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2264678.7 申请日: 2018-12-31
公开(公告)号: CN209351627U 公开(公告)日: 2019-09-06
发明(设计)人: 刘金国;吴晨晨;康荣杰;赵鹏远;陈科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4G1/60 分类号: B64G1/6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白振宇
地址: 11001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电机安装在壳体内,对辊组包括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对辊,一个为对辊A,另一个为下套,下套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对辊A与下套抵接;第一级伸缩筒安装在壳体上,其余各级伸缩筒依次插接,每级伸缩筒的上端均安装有筒套,各筒套的顶端内边缘沿径向向内延伸,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的下端均连接有法兰座,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在伸出过程中由前一级伸缩筒上端筒套的延伸部限位,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的延伸部用于对后一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进行限位;最后一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上安装有上套。本实用新型伸展长度、刚度及结构高度均可调节。
搜索关键词: 伸缩筒 第一级 对辊 筒套 上端 下套 本实用新型 伸展机构 法兰座 内驱动 延伸部 杆式 壳体 限位 输出轴相连 电机安装 径向向内 转动安装 后一级 可调节 内边缘 前一级 上端筒 插接 抵接 上套 下端 伸展 电机 体内 伸出 延伸
【主权项】:
1.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8)、对辊组、碳纤维双稳态杆及多级伸缩筒,其中电机安装在壳体(8)内,所述对辊组包括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8)上的对辊,一个为对辊A(22),另一个分为下套(23)及安装在该下套(23)上的下套压片(24),所述下套(23)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对辊A(22)与下套(23)抵接;所述多级伸缩筒中的第一级伸缩筒安装在壳体(8)上,其余各级伸缩筒依次可相对移动地插接,每级伸缩筒的上端均安装有筒套,各筒套的顶端内边缘沿径向向内延伸,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的下端均连接有法兰座,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在伸出过程中由前一级伸缩筒上端筒套的延伸部限位,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的延伸部用于对后一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进行限位;最后一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上安装有上套(10),所述上套(10)上连接有上套压片(11);所述碳纤维双稳态杆的一端被夹在下套压片(24)与下套(23)之间,另一端由所述下套(23)与对辊A(22)之间穿过后被夹在上套(10)与上套压片(11)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2646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201822264678.7
  • 刘金国;吴晨晨;康荣杰;赵鹏远;陈科利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2018-12-31 - 2019-09-06 - B64G1/6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电机安装在壳体内,对辊组包括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对辊,一个为对辊A,另一个为下套,下套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对辊A与下套抵接;第一级伸缩筒安装在壳体上,其余各级伸缩筒依次插接,每级伸缩筒的上端均安装有筒套,各筒套的顶端内边缘沿径向向内延伸,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的下端均连接有法兰座,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在伸出过程中由前一级伸缩筒上端筒套的延伸部限位,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的延伸部用于对后一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进行限位;最后一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上安装有上套。本实用新型伸展长度、刚度及结构高度均可调节。
  • 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201811651143.3
