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4806.4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翁水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水菊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4;A23F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39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骤:一、原料选择、二、桂花红茶的窨制:(一)配花量:桂花红茶的配花量重量比桂花:红茶=(20‑25):100;(二)茶坯处理;(三)桂花养护拣剔;(四)窨花拌和;(五)通花散热;(六)收堆续窨;(七)带花复火;(八)摊凉冷却;(九)提花;(十)匀堆装箱;本发明能生产红茶醇厚馥郁,花香茶味相得益彰、可防治胃寒气痛;解除口干舌燥,润肠通便,减轻胀气肠胃不适;美白皮肤,解除体内毒素;用于口臭、风火牙痛、胃热牙痛及龊齿牙痛;温补阳气,主治阳气虚弱型高血压病的桂花红茶。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桂花 牙痛 口臭 装箱 肠胃不适 风火牙痛 加工步骤 润肠通便 体内毒素 阳气虚弱 原料选择 重量比 散热 茶坯 茶味 复火 拣剔 美白 收堆 摊凉 通花 胃热 胀气 窨制 制作 花香 冷却 养护 皮肤 防治 生产 | ||
【主权项】:
1.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骤:一、原料选择①、红茶原料选择:红茶选用洞庭山原产地的茶果间种的优质细嫩茶叶经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碧螺红茶;②、桂花原料选择:桂花选自光福生产的百年老树的优质金桂;二、桂花红茶的窨制(一)配花量:桂花红茶的配花量重量比桂花:红茶=(20‑25):100;(二)茶坯处理:碧螺红茶与桂花混合前要将碧螺红茶烘干,其目的一是降低碧螺红茶的含水量,使碧螺红茶内部干燥,内部毛细管空隙增加,使其吸收桂花的香气,提高碧螺红茶的吸收能力;二是使茶坯有一定的坯温,当窨花拌和后,促进桂花香气的挥发,增加窨花效果;碧螺红茶在烘干时,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掌握在100‑110度,在烘干时间10‑15分钟,烘后的茶坯水分掌握在4%左右,烘后自然冷却一星期左右,茶坯温度和室温相近,一般掌握在高于室温1‑3度;(三)桂花养护拣剔:桂花采收后继续进行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而且含水量较高,极易受损变红影响香气,因此进厂后必须薄摊在清洁、阴凉、空气流通的匾内,摊放厚度2‑4厘米,待表面水份散发后进行拣剔,拣去枝梗、叶片及其它杂物,保证桂花的匀净一致;(四)窨花拌和:桂花经拣剔、摊凉养护后和茶坯拼和拌匀,使碧螺红茶和桂花直接接触,桂花通过呼吸作用释放香气,茶坯在吸收桂花水份的同时吸收和固定香气;茶坯和桂花拌和在一起,放入木箱中窨花;(五)通花散热:把木箱内窨制的桂花倒在匾内,薄摊待温度散失后再放入箱内,时间约半个小时左右;(六)收堆续窨:经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通花后,茶堆温度接近室温,茶坯表面水分散失,桂花逐渐恢复生机继续叶香,此时要把红茶和桂花重新放入茶箱中继续窨制,茶堆高度比窨花时略低,约箱高的五六成,使茶坯把窨花时吸收的桂花香气固定在茶叶内部,同时再继续吸收桂花放出的香气;(七)带花复火:收堆续窨后8‑10小时,茶堆温度在34‑36度,茶叶含水量在12‑14%时就要进行复火,桂花红茶就不要起花,红茶和桂花一起烘干,烘干要及时进行,蒸发先将窨好的茶叶薄摊,烘时的温度掌握在100‑110度,烘后的水分掌握在6%左右;(八)摊凉冷却:窨花后的茶叶烘干后要摊凉冷却,让热气自然散发,一般要隔一星期后进行提花,目的是茶坯先散发表面热气,内部热气要表面热散发完才散发出来,使茶坯温度逐步接近室温,这样提花时间的鲜灵度就好;(九)提花:窨花后的红茶经烘干冷却后再用少量鲜桂花窨一次叫提花,提花的配花量为百分之五,即100斤茶叶用五斤优质鲜桂花,提花担任方法和窨花相同,只不过放在箱内的高度比窨花低,一般五成左右;由于配花量少,茶堆温度上升不高,一般不会超过35度,所以提花时不需要进行通花,提花后8‑10小时,桂花的香气和水分莱西被茶叶吸收后就可匀堆装箱;(十)匀堆装箱:由于提花时不通花,因此茶箱中间和四周,各箱之间、上面和下面的茶叶水分和香气略有差异,为了保证全堆茶叶的品质一致,所以提花后要进行匀堆,经抽样审评检验合格后过磅装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水菊,未经翁水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48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