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气液流中分离液体的方法和组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35945.0 申请日: 2013-07-30
公开(公告)号: CN104411944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1
发明(设计)人: L·A·佩克;K·J·理查兹;S·康诺顿;B·L·谢克尔;R·L·佐齐 申请(专利权)人: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主分类号: F02B25/02 分类号: F02B25/02
代理公司: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代理人: 须一平;蔡继清
地址: 美国印***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两级式气液分离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用来接收气液流的入口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出口。第一增压室包括预分离器,该预分离器引起液体从气液流中分离并将该液体排到该第一增压室的下部。第二增压室包括位于该预分离器下游的主分离器,该主分离器进一步引起液体从气液流中分离并将该液体排到该第二增压室的下部。第一排液口将液体从第一增压室的下部排出以及第二排液口将液体从第二增压室的下部排出。液体从该第一和第二增压室的下部排出,而不管该第一增压室内的压力和该第二增压室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差。
搜索关键词: 气液流中 分离 液体 方法 组件
【主权项】:
一种两级式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式气液分离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从上游到下游穿过其的流路并具有用来接收气液流的入口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出口;第一增压室,该第一增压室由壳体限定并包括预分离器,该预分离器引起液体从气液流中分离并将该液体排到所述第一增压室的下部;第二增压室,该第二增压室由壳体限定并包括位于所述预分离器下游的主分离器,该主分离器进一步引起液体从气液流中分离并将该液体排到所述第二增压室的下部;第一排液口,该第一排液口位于壳体内并将液体从所述第一增压室的下部排出;以及第二排液口,该第二排液口位于壳体内并将液体从所述第二增压室的下部排出;其中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液口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室的下部排出,而不管所述第一增压室内的压力和所述第二增压室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斯过滤IP公司,未经康明斯过滤I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359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二冲程发动机-201410161780.8
  • 五十岚俊介 -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 2014-04-22 - 2018-02-09 - F02B25/02
  • 本发明的二冲程发动机是在形成于气缸(2)的缸膛(2A)的壁面对向地设置着进气口(11)与排气口,且包含一对扫气口(13),分别设置在进气口(11)与排气口之间,且隔着缸膛(2A)的轴线大致对向;扫气窗(24),与扫气口(13)连通,并且在气缸(2)的外侧开口;及扫气盖(26),从气缸(2)的外侧封堵扫气窗(24);且在各个扫气口(13)分别设置着延设部(13D),该延设部(13D)延伸设置到进气口(11)侧,且在缸膛(2A)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与进气口(11)的端部重叠。
  • 分层扫气式二冲程内燃发动机及其化油器-201510259398.5
  • 山崎隆广;山口史郎;大辻孝昌 - 株式会社山彦
  • 2015-05-20 - 2015-11-25 - F02B25/02
  • 一种分层扫气式二冲程内燃发动机及其化油器,提高分层扫气式发动机的供气比,降低进气阻力来提高燃烧状态,并且改善排放特性。在节气门(204)与阻风门(242)之间没有分隔壁,两个阀(204、242)间的间隙(244)是开放的。阻风门(242)的上侧区域及下侧区域两处的吸入空气流入处于全开状态的节气门(204)的下侧区域的混合气体通路(246)内。主喷嘴(202)朝向节气门(204)倾斜地配置。
  • 从气液流中分离液体的方法和组件-201380035945.0
  • L·A·佩克;K·J·理查兹;S·康诺顿;B·L·谢克尔;R·L·佐齐 -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 2013-07-30 - 2015-03-11 - F02B25/02
