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封装互连焊点下Cu6 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0429.0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昊;李明雨;操慧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H01L23/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韩英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封装互连焊点下Cu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封装 互连 焊点下 cu base sub | ||
【主权项】:
1.一种三维封装互连焊点下Cu6 Sn5 相单晶元素扩散阻挡层的合成方法,包括:1)Cu6 Sn5 相单晶薄层制备包括:a)Cu6 Sn5 相棒状单晶的取向标定:将10~20根相同粒径的Cu6 Sn5 相棒状单晶按照长轴方向一致的方式整齐的排列于水平台表面,并用双面碳导电胶带将其完全固定;通过装配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设备,对Cu6 Sn5 相棒状单晶的表面进行快速取向标定;根据取向标定结果,调整Cu6 Sn5 相棒状单晶的放置方式,从而使单晶棒的表面完全由Cu6 Sn5 相的(10-10)晶面构成;b)Cu6 Sn5 相棒状单晶的切割:将长轴方向一致且表面取向完全为(10-10)晶面构成的Cu6 Sn5 相棒状单晶连同导电胶带转移至具有精确三维位置控制的线切割加工平台上,其中该三维位置控制平台的位移精度为1nm;采用慢走丝线切割的方式切割Cu6 Sn5 棒状单晶,其中沿平行于Cu6 Sn5 相(10-10)晶面的方向加工时工作电流为0.05~0.1A,而垂直于(10-10)晶面的方向加工时工作电流为0.1~0.5A;加工单晶片厚度根据需要,选择5~15微米不等;c)Cu6Sn5相单晶片的清洗:将加工后的Cu6Sn5相单晶片浸泡于丙酮溶液中,超声清洗15min;再次浸泡于质量浓度为0.5~2%的盐酸酒精或硝酸酒精的腐蚀溶液中,按照浸泡产物与腐蚀液体积比1:10的比例添加腐蚀溶液,并超声清洗15min;将产物浸泡于酒精溶液中,超声清洗15min后冷风吹干备用;2)铜焊盘表面蒸镀锡层;3)Cu6 Sn5 相单晶薄层转移;4)Cu6 Sn5 相单晶薄层与铜基焊盘冶金互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904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