化硅楔子贴着石墨加热器内壁竖直放置,将1个氮化硅圆片放入3支楔子之间,贴于石墨加热器内底面放置,再在氮化硅圆片上按照顺序放置1个石墨粉圆片、1个钽片,然后再在钽片上方放置1个石墨粉圆片和1个钽片,以此顺序一共放置6个石墨粉圆片和5个钽片,然后放置1个氮化硅圆片,旋紧石墨加热器的上盖后将石墨加热器整体放入感应加热炉中,在抽真空后,在4个小时内将温度升高到1800℃,然后在炉内充入保护气体,使炉压达到750Torr,保温1h,之后将炉温升至2100℃反应。本发明用于碳化钽片的生长。
  • 一种硬质合金的渗碳方法-201811565659.6
  • 江丙武;李强;谢皓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2018-12-20 - 2021-03-16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的渗碳方法,属于硬质合金制造领域,本发明采用脱蜡烧结一体炉或压力烧结炉替代钼丝氢气烧结炉来进行渗碳烧结,石墨颗粒的密度较大,渗碳烧结过程中不容易散发到炉膛内部甚至真空管道内,不会损坏烧结炉管道,也不会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石墨颗粒与硬质合金脱碳制品的分离容易,不容易粘在硬质合金的表面,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石墨盖板将石墨舟皿密封,进一步防止石墨颗粒散发到炉膛内部甚至真空管道内,而且石墨盖板对控制渗碳过程的碳气氛起关键作用,有效地对硬质合金脱碳制品迸行渗碳处理,通过对脱蜡烧结一体炉或压力烧结炉通入氩气,并控制一定的压力,实现了硬质合金脱碳缺陷的消除,工序短,生产成本低。
  • 一种表面渗碳工艺-201811437935.0
  • 不公告发明人 - 淮北市硕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2018-11-29 - 2020-10-16 - C23C8/64
  • 本发明属于表面渗碳工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表面渗碳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表面渗碳反应釜的顶部设置储存罐,储存罐的内部放置有固态渗碳剂,储存罐的内部设有超声粉碎机;粉碎后的固态渗碳剂从储存罐内进入反应釜的内部,固态渗碳剂可提高工件的渗碳速度,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回收罐,回收罐的顶部与反应釜相连通,渗碳结束后的固态渗碳剂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回收罐,等待回收利用;回收罐的一侧设有储水罐,储水罐通过导水管与喷头连接,喷头位于储水罐的内部,回收罐的底部设有由振动器带动的筛板,利用喷头对回收罐内的渗碳剂喷洒4%‑5%的水;喷水后摊开的渗碳剂输送至储存罐的内部储存,供下次渗碳使用,实现渗碳剂的回收利用。
  • 一种高纯钨表面生成WC方法-201611094988.8
  • 杨银;闫晓东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2016-12-02 - 2020-04-28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学热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高纯钨表面生成WC方法。具体方法为:准备高纯钨零件和渗碳剂,高纯钨零件表面处理后与渗碳剂装炉进行渗碳处理,采用高真空渗碳,真空度要求<10‑2Pa,渗碳温度为1600~1800℃,保温3‑4h,然后再通入约1000Pa高纯氩气炉冷到室温取出,最后进行检验。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高纯钨表面生成7‑15μm的WC化合物,有效提高了金属钨的耐蚀性。
  • 一种利用膏剂渗碳提高输电线路金具耐磨性的方法-201710050262.2
  • 姜世杭;龚俊杰;徐有岩 - 扬州大学
  • 2017-01-23 - 2019-10-18 - C23C8/6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膏剂渗碳提高输电线路金具耐磨性的方法,属于材料表面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具件需要耐磨处涂上一层2~3mm厚的渗碳膏剂和一层保护剂并烘干;2)将金具件在900℃~930℃加热保温后油淬冷至室温;3)对淬火后的金具件进行200~220℃低温回火。本发明可以使金具的局部表面硬度由40HRC左右提高至58HRC以上,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延长金具的使用寿命,保障输电线路金具的使用可靠性。
  • 一种高熵合金表面渗碳改性的方法-201711079857.7
  • 朱利安;叶益聪;白书欣;唐宇;李顺;张虹;艾园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17-11-06 - 2019-08-09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合金表面渗碳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HfZrTiTa高熵合金进行预处理;(2)选用活性炭作为渗碳剂,将渗碳剂自然装填在渗碳容器中,并将预处理后的HfZrTiTa高熵合金埋入渗碳剂的中上部;(3)将渗碳容器进行密封;(4)将密封后的渗碳容器置于加热装置中,先升温至700℃~900℃,然后保温2h~10h,处理结束后,将渗碳容器取出空冷,然后取出渗碳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超声清洗和烘干,得到表面渗碳改性的高熵合金。本发明的方法可同时有效提高HfZrTiTa高熵合金的表面硬度、改善其高温抗氧化性能。
  • 通过固体渗碳方式提高钼及钼合金熔焊焊缝强度的方法-201910324395.3
  • 张亮亮;张林杰;宁杰;龙健;王祥;李森;孙旭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9-04-22 - 2019-06-28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固体渗碳方式提高钼及钼合金熔焊焊缝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熔焊焊缝进行表面预处理,其中,熔焊焊缝的材质为钼或钼合金;2)将熔焊焊缝埋入盛有石墨粉的坩埚中,并将石墨粉压实;3)将盛有熔焊焊缝的坩埚放置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并保温,再随炉冷却至室温,完成熔焊焊缝的渗碳过程,然后打磨熔焊焊缝的表面,完成通过固体渗碳方式提高钼及钼合金熔焊焊缝的强度,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杂质氧元素对晶界结合强度的弱化作用,并能提高已脆化熔焊焊缝的强度。