  • 一种两级式气液分离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用来接收气液流的入口和用来排出气流的出口。第一增压室包括预分离器,该预分离器引起液体从气液流中分离并将该液体排到该第一增压室的下部。第二增压室包括位于该预分离器下游的主分离器,该主分离器进一步引起液体从气液流中分离并将该液体排到该第二增压室的下部。第一排液口将液体从第一增压室的下部排出以及第二排液口将液体从第二增压室的下部排出。液体从该第一和第二增压室的下部排出,而不管该第一增压室内的压力和该第二增压室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差。
  • 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201410183443.9
  • 今福健治;增田淳一;渡边义文;平野秀明 - 株式会社牧田
  • 2014-04-30 - 2014-11-05 - F02B25/02
  • 本发明涉及空气先导式的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包括气缸构件和与该气缸构件相接合的曲轴箱的层状扫气二冲程发动机包括:吸气通路,其将在上述气缸构件的外表面开口的吸气口和向上述气缸内开口的吸气部连接,用于导入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气;排气通路,其将在上述气缸构件的外表面开口的排气口和向上述气缸内开口的排气部连接,用于排出燃烧气体;扫气通路;及空气通路,其将在上述气缸构件的外表面开口的空气流入口和上述扫气通路连接,用于将先行扫气用空气导入上述扫气通路。在该发动机中,上述吸气口和上述空气流入口隔着上述气缸的轴线配置在与上述排气口相反的一侧,且在上述气缸的大致周向或与上述气缸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 一种新型二冲程发动机-201320194991.2
  • 曾深泳 - 曾深泳
  • 2013-04-18 - 2013-10-16 - F02B25/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二冲程发动机,包括缸体、活塞、连杆、曲轴箱及曲轴,活塞设在缸体内,连杆的一端与活塞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相连接,曲轴设在曲轴箱内;在缸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在缸体的顶部设有斜向下的进气口,在换气口处设有单向阀。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起到节能的作用,提高发动机的马力,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再有,可增大进气量,以提高转速。
  • 一种新型增压内燃机-201110336433.0
  • 于洋;刘宇强;张树勇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0研究所
  • 2011-10-31 - 2013-05-08 - F02B2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增压内燃机,在机体(7)上端装有气缸盖(1),气缸盖(1)与机体(7)之间有增强密封性用的气缸垫(2),机体(7)上装有气缸套(4),气缸盖(1)上装有进气门(9)与缸内相通,机体上开有空腔为冷却水腔(3),在冷却水腔(3)的下方,气缸套(4)和机体(7)上开有排气孔(8)与缸内相通,最下端是装有活塞环(6)的活塞(5),在上下止点间往复运动。本发明将四冲程内燃机的结构和二冲程内燃机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原来气缸盖的进、排气道全部改为进气道,每缸的进、排气门全部改为进气门,从而可以大大增加进气充量,有效提高内燃机的升功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气缸盖的热负荷,内燃机的工作平稳性也较好。
  • 空气扫气型2冲程发动机-201110161940.5
  • 汤浅常由;八代醍忠雄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6-16 - 2011-12-28 - F02B25/02
  • 本发明的空气扫气型2冲程发动机,具备使曲轴室(2a)与燃烧室(1a)连通的一个以上的扫气通路(13)、(14)、提供空气(A)的空气通路(10)、将空气通路(10)来的空气(A)从汽缸(1)的径向外方导入扫气通路(13)、(14)的上部的导入通路(16)、以及从外侧覆盖导入通路(16)的盖(21);通过扫气模块(20)成一整体形成盖(21)、扫气通路(13)、(14)的上部、和导入通路(16)的一部分。
  • 自由活塞发动机扫气箱总成-200810202627.X
  • 王哲;栾延龙;邓俊;李理光;吴志军;于冰;叶晓倩 - 同济大学
  • 2008-11-12 - 2009-04-01 - F02B2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活塞发动机扫气箱总成,包括扫气箱,其特点是:扫气箱容积与原机曲轴箱的容积相等,用于保证扫气箱的压缩比与原机曲轴箱的压缩比相等;扫气箱与连杆的配合处安装有一个衬套。衬套是含油轴承,并且连杆与衬套之间过渡配合连接,与扫气箱之间过盈配合连接,并且用螺栓固定;衬套内表面开有两个用于起到与润滑油膜一起密封作用的卸压槽;以及用于防止连杆在运动过程中转动的导向槽,且导向槽与安装在连杆上的键相配合。本发明能克服早期的自由活塞发动机结构复杂,质量、体积均较大以至于活塞组件的运动难于控制的缺陷,扫气箱可起到储存预燃混合气和作为气垫的双重作用,使系统装置得到简化,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