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大豆慢生根瘤菌全细胞拆分消旋体β‑内酰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1161.8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钧;宋大伟;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41/00 | 分类号: | C12P41/00;C12P17/1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一种以大豆慢生根瘤菌全细胞拆分消旋体β‑内酰胺的方法,属于分离技术领域。大豆慢生根瘤菌全细胞转化拆分3‑羟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3‑乙酰氧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效率,能够获得具有较高纯度的单一构型化合物。其中,(3R,4S)3‑羟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e.e值为99.99%,目标产物相对收率99%,总收率49.5%;(3R,4S)3‑乙酰氧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e.e值为99.88%,目标产物相对收率93.58%,总收率46.79%。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生根 瘤菌全 细胞 拆分 消旋体 内酰胺 方法 | ||
【主权项】:
利用大豆慢生根瘤菌全细胞转化消旋体β‑内酰胺制备(‑)β‑内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选择:选用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作为菌种;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2550;(2)发酵液制备:将保存的大豆慢生根瘤菌菌种接种至根瘤菌无菌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获得菌株发酵液;(3)菌体收集:将上述的菌株发酵液与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混合,得到稀释发酵液;将稀释发酵液进行多次离心,收集菌体沉淀;将菌体沉淀用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再次洗涤处理,回收得到湿菌体作为生物催化剂;(4)生物拆分反应:将步骤(3)得到的湿菌体与消旋体β‑内酰胺混合,制得菌体混合液,振荡培养,得到反应液;(5)样品分离:将步骤(4)所述的反应液充分离心,除去菌体,得到上清液,有机溶剂萃取所得物质即为(‑)β‑内酰胺;所述的消旋体β‑内酰胺为3‑羟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全细胞拆分后对应于(‑)β‑内酰胺为(3R,4S)‑3‑羟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或所述的消旋体β‑内酰胺为3‑乙酰氧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全细胞拆分后对应于(‑)β‑内酰胺为(3R,4S)3‑乙酰氧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根瘤菌无菌液体培养基组成包括:氮源:碳源:土壤提取液:蒸馏水为1.0g:10.0g:200ml:800ml,pH 7.2;其中土壤提取液:每25g土壤,加去离子水100ml,105KPa蒸煮1小时,过滤后加水补足到蒸煮前体积;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氮源、碳源、土壤提取液溶于去离子水,以NaOH调pH值至7.2,于121KPa灭菌20min,得到所述的根瘤菌发酵培养基;根瘤菌液体培养基的碳源包括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氮源包括胰蛋白胨、酵母粉、牛肉膏、玉米浆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步骤(4)所述的湿菌体与1~10g/L消旋体β‑内酰胺溶液混合,得到菌体混合液,其中每500ul反应体系中包含60mg湿菌体;所述的消旋体β‑内酰胺溶液为消旋体β‑内酰胺与通用缓冲液,经过超声培养处理后制得;步骤(4)所述的振荡培养的温度为25℃~50℃,pH值5.0~10.0条件下,时间为3h~24h,有氧条件下振荡培养;所述的通用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50mM;硼酸50mM;柠檬酸33mM;Na3PO4 50mM,用HCl或NaOH调pH3~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8116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