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9782.0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慧明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菇房的建设选择土壤肥沃、杂石较少、坡度平缓的地面搭建菇房,杀菌消毒通风;(2)培养基的制备;(3)发酵床的准备和接种将培养基铺一层在菇房的畦上,然后在上接种第一层猴头菇菌种;再铺上第二层培养基,在上接种第二层猴头菇菌种;最后铺上第三层培养基;(4)猴头菇的培育等到肥料土出现发白缺水现象,立即用洒水枪对菇房进行洒水,至含水量达85~90%即可;(5)猴头菇的采收。本发明的猴头菇种植方法操作简便,选取的培养基原料均是常用材料,种植出的猴头菇品质较好,口感佳,营养价值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猴头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菇房的建设:选择土壤肥沃、杂石较少、坡度平缓的地面搭建菇房,菇房长12~16米,宽8~10米,高2.5~3米,菇房设置有通风口,使用前第2~3天先对菇房的泥地进行翻动疏松,深翻15~20cm,用质量浓度3~5%的石灰水对地面进行喷洒,然后开启紫外线灯照射5~8个小时进行杀菌,等菇房温度降至常温后,通风3~5个小时;次日打开所用通风口,自然通风,整畦,畦宽0.6~0.8m、长1.1~1.2m,畦与畦间留有0.8~1.2m的过道;(2)培养基的制备: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树皮10~20份、瓜子壳5~15份、花生壳10~20份、麦麸5~10份、水稻秸秆20~30份、纤维素发酵菌0.5~2份、过磷酸钙0.5~2.5份、尿素0.2~0.8份、硫酸镁1~3份、酒石酸3~8份、鸽子粪20~30份、水40~6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堆料,堆料高度为0.6~0.8m,堆料宽度为1.2~1.5m,堆放平整后用草席铺盖;待堆料温度升高到55~60℃时,维持10~12小时翻堆依次,翻堆5~6次后,得到所述培养基;(3)发酵床的准备和接种:将步骤 (2) 制得的培养基铺一层在菇房的畦上,然后在上接种第一层猴头菇菌种;再铺上第二层培养基,在上接种第二层猴头菇菌种;最后铺上第三层培养基;第一层猴头菇菌种播种量占总料量的8~12%,第二层猴头菇菌种播种量质量占总料量的5~10%,在最上面铺上塑料膜;菇房温度设置在35~38℃,湿度设置在75~85%,并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通风频率是每天夜间通风3~5个小时;8~10天后,掀开塑料膜,在料面堆放肥料土,肥料土厚度是0.3~0.5cm;(4)猴头菇的培育:等到肥料土出现发白缺水现象,立即用洒水枪对菇房进行洒水,至含水量达85~90%即可,并保持温度在28~32℃,8~12天后有猴头菇冒出肥料土后,将白天温度设置在35~38℃,夜间温度设置在23~26℃;(5)猴头菇的采收:在猴头菇冒出肥料土的8~12天后,开始进行猴头菇的采收,左右缓慢旋转菌棒,往上连根拔起,并及时清除菇脚的泥土和杂质,放置在40~45℃的干燥机中烘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慧明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慧明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497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棒装料机构及食用菌菌棒加工机
- 下一篇:一种刺柏之根系嫁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