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隙率可控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0783.0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慢;曹宏;石和彬;陈常连;沈凡;季家友;王树林;薛俊;安子博;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隙率可控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多孔碳化硅素胚的比例设计;2)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素胚成型;3)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烧制,得到所需要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组成比例设计,即控制碳化硅、金属硅粉、有机粘接剂的比例,使反应产物主要为碳化硅;此外,控制三者混合后的密度,可实现多孔碳化硅陶瓷孔隙率的准确控制,可制备出孔隙在40%-80%之间可控的多孔碳化硅陶瓷制品,具有孔隙率可控,孔隙均匀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隙率 可控 多孔 碳化硅 陶瓷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孔隙率可控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多孔碳化硅素胚的比例设计A、有机粘接剂残炭量测定,将选用的单位质量有机粘接剂置于1200℃高温下,使其充分碳化,计算前后质量变化,其差值为每单位质量残碳量X;B、原材料的选取,各组分金属硅粉质量为MSi、膨胀石墨质量为MC、有机粘结剂质量为MX,按照MSi/28=MC/12+X·MX/12,的比例关系选取备用;C、多孔碳化硅素胚的混合,将膨胀石墨和有机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金属硅粉并混合均匀;2)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素胚成型将混合均匀的膨胀石墨、有机粘结剂和金属硅粉放入模具中,施加压力,控制素胚成型体积,得到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素胚;3)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烧制将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素胚放入高温炉中,抽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升温至到1800‑2000℃,保温15‑45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需要的多孔碳化硅陶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107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