  • 一种硬质合金表面渗碳方法-201710300013.4
  • 郭智兴;熊计;叶俊镠 - 四川大学
  • 2017-05-02 - 2019-05-07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表面渗碳方法,其特征是先在550~700℃保温1~2h,形成含碳化物形成元素的硬质合金坯体;然后将Al2O3包覆TiH2的核/壳结构粉末,厚度小于3nm、层数小于3层且比表面积大于250m2/g的石墨烯两种物质按重量百分比2:3混合配制出含氢渗碳介质;再将生坯埋入含氢渗碳介质中的并在5~15MPa压力下紧实;最后进行液相烧结,实现硬质合金表面渗碳。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工艺存在的晶粒长大严重、渗碳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在烧结过程中实现硬质合金表面渗碳。
  • 一种TiCN梯度涂层的制备方法-201710313056.6
  • 金永中;王璐;林修洲;崔学军;何刚 - 四川理工学院
  • 2017-05-05 - 2019-04-26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CN梯度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体渗碳剂填满石墨坩埚,然后将TiN涂层块体填埋在渗碳剂中,然后用石墨盖子密封石墨坩埚;S2:将S1中用石墨盖子密封石墨坩埚置于真空碳管炉中;再于Ar气或真空条件下,从室温升温至800~850℃,然后保温4‑8h,以进行渗碳反应,即得TiCN梯度涂层。该TiCN梯度涂层不仅具有心部层富氮、表层富碳的成分梯度分布特征,而且能显著降低涂层的摩擦系数;同时固态渗碳兼具退火处理功效,能进一步消除涂层沉积过程中基体与涂层之间的界面应力,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的附着力。
  • 一种复合型钨坩埚的制备方法、钨坩埚及其应用-201811525977.X
  • 黄广华;傅崇伟;吴建国;夏艳城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2018-12-13 - 2019-04-12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钨坩埚的制备方法、钨坩埚及其应用,属于钨坩埚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钨坩埚的制备;(2)钨坩埚组件的组装;(3)碳化钨层的制备;(4)清洗干燥,得到表面含有碳化钨层的复合型钨坩埚,碳化钨层为单一相成分,结晶度好的致密柱状晶组织。本发明所述复合型钨坩埚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添加复杂或昂贵的设备,使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复合型钨坩埚其表面碳化钨层是在钨基体上原位生成的,碳化钨层不仅为致密的柱状晶,其厚度容易调整控制,微观组织均匀,晶界能低,碳化钨层致密度高并且与钨坩埚基体结合紧密,界面干净,结合强度高,抗热振性能强,结构稳定,钨坩埚的服役寿命得以显著增加。
  • 一种W-Cu复合材料表层梯度强化方法-201910086641.6
  • 张乔;陈宝江;梁淑华;宋晓艳;徐莉萍;来佳琪 - 西安理工大学
  • 2019-01-29 - 2019-04-05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Cu复合材料表层梯度强化方法,具体为:首先对W‑Cu复合材料与铸铁进行表面加工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试样置于热压炉中加热加压,进行扩散碳化处理,冷却后即得到表层梯度强化的W‑Cu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将铸铁与W‑Cu复合材料在于热压炉中,进行加压表层渗碳扩散处理,在W‑Cu复合材料表层W颗粒表面通过原位反应生长得到WC颗粒,在保证骨架自身烧结性以及W‑Cu复合材料整体传导性能的前提下,由于WC陶瓷相优异的高温性能以及钉扎作用,提高了W‑Cu复合材料表层的高温强度和耐磨性。
  • 一种在金属表面制备碳化物陶瓷层的间隙原子渗碳方法-201811563766.5
  • 赵梓源;惠鹏飞;刘福源;钟黎声;许云华;赵明轩 - 西安理工大学
  • 2018-12-20 - 2019-03-19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金属表面制备碳化物陶瓷层的间隙原子渗碳方法,该方法选择含有间隙碳原子的固体作为碳源,在热压条件下对具有碳化物形成能力的金属(基体)进行渗碳,具体来说,将含间隙碳原子的固体放置在具有碳化物形成能力的金属之上,并在热压炉中,对其施加压力使两者接触面实现原子尺度接触,在一定的保护氛围中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最后冷却至室温。在热压过程中,碳源中的间隙碳原子扩散至基体材料表面形成碳化物陶瓷层。所得为一种致密无孔、内延生长、碳化物体积分数高、碳化物晶粒细小、膜基结合力好的表面陶瓷层,大幅度提高了具有碳化物形成能力的金属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能。
  • 一种轧辊辊面循环硬化修复装置-201821180779.X
  • 贺利乐;刘颖;马幼平;高原;罗飞;张凯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18-07-24 - 2019-03-01 - C23C8/6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辊面循环硬化修复装置,包括:支架、驱动机构、固体渗碳体、固定装置和加热装置;安装在支架上的轧辊能够绕轧辊轴线转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轧辊转动;通过固定装置能够将固体渗碳体设置在轧辊辊面上,固体渗碳体与轧辊辊面相接触,轧辊辊面与固体渗碳体能够发生相对滑动;轧辊通过支架能够可转动的设置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轧辊转动时能够切割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磁感线。本实用新型以渗碳机理为出发点,可对轧辊工作表面进行渗碳,使轧辊辊面反复生长出具有一定硬度和厚度的碳铬化合物,可对轧辊辊面进行修复,可提高轧辊工作表面硬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 一种固体渗碳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及多孔材料-201811479111.X
