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蝶形引入光缆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6664.5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龚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胜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蝶形引入光缆,包含有光纤、对称地分布在光纤的上、下两侧的一对加强件、将光纤及加强件整体包覆住的护套,光纤的左、右两侧的护套上设置有撕裂口;所述护套中还具有一根微套管,光纤位于微套管中,微套管的轴线与护套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光纤外表面涂覆有阻水油膏,加强件边缘到护套边缘的最小距离为0.4mm;所述蝶形引入光缆由特征的方法制作而成。本发明具有使用更灵活、更加低碳环保、成本更低、阻水效果更佳、重量更轻、运输成本更低、生产速度快、生产方法易掌握等有益技术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引入 光缆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蝶形引入光缆,包含有光纤、对称地分布在光纤的上、下两侧的一对加强件、将光纤及加强件整体包覆住的护套,光纤的左、右两侧的护套上设置有撕裂口;所述护套中还具有一根微套管,光纤位于微套管中,微套管的轴线与护套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光纤外表面涂覆有阻水油膏,加强件边缘到护套边缘的最小距离为0.4mm;所述微套管的外径为0.45~0.9mm;微套管的内径为0.25~0.35mm;所述微套管的材料为尼龙或聚氯乙烯或四氟乙烯;所述光纤是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或A1d型或OM1型或OM2型或OM3型;所述加强件的材料是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芳纶纱;所述加强件的直径为0.35~0.65mm;所述护套的材料是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护套的高度为2.6~3.2mm;所述护套的宽度为1.6~2.2mm;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引入光缆是通过以下方法步骤制造得到的:第一步:制作微套管的步骤:将尼龙或聚氯乙烯或四氟乙烯熔融并采用拉管法方式拉成空管,在空管成形处的空管内部注入压力为0.15~0.25MPa、流速为2~5ml/s的氮气,形成外径为0.45~0.9mm、内径为0.25~0.35mm的微套管;第二步:形成护套的步骤:将两根直径为0.35~0.65mm的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芳纶纱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模具的加强件孔、将第一步中形成的微套管穿过护套挤塑模具的中央孔、将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挤出并将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芳纶纱及微套管整体包覆住形成护套,完成了蝶形引入光缆的制作;其中,加强件孔位于中央孔的上、下两侧;左、右两侧的护套的上形成有撕裂口;微套管的轴线与护套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加强件孔的边缘到护套边缘的最小距离为0.4mm;护套的高度为2.6~3.2mm,护套的宽度为1.6~2.2mm;护套的上方及下方都是圆弧形,护套的四个角为圆弧形或者是四个角处都形成L槽形;使用时,将直径为0.240~0.265mm的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或A1d型或OM1型或OM2型或OM3型光纤拉伸通过油膏槽,然后将光纤穿入第二步形成的微套管中即可;其中,光纤的直径比微套管的内径小0.01~0.08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胜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胜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966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