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圈伺服式超低频转动振动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2610.0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4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山;高峰;匙庆磊;车晓军;董玲;杨立志;杨巧玉;王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杨学山;高峰 |
主分类号: | B06B1/04 | 分类号: | B06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动圈伺服式超低频转动振动台,包括底板、外壳,底板上设有转动台、驱动系统和反馈系统,转动台包括立轴,立轴位于精密轴承下方的轴段与弹簧片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片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器与圆形转动台面相连,驱动系统包括信号源、驱动线圈、磁路,反馈系统包括反馈放大器、反馈线圈、磁路,反馈线圈与驱动线圈关于立轴对称安装,反馈系统的磁路与驱动系统的磁路关于立轴对称安装,磁路包括永磁体和凹字形的磁轭,磁轭的两侧臂与永磁体左右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隙形成磁缝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校准精度高,校准费用低,低频下限小,可实现对各类转动信号测量仪器校准。 | ||
搜索关键词: | 双动圈 伺服 低频 转动 振动 | ||
【主权项】:
一种双动圈伺服式超低频转动振动台,包括底板(2)、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上设有转动台、驱动系统和反馈系统,所述的转动台包括立轴(16),立轴(16)下端安装在底板(2)上,立轴(16)上端通过精密轴承(15)与圆形转动台面(17)连接,立轴(16)位于精密轴承(15)下方的轴段与弹簧片(14)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片(14)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器(13)与圆形转动台面(17)相连,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信号源(26)、驱动线圈(19)、磁路(20),驱动线圈(19)上端通过驱动线圈连接器(18)安装在圆形转动台面(17)底面的边沿,中间部分位于磁路(20)中,驱动系统的磁路(20)通过驱动磁路连接器(23)安装在底板(2)上,反馈系统包括反馈放大器(29)、反馈线圈(9)、磁路(20),反馈线圈(9)与驱动线圈(19)关于立轴(16)对称安装,上端通过反馈线圈连接器(10)安装在圆形转动台面(17)底面的边沿,中间部分位于磁路(20)中,反馈系统的磁路(20)通过反馈磁路连接器(6)安装在底板(2)上,且与驱动系统的磁路(20)关于立轴(16)对称安装,所述的磁路(20)包括永磁体(8)和凹字形的磁轭(7),永磁体(8)位于磁轭(7)两侧臂的中间,底面与磁轭(7)的底部固定连接,前端面与磁轭(7)开口顶端平齐,左右两个侧面为以立轴(16)为轴心的圆弧面,磁轭(7)的两侧臂内侧也设有以立轴(16)为轴心的圆弧面,各圆弧面的曲率向远离立轴(16)的方向依次减小,磁轭(7)的两侧臂与永磁体(8)左右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隙形成磁缝隙(21),驱动线圈(19)置于驱动系统中磁路(20)的磁缝隙(21)内,反馈线圈(9)置于反馈系统中磁路(20)的磁缝隙(21)内,驱动线圈(19)依次通过功率放大器(28)、加法器(27)与信号源(26)连通,信号源(26)用于提供正弦电压信号,反馈线圈(9)通过反馈放大器(29)与加法器(27)连通,还分别与积分器(31)和跟随器(30)连接,跟随器(30)输出角振动速度信号,积分器(31)输出角振动位移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杨学山;高峰,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杨学山;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8261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