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关节码垛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127.4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刚;黄钦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至慧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8/00;B25J9/10;B65G6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厦门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关节码垛机器人,采用四关节结构架构,由轴承座、一级主动臂、一级从动臂、一级臂连接板组成第一个平行四边形,由一级臂连接板、二级主动臂、二级从动臂、二级臂连接板组成第二个平行四边形。在工作过程中,此结构能够保证手部法兰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且所有电机均安装在机架上,臂件采用板材并配有加强筋板,通过链条进行传动,机器人运动惯量小,动力学性能好,能较好满足高速重载搬运码垛的要求,关节式结构,所有电缆通过手臂内部布置,只有在关节处有微小弯曲动作,简化了电缆布置,延长了电缆弯曲伸缩的寿命,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码垛 机器人 | ||
【主权项】:
四关节码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式机座结构(1):机座(11);第一电机(12):安装在机座(11)上,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13):与第一电机(12)配合安装在机座上,其输出转轴向上伸出机座外;转盘(14):设置在机座上方,与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转轴配合;第一轴承座(150:设置在机座上方,与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13)输出轴套接;底座(16):安装在转盘(14)上;第二轴承座(17):设置在底座(16)上方与其固接;其中,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13)转动,进而带动转盘(14)、底座(16)进行360度旋转;大臂机构组件(2):第二电机(21):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二行星齿轮减速器(2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其输出转轴向内,与第二电机(21)配合由其带动动作;一级主动轴(23):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二电机(21)、行第二星齿轮减速器(22)配合,由第二电机(21)带动其旋转;两个一级主动臂(24):一端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一级主动轴(23)配合,由其带动转动;两个一级从动臂(25):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一级臂连接板(27):将两对一级主动臂(24)、从动臂(25)的另一端连接起来,与第二轴承座(17)、两对一级主动臂(24)、两对一级从动臂(25)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运动机构;其中,第二电机(21)带动第二行星减速器(22)动作,进而带动一级主动轴(23)转动,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绕一级主动轴(23)进行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90度转动;小臂机构组件(3):第三电机(31):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三行星齿轮减速器(3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三电机(31)配合,其输出转轴向内;二级主动轴(33):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三行星齿轮减速器(32)及第三电机(31)配合,由第三电机(31)带动其旋转;链条(34):一端套设在二级主动轴(33)上,由其带动动作;从动链轮(35):其套设在链条(34)的另一端;链轮轴(36):其设置在两个一级从动臂(25)的另一端,供从动链轮(35)、一级臂连接板(27)等套设其上;两个二级主动臂(37):其一端套设在链轮轴(36)上并由其带动动作;两个二级从动臂(38):其一端铰接在一级臂连接板(27)上;二级臂连接板(39):将两对二级主、从动臂的另一端连接起来,与一级臂连接板(26)、两对二级主、从动臂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运动机构;其中,两个二级主动臂(37)、两个二级从动臂(38)、一个一级臂连接板(26)、一个二级臂连接板(39)组成另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第三电机(31)带动第三行星齿轮减速器(32)及二级主动轴(33)旋转,二级主动轴(33)借链条(34)带动从动链轮(35)及链轮轴(36)旋转,进而带动小臂的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绕链轮轴(360在垂直方向180度转动;手部组件(4):第四电机(41):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由控制系统控制;第四行星齿轮减速器(4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四电机(41)配合,其输出轴向内;手部转轴(43):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四电机(41)、第四行星齿轮减速器(42)配合,由第四电机(41)带动其旋转;手部一级链条(44):一端套设在手部转轴(43)上,由其带动动作;手部中转链轮(45):套设在链轮轴(36)上,供手部一级链条(44)的另一端套设;手部二级链条(46):一端套设在手部中转链轮(45)上;手部二级链轮(47):设置在二级臂连接板(39)上,其轴伸出连接板,与手部二级链条(46)的另一端套设在一起;两个伞形齿轮(48):由水平轴伞形齿轮与竖直轴伞形齿轮相互啮合组成,水平轴伞形齿轮与手部二级链轮(47)的轴固接,竖直轴伞形齿轮通过轴承设置在二级连接板(39)底部平面上,两个锥形齿轮相互配合工作,将手部二级链轮(47)的水平轴转换为竖直轴;手部法兰(49):设置在两个锥形齿轮(48)的竖直轴伞形齿轮底部,由爪手链轮(47)通过两个锥形齿轮(48)带动其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其中,第四电机(41)带动第四行星齿轮减速器(42)及手部转轴(43)旋转,通过由手部转轴(43)、手部一级链条(44)、手部中转链轮(45)、手部二级链条(46)、手部二级链轮(47)组成的传动机构带动手部二级链轮(47)转动,手部二级链(47)通过两个伞形齿轮将其绕水平轴的转动传动给手部法兰(49),使其绕竖直轴旋转;爪手(5):设置在手部法兰(49)上,由控制系统控制,根据不同需求更换相应功能的爪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至慧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至慧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6412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体侧墙载荷加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射流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