  • 刘金国;吴晨晨;康荣杰;赵鹏远;陈科利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2018-12-31 - 2019-03-08 - B64G1/6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电机安装在壳体内,对辊组包括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对辊,一个为对辊A,另一个为下套,下套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对辊A与下套抵接;第一级伸缩筒安装在壳体上,其余各级伸缩筒依次插接,每级伸缩筒的上端均安装有筒套,各筒套的顶端内边缘沿径向向内延伸,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的下端均连接有法兰座,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在伸出过程中由前一级伸缩筒上端筒套的延伸部限位,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的延伸部用于对后一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进行限位;最后一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上安装有上套。本发明伸展长度、刚度及结构高度均可调节。
  • 航天器囊舱太空农场-201610588950.X
  • 董兰田;董婷婷;高炽扬;贾雲;张峰 - 张峰
  • 2016-07-25 - 2018-06-19 - B64G1/60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天器囊舱太空农场,包括航天器、接口A、接口B、工作囊舱和种植囊舱,其特征是通过接口A和接口B,连接固定于航天器上,展开后具有巨大空间的工作囊舱和种植囊舱,构建一个分隔为不同环境和条件的生产、利用、加工、再利用的循环生态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大范围和规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生态循环系统,能够支持航天器驻守人员长期生存和生活需要的优越环境和条件,并为地球和未来移居其他星球提供新产品、新技术、经验和物质支持。 1
  • 一种航空航天多通道转换装置-201711412564.6
  • 谢小坚;梁荣强 - 中山市得高行知识产权中心(有限合伙)
  • 2017-12-24 - 2018-06-08 - B64G1/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多通道转换装置,包括飞行器壳体,飞行器壳体内固定设有多通道壳体,多通道壳体上贯穿设有行走通道,且多通道壳体的头部可转动安装有通道转换壳体,且通道转换壳体上贯穿设有转换通道,转换通道内可转动安装有乘坐腔体,通道转换壳体的外部固定套有齿轮环,齿轮环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电机电性安装在飞行器壳体上。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飞行员进入到乘坐腔体内,电机带动通道转换壳体的转动,通道转换壳体转动时将乘坐腔体转动到对应的行走通道的入口处,由于乘坐腔体可转动卡在转换通道内,且乘坐腔体的底部固定有配重块,故飞行员在通道转换壳体转动时可以始终保持站立。
  • 一种航天太空舱内用脚部固定装置-201721350884.9
  • 崔梦迪 - 崔梦迪
  • 2017-10-19 - 2018-05-01 - B64G1/6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天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航天太空舱内用脚部固定装置,装置可以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将航天员的脚部固定,防止航天员在太空乱飘,并且转动平板可以绕着球铰链转动,调整航天员的位置,并且转动平板的位置可以锁定。转动板的两端设置有圆柱形凸头,左短板的右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应圆柱形凸头的圆柱槽,右长板的左端中间位置也设置有对应圆柱形凸头的圆柱槽,转动板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左短板的右端,转动板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右长板的左端,右长板的左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板,半圆板的圆心位置与转动板和右长板的圆心位置在同一点,转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座,固定杆滑动连接在固定杆座上。
  • 一种航天太空舱内用脚部固定装置-201710976866.X
  • 崔梦迪 - 崔梦迪
  • 2017-10-19 - 2018-01-26 - B64G1/6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航天太空舱内用脚部固定装置,装置可以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将航天员的脚部固定,防止航天员在太空乱飘,并且转动平板可以绕着球铰链转动,调整航天员的位置,并且转动平板的位置可以锁定。转动板的两端设置有圆柱形凸头,左短板的右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应圆柱形凸头的圆柱槽,右长板的左端中间位置也设置有对应圆柱形凸头的圆柱槽,转动板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左短板的右端,转动板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右长板的左端,右长板的左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板,半圆板的圆心位置与转动板和右长板的圆心位置在同一点,转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座,固定杆滑动连接在固定杆座上。
  •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载人月面着陆器-201610531837.8
