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3826.8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5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包括:底座、支撑架、工件支撑机构、转动台、挤压机构、控制模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底座上设置有直线型轨道,支撑架垂直安装并与底座连接;工件支撑机构包括移动台和压盘,移动台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上,移动台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柱,圆形板状工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移动台上,压盘可通过定位柱安装在板状工件上对其进行压平;转动台为圆柱体结构,其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轨道长度方向延长线上;挤压机构包括套筒、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和压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工效率高,效果好,性能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 底面 自动控制 加工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结晶罐底面自动控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2)、工件支撑机构、转动台(4)、挤压机构、控制模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底座(1)上设置有直线型轨道(11),支撑架(2)垂直安装并与底座(1)连接;工件支撑机构包括移动台(31)和压盘(32),移动台(31)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11)上,移动台(31)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柱(33),设有中心孔的圆形板状工件(A)可通过其中心孔与定位柱(33)间隙配合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移动台(31)上,设有中心孔的压盘(32)可通过定位柱(33)安装在板状工件(A)上对其进行压平;转动台(4)为圆柱体结构,其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1)上并位于轨道(11)长度方向延长线上,转动台(4)的上表面为圆形倒角结构;挤压机构包括套筒(51)、第一连接部件(52)、第二连接部件(53)和压件(54);第一连接部件(52)通过支撑架(2)水平安装,第一连接部件(52)一端安装有第一夹持件(55),支撑架(2)上安装有第二夹持件(56)并位于第一夹持件(55)下方,套筒(51)分别与第一夹持件(55)和第二夹持件(56)销轴连接并相互垂直,套筒(51)可在垂直面上旋转;第二连接部件(53)安装在套筒(51)内部;压件(54)为圆柱体结构,其通过第二连接部件(53)安装在套筒(51)下方并靠近转动台(4);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移动台(31)运动,第二电机用于带动板状工件(A)转动,第三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连接部件(52)调节第一夹持件(55)水平位置,第四电机用于驱动第二连接部件(53)沿着套筒(51)轴心线方向调节压件(54)位置;定位柱(33)、转动台(4)和压件(54)的轴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套筒(51)具有N个位置状态,从第一位置状态至第N位置状态,压件(54)位置逐渐降低且轴心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第N位置状态下,压件(54)轴心线垂直且压件(54)下表面低于转动台(4)上表面,压件(54)与转动台(4)的最短距离等于板状工件(A)的厚度;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将板状工件(A)安装在移动台(31)上,并安装压盘(32)压平板状工件(A);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机驱动移动台(31)移动使板状工件(A)朝向转动台(4)运动覆盖在其上方并由其边沿伸出,然后控制第二电机带动板状工件(A)转动,并控制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使得套筒(51)由第一位置状态、第二位置状态依次切换到第N位置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8382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