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器人助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8218.0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4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峰;邢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K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智能机器人助行车,本发明涉及一种助行车。所述助行车包括手控车速调节机构、底盘机构、载物框架、支撑架和电控箱,手控车速调节机构包括手动调速机构和手动转向机构,支撑架的下端安装在底盘机构上的整体焊接骨架上,手控车速调节机构上的手动转向机构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载物框架安装在支撑架的前端,电控箱安装在底盘机构上的下载物架的下面。本发明用于载人和载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行车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机器人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车包括手控车速调节机构(A)、底盘机构(B)、载物框架(C)、支撑架(D)和电控箱(E),手控车速调节机构(A)包括手动调速机构(1)和手动转向机构(2);手动调速机构(1)包括支撑板(1‑1)、同步架(1‑2)、锁紧环(1‑3)、车把左轴(1‑4)、车把右轴(1‑5)、左轴承座(1‑6)、右轴承座(1‑7)、左车把(1‑8)、右车把(1‑9)、弹簧壳体(1‑10)、弹簧压板(1‑13)、车把角度传感器(1‑14)、两个弹簧导柱(1‑11)和两个钳位弹簧(1‑12),同步架(1‑2)位于支撑板(1‑1)一侧端面的中心处,同步架(1‑2)将车把左轴(1‑4)和车把右轴(1‑5)固定连接在一起,车把左轴(1‑4)和车把右轴(1‑5)与同步架(1‑2)之间没有相互转动,锁紧环(1‑3)安装在支撑板(1‑1)另一侧端面的中心处,车把左轴(1‑4)和车把右轴(1‑5)对称设置在同步架(1‑2)的左右侧,车把左轴(1‑4)支撑在左轴承座(1‑6)中,车把右轴(1‑5)支撑在右轴承座(1‑7)中,左车把(1‑8)与车把左轴(1‑4)法兰连接,右车把(1‑9)与车把右轴(1‑5)法兰连接,弹簧壳体(1‑10)设置在同步架(1‑2)与右轴承座(1‑7)之间且固装在支撑板(1‑1)上,两个弹簧导柱(1‑11)均设置在弹簧壳体(1‑10)中,两个弹簧导柱(1‑11)对称设置在车把右轴(1‑5)的两侧,每个弹簧导柱(1‑11)上套装一个钳位弹簧(1‑12),弹簧压板(1‑13)设置在两个弹簧导柱(1‑11)的上端且与车把右轴(1‑5)固连,车把角度传感器(1‑14)设置在同步架(1‑2)中且固装在车把右轴(1‑5)上;手动转向机构(2)包括转向轴(2‑1)、两个转向轴承(2‑2)、转向轴承座(2‑3)、转向叉(2‑4)、转向弹簧座(2‑7)、车把转向传感器(2‑8)、两个弹簧轴(2‑5)和两个压缩弹簧(2‑6),转向轴(2‑1)的下端通过转向轴承(2‑2)安装在转向轴承座(2‑3)中,转向叉(2‑4)的一端位于两个转向轴承(2‑2)之间且套装在转向轴(2‑1)上,转向叉(2‑4)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弹簧轴(2‑5)之间,每个弹簧轴(2‑5)上套装有一个压缩弹簧(2‑6),转向叉(2‑4)固连在转向轴(2‑1)上,转向轴(2‑1)带动转向叉(2‑4)绕转向轴承(2‑2)的轴线转动,转向叉(2‑4)转动时拨动左右压缩弹簧(2‑6),弹簧轴(2‑5)的外端支撑在转向弹簧座(2‑7)中,车把转向传感器(2‑8)固装在转向轴承座(2‑3)的下面,转向轴(2‑1)的上端设置在锁紧环(1‑3)中;所述底盘机构(B)包括整体焊接骨架(3)、下载物架(4)、随动万向轮(5)和两个驱动车轮机构(6),下载物架(4)设置在整体焊接骨架(3)的前端,随动万向轮(5)设置在下载物架(4)的下面且位于中间,两个驱动车轮机构(6)对称随动万向轮(5)的两侧且安装在整体焊接骨架(3)上;支撑架(D)的下端安装在整体焊接骨架(3)上,手控车速调节机构(A)上的手动转向机构(2)安装在支撑架(D)的上端,载物框架(C)安装在支撑架(D)的前端,电控箱(E)安装在下载物架(4)的下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821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