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材、接合体、汽车用构件及铝合金材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9993.2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悟;高桥佑辅;巽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B32B9/00;B32B15/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张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曝露在高温湿润环境下,粘接强度也难以降低,粘接耐久性优异的铝合金材、接合体、汽车用构件,以及铝合金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铝合金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铝合金基材的表面形成由氧化皮膜构成的第一皮膜时(第一皮膜形成工序),将蚀刻量控制在低于700nm,并且,作为该工序的实质的膜形成的最终阶段,以含有硅酸盐的水溶液进行处理而形成第一皮膜后,进行硅烷耦联处理,形成具有硅氧烷键的第二皮膜(第二皮膜形成工序)。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接合 汽车 构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铝合金材,具备如下:铝合金基材;在所述铝合金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由含有0.1原子%以上且低于30原子%的Mg和12原子%以上且80原子%以下的Si,并且Cu限制在低于0.6原子%的氧化皮膜构成的第一皮膜;和在所述第一皮膜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的,具有硅氧烷键的第二皮膜,在对形成有所述第一皮膜和第二皮膜的表面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入射入射角为75°的平行偏振光所得到的光谱中,以1026cm-1至1084cm-1为基线时,在1057cm-1邻域产生的峰面积为0.019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599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线槽接头无线测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修复连续测温管上渣线的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