  • 梁鲁;杨雷;田林;果琳丽;彭坤;王平 -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 2016-07-06 - 2018-01-16 - B64G1/6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载人月面着陆器,用于采用模块化和整体着陆起飞的设计方式,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和可扩展应用性。该装置包括居住舱,采用多功能集中式,位于装置上部分,用于建立与其它飞行器之间的密封连接、为航天员提供生活和工作环境、和支持航天员进出舱;以及着陆舱,用于推进系统、电子设备和着陆缓冲机构的安放,从而为着陆起飞提供支撑平台以及缓冲吸能支持,其中,居住舱和着陆舱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从而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来执行不同任务。因此,本发明使得载人月面着陆器结构紧凑,对运载火箭运输能力要求较低,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具备多任务应用扩展特性,有利于降低载人登月综合任务成本。
  • 太空行走动力装置-201710511627.7
  • 黄仕 - 黄仕
  • 2017-06-29 - 2017-11-07 - B64G1/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空行走动力装置,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前驱动机构与后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左线轮与右线轮,左右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均包括有并排设置在壳体上的上下转轴,上下转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相连,上转轴或下转轴由手柄驱动转动,上下转轴上分别设有两根拉绳,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板,滑板的四个角分别与上下转轴上的拉绳连接,所述壳体前侧设有活动块,相应的壳体前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弹性筒,弹性筒内端与滑板相连,弹性筒与活动块相匹配,活动块与线轮之间通过固定绳相连,该固定绳穿过弹性筒与滑板。本发明采用机械结构,实现可持续工作。
  • 一种用于调节航空座椅升降的装置-201720089835.8
  • 夏莲子 - 象山腾豹电子有限公司
  • 2017-01-24 - 2017-10-31 - B64G1/6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航空座椅升降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电动或手动调节的用于调节航空座椅升降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调节航空座椅升降的装置,包括有底板、座椅腿、电动调节机构、弹力绳、螺钉、挡块、第一滑块等;底板底部对称连接有座椅腿,底板顶部对称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部均匀开有螺纹孔,第一滑轨内上部对称连接有挡块,第一滑轨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动调节机构,来解决飞机航空座椅高度的调节,是为了适应各种飞行要标,以使飞机座椅适应不同身高飞行员的需要。
  • 适用于空间飞行器舱外把手和暴露载荷之间的连接装置-201510573607.3
  • 康永;张民涛;王保成;周颖;冯军;王凡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2015-09-10 - 2017-05-24 - B64G1/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空间飞行器舱外把手和暴露载荷之间的连接装置,其包括舱外把手连接装置和暴露载荷连接装置,外围设备为空间飞行器舱外的把手和暴露载荷;舱外把手连接装置和暴露载荷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暴露载荷连接装置包括载荷安装接口和载荷锁紧指向组件;其中,载荷安装接口由球体结构和载荷安装结构组成并一体设计;且载荷安装结构用于与暴露载荷固定;所述载荷锁紧指向组件利用预紧力的固定方式固定球体结构;舱外把手连接装置利用预紧力的固定方式固定把手。本发明能够实现暴露载荷和舱外把手的引导安装、可靠固定、精确指向和过载保护,从而为迅速将暴露载荷和舱外把手安装于舱外设定位置提供技术支撑。
  • 一种新型的航天用脚限位踏板-201620607311.9
  • 屠其晨 - 屠其晨
  • 2016-06-20 - 2016-11-23 - B64G1/60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航天用脚限位踏板,可以为宇航员提供很好的位置约束来保证宇航员的安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实时调节自身位姿,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踏板与脚套相连接,并且脚套位于踏板的上端;底座与销孔相连接,底座与旋转轮相连接,且旋转轮位于底座内部;旋转轮与支轴相连接,支轴与旋转空轴相连接;旋转轴与支架相连接,支架与踏板相连接,固定销与支架相连接,底座与连接套相连接,连接套与连接轴相连接;连接轴与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与俯仰轴相连接,俯仰轴与支座相连接,支座与连接总轴相连接。
  • 一种航天座椅缓冲吸能装置-201620350717.3
  • 蓝灿玉 - 蓝灿玉