  • 杨军胜;阳学进;刘羽祚;李喜德;熊烈强 - 武汉轻工大学
  • 2018-12-05 - 2019-02-15 - C23C8/64
  •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固体渗碳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包括:将钛粉和铝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金属粉;将混合金属粉预压成型得到生坯;将生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烧结,得到钛铝多孔材料;将钛铝多孔材料放置于石墨舟内,并向石墨舟内填充氧化铝空心球和炭黑粉;充完毕后将石墨舟置于800~1000℃、真空度为6.0×10‑3Pa~1.6×10‑2Pa的环境下烧结,烧结时间为8~10h。多孔材料,采用上述的固体渗碳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制得。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耐腐蚀性。
  • 一种复合型钼坩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811525976.5
  • 黄广华;傅崇伟;吴建国;夏艳城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2018-12-13 - 2019-02-12 - C23C8/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钼坩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难熔金属制品制造领域,该复合型钼坩埚,由基体钼坩埚,及其表面的碳化钼层组成,复合型钼坩埚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为碳化钼层。本发明复合型钼坩埚表面有原位反应生成的致密碳化钼层,复合型钼坩埚既保留了高温下钼的高强度不宜碎的特点,又具备了碳化钼的高温化学性质稳定,高温抗腐蚀性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熔盐电解制备法稀土金属或稀土合金,可大幅提高坩埚使用寿命,节约保贵的钼金属资源,提高稀土金属或稀土合金的产品质量,也能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碳化钼层厚度容易控制,碳化钼层致密度好,与基体结合强度高,抗热振性能强,结构稳定,制备成本低。
  • 一种基于激光冲击的渗碳方法-201811253193.6
  • 卢国鑫;张永康;林超辉 - 广东工业大学
  • 2018-10-25 - 2019-01-15 - C23C8/64
  •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强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冲击的渗碳方法。本发明渗碳方法是一种辅助热效应的激光冲击渗碳方法,一体化涂层同时具备约束层和吸收层的作用,碳粉作为吸收层可直接将激光引发的热量传递至金属靶材表面,激光冲击处理过程中,激光光束作用到金属靶材表面后,在超短时间内形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有限空间产生爆炸冲击波将碳粉压入金属靶材内部,形成具有精确深度的渗碳层,达到渗碳效果,本发明渗碳方法采用脉冲激光诱导的冲击波对金属靶材的穿透作用将碳粉压入至金属靶材内部,具有精准可控特性,能够实现特定部位的局部渗碳,进而实现金属靶材的局部硬化处理。
  • 一种高导热的三维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1810707965.2
  • 褚克;王钒;魏小平;耿中荣;黄大建;李渊博 - 兰州交通大学
  • 2018-07-02 - 2018-11-20 - C23C8/6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的三维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配置一定浓度的石墨烯分散液后转移至PTPE模具中,将模具置于液氮表面快速冷冻,随后冷冻干燥得到定向三维石墨烯泡沫,最后将块状合金放置于石墨烯泡沫表面(垂直于定向方向)置于石英坩埚中,在管式炉中进行无压熔渗,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液氮快冷结合冷冻干燥制备出定向排列的三维网络结构石墨烯,并通过无压熔渗制备出组织均匀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定向排列的三维网络连通结构可以增加导热通道,最大程度的发挥石墨烯在导热方面的优异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简单可行,步骤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 钛合金表面微弧渗碳方法-201710199340.5
  • 张林平;王东生;李亭亭;宋彬 - 兰州金研激光再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2017-03-29 - 2018-10-16 - C23C8/64
  •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表面强化领域,具体为一种钛合金表面微弧渗碳方法。以石墨圆棒作为阳极以一定速度旋转或振动,被渗碳工件作为阴极,两极间施加高频率脉冲强电流,在氩气保护下形成微弧火花放电。在与石墨圆棒接触放电区域渗碳,非接触区不发生渗碳,工件无需整体加热。采用本发明可以在钛合金表面进行微弧渗碳,解决了钛合金硬度低、容易产生接触腐蚀、耐磨性差及抗磨蚀疲劳性能低的问题,采用微弧渗碳可有效对钛合金表面进行强化。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