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井绿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6058.6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双井绿茶加工方法涉及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双井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双井绿茶分三个级别,分级采摘,特级采谷雨前茶,1芽1叶初展占80%,1芽1叶开展占20%,长度小于等于3.0cm;一级采五一节前茶,1芽1叶初展占60%,1芽1叶开展占30%,1芽2叶初展占10% ,长度不大于3.5cm;二级采五一节前茶,1芽1叶与1芽2叶各半,长度为3‑3.5cm;摊青,以洁净篾盘薄摊于阴凉通风处,避免堆积红变,使其水分轻度散发,促进内质轻度转化,摊放时间为2~5h,使其减重10%‑12%;杀青,每锅投叶量300‑400g,锅温120‑150度,温度先高后低,鲜叶落锅先闷炒5‑6min,再翻炒,含水量60%‑65%时迅速出锅;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加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级和产品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绿茶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井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摘,双井绿茶分三个级别,分级采摘,特级采谷雨前茶,1芽1叶初展占80%,1芽1叶开展占20%,长度小于等于3.0cm;一级采五一节前茶,1芽1叶初展占60%,1芽1叶开展占30% ,1芽2叶初展占10% ,长度不大于3.5cm;二级采五一节前茶,1芽1叶与1芽2叶各半,长度为3‑3.5cm;第二步,摊青,以洁净篾盘薄摊于阴凉通风处,避免堆积红变,使其水分轻度散发,促进内质轻度转化,摊放时间为2~5h,使其减重10%‑12%;第三步,杀青,每锅投叶量300‑400g,锅温120‑150度,温度先高后低,鲜叶落锅先闷炒5‑6min,再翻炒,含水量60%‑65%时迅速出锅;第四步,抖簸,将出锅的杀青叶置于簸盘内,迅速抖散,或借助风扇散热,以迅速降低叶温,防止黄变,接着簸扬10‑15次,簸尽片末以提高净度;第五步,揉捻,揉捻先轻后重,揉抖结合,至叶卷成条,茶汁开始外溢为度,利用机揉揉时短、加压轻;第六步,初焙,焙温90‑95度,薄摊、勤翻,至叶子不粘手、手握成团但松手后会慢慢松散为止;第七步,整形,包括搓条和团条,搓条时,锅温60‑80度,先高后低,以双手握茶运用掌力回转搓揉,问或抖散团块,边搓揉,边翻炒,当整形叶约达五成干时,条索紧结即可进行团条,团条时,锅温60‑65度,双手五指微弯,将茶条置于掌中旋转搓团,用力均匀,手法先重后轻,边团条,边翻炒,至八成干时转入提毫;第八步,提毫,置茶条于掌中,双手合握朝不同方向旋转,使茶条相互磨擦,锅温控制在40‑50度,先高后低,随着水分的散发,茶叶表皮胶状薄膜破裂,白毫显露,香气进一步提高;第九步,复焙,焙笼垫以无异味的白细布,温度先高后低,均匀翻茶,焙至手捻茶叶成粉末、含水率5%‑6%即可下焙;第十步,包装,复焙茶下焙后,摊5‑6min,趁尚有余热时包装,以提高香气,醇化滋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605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