  • 2016-04-25 - 2016-09-07 - B64G1/6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天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包括滑轨和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两角均设有滑轨,所述支架与升降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升降器一端连接椅垫,所述椅垫外侧设置控制器,所述椅垫的底端设置脚踏板,且所述脚踏板的顶端安装安全带,所述椅垫的内腔设置上位锁和胀环,所述上位锁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上位锁顶端连接压力燃气包,所述胀环底端与下位锁紧密连接。该航天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可使航天员在飞船中保持一种蜷曲的坐姿,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安全的基本条件,座椅的结构模拟人体复杂的外型,以满足人体最佳受力状态,通过与升降器及缓冲吸能机构相连,调节航天员的仰卧姿态并有减振功能,且体积小,质量轻。
  • 一种航天员专用舒缓舱-201610351074.9
  • 王振宇;张乃珣;于美汇;伊娟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6-05-25 - 2016-08-17 - B64G1/60
  • 一种航天员专用舒缓舱,属于空间站舱室技术领域。它提供一种多功能航天员专用舒缓舱,能够为宇航员提供一个锻炼、休闲娱乐、清洁卫生以及放松身体的场所,使其在紧张繁重及枯燥的太空环境中身心得以放松,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证其身心健康。舱体的侧壁为具有中空腔的侧壁,舱体内腔表面开设有多个与中空腔相通的气孔,座椅底部与舱体转动连接,座椅上安装有安全带,远红外SPA汗蒸袋安装在座椅下方,模式选择器分别与锻炼系统、舒缓系统、清洁系统、负离子系统、高压氧系统、森林浴系统及远红外SPA汗蒸袋电连接。本发明是一种集锻炼、休闲、休息、清洁、舒缓等功能于一身的舱室,主要用于空间站及航天器中,还可以民用化。
  • 宇航员智能洗澡设备-201510451063.3
  • 王振宇;刘迪迪;伊娟娟;白海娜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5-07-28 - 2015-10-07 - B64G1/60
  • 宇航员智能洗澡设备,涉及一种沐浴设备,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航空洗浴设备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包括洗澡仓箱体、水循环处理装置、多媒体播放器和自动榨汁装置;洗澡仓箱体的一面侧壁里设置有倾斜通道A,该倾斜通道A的低位端口设置有头部露出口,且该头部露出口的边沿设置有头部洗发防水圈,高位端口开设在箱体侧壁上,水循环处理装置设置在箱体底部;洗澡仓箱体用于容纳宇航员洗澡,宇航员的头部从倾斜通道A的头部露出口伸出,利用头部洗发防水圈将头部圈成前后两部分,头发部分留在箱体内,露在外面的宇航员的面部位置面向多媒体播放器,水循环处理装置将洗澡废水回收处理,输出干净水返回作为洗澡水来循环使用。
  • 多层气囊着陆缓冲座椅-201510106064.4
  • 马红磊;付文文;张晓光;肖艳华;王健全;祝郁;刘炳坤;刘志刚;何新星;阚广悍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2015-03-12 - 2015-07-15 - B64G1/60
  • 本发明属于载人航天航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着陆缓冲装置。一种多层气囊着陆缓冲座椅,其特征是:它包括上下叠放的多层气囊(1,2),各层气囊(1,2)内部均设有在充气后使其保持形状的拉布(5),所述拉布(5)上开设有连通孔(6),在各层气囊(1,2)均设有多个由爆破膜开启的排气孔(3),且各层气囊(1,2)排气孔(3)的总截面积不等。本发明在缓冲过程开始前,各层气囊充满气体,乘员乘坐其上,并由束缚带固定;缓冲过程中,各层气囊的爆破膜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以不同速率泄压,以此实现大幅度延展冲击载荷的脉宽,削弱冲击载荷的峰值。由于具有多层气囊,因而任一气囊的损坏仍不会使着陆缓冲座椅完全失效,故使其可靠性得到提高。
  • 一种关节式便携脚限位器-201420467073.7
  • 陈建鹏;孟建明;韩佩彤;冉江南 -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 2014-08-18 - 2014-12-31 - B64G1/6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节式便携脚限位器,包括限位踏板、偏航调整关节机构、偏摆调整关节机构和俯仰调整关节机构;所述偏航调整关节机构包括偏航分度定位单元,所述偏航调整关节机构的上部安装有所述限位踏板且其下部连接所述偏摆调整关节机构;所述偏摆调整关节机构包括偏摆分度定位单元,所述偏摆调整关节机构的下部连接所述俯仰调整关节机构;所述俯仰调整关节机构包括俯仰分度定位单元,所述俯仰调整关节机构上安装有用于过载保护的限载机构和用于与其他设备接合的快速安装接口机构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限位器为宇航员在太空中实时调姿提供支撑平台,且减少其做大角度姿态调整时的操作动作,减少航天员的体力消耗。
  • 空间站可稳妥站立行走安全装置-201210239483.1
  • 陈从龙 - 陈从龙;陈鹏
  • 2012-06-24 - 2014-01-15 - B64G1/60
  • 本发明型空间站可稳妥站立行走安全装置,包括磁力宇航鞋、磁力手套、磁性拐杖、夹层铁丝网片、磁力座椅、睡袋、阻燃地板、仓外工作套、磁性伸缩杆、张紧弹簧,当宇航员穿上宇航鞋就能够在空间站稳妥的站立行走,宇航员可手拄磁性拐杖,使宇航员上身不发生摆动,其磁力手套能迅速抓住各部位的部件,手掌被吸引但五指可灵活的工作,宇航员可在磁力座椅上任意起座不需捆绑,睡觉时宇航员穿的宇航库与睡袋互相吸引下,宇航员能稳妥的躺在睡袋里,用一只手把睡袋上盖从一端拉向另一端,发生吸引把宇航员锁在睡袋里不在飘流,出仓工作时套上外仓工作套,它的另一端磁性伸缩杆与磁力手套同时被吸引在外仓壳上,宇航员不会飘流太空中。
  • 航天员舱外活动用脚限位器-201310256160.8
  • 王炜;陶建国;罗雪;曾磊;孙浩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2013-06-25 - 2013-09-25 - B64G1/60
