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殉爆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9077.2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敖麟;何景轩;李侃;刘凯;刘长猛;赵金萍;杜聪;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96 | 分类号: | F02K9/9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高燕燕 |
地址: | 71002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殉爆试验方法。本发明提出了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殉爆试验的测试方法。而且,本发明采用了导爆管和B炸药两级起爆的方式,具有起爆距离远、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最后,本发明还利用经验公式,对被动发动机和超压传感器的排布位置进行了精确化计算,避免了试验产品和场地布置的浪费,提高了试验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殉爆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主发发动机(9)引爆被发发动机的形式实现;其中,在主发发动机(9)芯孔内,首先装入包覆好发泡材料的铝管(5),之后,沿铝管(5)内壁周向排布用牛皮纸包覆的第一B炸药药柱(2);在铝管(5)中心位置放置中心药柱,中心药柱为一根金属管,金属管内部装入第二B炸药药柱(6);在中心药柱的两端分别装入聚黑‑14起爆药柱(4);中心药柱两端各插入两个用于引爆的火焰雷管(3),4根火焰雷管(3)与同一根塑料导爆管(7)连接;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主发发动机(9)以卧式方式固定在爆心位置处;步骤二、获得被发发动机不会发生殉爆的理论殉爆安全距离
其中,me为主发装药药量,K为殉爆设防安全系数;步骤三、分别在相对于主发发动机(9)r/3、r/2、r和2r的距离处,卧式放置一台被发发动机;各被发发动机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被发发动机的筒段面朝向主发发动机(9)的主爆源方向;步骤四、以主发发动机(9)为中心,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形成四个象限;以被发发动机与主发发动机(9)连线的反向延伸线所在象限作为冲击波超压监测区,分别将该象限的两个坐标轴作为测试带,每个测试带上设置i个测试点,用于放置超压传感器;其中,根据冲击波对人体或建筑物的伤害值,确定i的个数;每个测试点相对于主发发动机(9)的距离Ri,根据设定的i个冲击波超压值
获得的;即:
WTNT为主发发动机(9)装药量对应的TNT当量;在引爆时,由起爆装置通过塑料导爆管,先将中心药柱两端的4个火焰雷管引爆,此时,火焰雷管引爆起爆药柱,再引爆中心药柱及第一B炸药药柱,最终将主发发动机(9)引爆;通过各测试点上的超压传感器,获得冲击波超压的成长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290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