  • 航天员舱外活动用脚限位器,包括脚部限位踏板(1)、位姿调整机构(2)、载荷限制单元(3)和快速安装接口单元(4);脚部限位踏板(1)安装于位姿调整机构(2)上,通过位姿调整机构(2)调整其姿态,位姿调整机构(2)通过载荷限制单元(3)与快速安装接口单元(4)连接,载荷限制单元(3)用于限制从航天员传递到空间站上的载荷。快速安装接口单元(4)用于与空间站的可靠连接。
  • 空间站用充气桌-201210570451.X
  • 谭惠丰;李云良;赵树林;林国昌;王长国;王东海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2-12-25 - 2013-03-20 - B64G1/60
  • 空间站用充气桌,它涉及一种充气桌,以解决现有国际空间站用的桌子,重量较大,运输成本较高,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它包括桌面、桌面支撑架和二十个充气快插接头,桌面粘接在桌面支撑架的上表面上;所述桌面包括布、三个碳纤维板和八条第四钩扣,所述桌面支撑架包括第一充气组件、围布、第五毛扣、锁紧绳、两条第二毛扣、两条第三毛扣、四个第二充气组件、四个充气支撑管和四个第一毛扣;所述第一充气组件由四个第一充气管组成,四根第一充气管竖向阵列布置;第一充气组件、四个第二充气组件和四个充气支撑管的上表面上和外侧壁面上套装有围布,位于四个第二充气组件上的围布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五毛扣。本发明用于空间站用。
  • 航天用餐盘-201210581777.2
  • 蒋旭日 - 浙江耐特科技有限公司
  • 2012-12-28 - 2013-03-20 - B64G1/6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用餐盘,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盘体的周边设有一圈由呈平板状的盘体上、下端面向外侧延伸而成的盘缘;盘缘在盘体上端面横向对应的横向盘缘部较盘体纵向对应设置的纵向盘缘部高,盘缘的纵向盘缘部在盘体下端面较横向盘缘部高,横向盘缘部与纵向盘缘部由一呈弧形的过渡盘缘部过渡相连;盘体上端面横向盘缘部之间还设有一分隔加强筋,分隔加强筋将上端面划分为食物放置部分和餐具放置部分,在食物放置部分的横向盘缘部的缘壁上设有若干固定穿孔,通过横向盘缘壁上孔设皮筋可对食物进行固定,在餐具放置部分的下方设有磁条阵列,可对餐具进行吸附。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比重轻,有利于各种形状的包装食品摆放。
  • 新型实用磁性固定航天鞋磁性固定睡椅-201210310391.8
  • 高东 - 高东
  • 2012-08-24 - 2012-12-12 - B64G1/60
  • 本新型磁性航天鞋和磁性固定睡椅是充分利用普通永磁体具有自然吸附导磁材料的作用,将普通小永磁体安装于航天鞋底内和航天固定睡椅表面内,将航天器舱内地面和航天员舱内便衣背面安装相应大小的导磁材料,在这样的布置下航天员将如在地面上一样方便轻松行走工作和休息,解除航天员繁琐寻找固定自己的时间,工作加锻炼的方式进行工作和休息,由于普通小永磁体磁力较弱和安装在航天鞋底内与固定睡椅的小永磁体都远离航天无线电设备位置所以无线电信号将不受任何影响的优点。
  • 可调控支承平台机构-201110432193.4
  • 陶建国;邓宗全;杨飞;孙浩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1-12-21 - 2012-06-13 - B64G1/60
  • 可调控支承平台机构,它涉及一种支承平台机构。解决目前航天领域中无法实现宇航员在空间站舱外进行工作时可调整三个自由度且能够支承宇航员进行舱外作业的问题。第二滑轮固接在平板上,右脚踏板与第一绳铰接,第一绳与齿条连接,齿条与齿条轨道滑动配合,内齿圈的外齿与齿条啮合,套筒与第一棘爪铰接,第一棘爪与内齿圈啮合,第一蜗杆与第一涡轮啮合,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二连杆与杆架铰接,杆架与传动轴转动连接,杆件与第二箱体固接,第二棘爪和第三棘爪均铰接在杆架上,第二棘爪和第三棘爪分别与棘轮配合,第二棘爪和第三棘爪均与凸轮贴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蜗杆与涡轮啮合;本发明用于宇航员在空间站舱外进行工作。
  • 太空厕所-200910164928.2
  • 赵永修 - 赵永修
  • 2009-07-21 - 2010-12-29 - B64G1/60
  • 本发明“太空厕所”是满足宇航员需要的,能同时清除沾连在人体上的排泄物(粪、尿)及打包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且具有体积小(约1立方分米)结构简单,造价底,(每台150元左右)易于操作等优点,也是一种集杠杆,摩檫,软包装,齿条制动为一体的半自动的专用机械。
  • 应用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步行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201010163287.1
  • 罗翔;李伟 - 东南大学
  • 2010-05-05 - 2010-09-29 - B64G1/60
  • 应用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步行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辅助人类行走的装置,尤其涉及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辅助行走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助行鞋,每只助行鞋上分别设置两组吸附控制单元、两组与吸附控制单元相对应的接触传感器,两组吸附控制单元分别形成助行鞋的前支点和后支点;两组吸附控制单元与两组接触传感器分别与步行控制器连接;还包括与吸附单元相匹配的助行通道。本发明实现了在微重力环境下利用步态和COP的关系,通过人体的关节动作,控制脚底和地面的接触点,使人体可以借助于接触点产生正压力和摩擦力,从而实现类似于重力环境中步行的目的。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