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1813.9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B60Q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单元,安全气囊单元安装在车辆的尾部并位于后保险杠表皮的内侧;车载电子测距单元,检测本车辆和其后方车辆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从车载电子测距单元发送的检测信号时,根据临碰撞时间值判断出本车辆与其后方车辆的碰撞风险程度,并根据该碰撞风险程度发出碰撞警告指令和/或安全气囊起爆指令,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电子控制单元发出的安全气囊起爆指令,并刚好在本车辆和其后方车辆碰撞之前起爆安全气囊单元。当两车发生追尾碰撞时,后方车辆撞在前方车辆尾部的气囊上,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对车辆及车内乘员的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尾部 安全气囊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安全气囊单元(4),所述安全气囊单元(4)安装在车辆的尾部并位于后保险杠表皮(9)的内侧,所述后保险杠表皮(9)的内表面上在与所述安全气囊单元(4)对应位置处设有撕裂缝(9a),用于使安全气囊单元(4)在起爆后,能够通过后保险杠表皮(9)在撕裂缝(9a)处裂开而穿过所述后保险杠表皮(9)弹出;车载电子测距单元(1),所述车载电子测距单元(1)检测本车辆和其后方车辆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电子控制单元(2),所述电子控制单元(2)在接收到从所述车载电子测距单元(1)发送的检测信号时,根据临碰撞时间值判断出本车辆与其后方车辆的碰撞风险程度,并根据该碰撞风险程度发出碰撞警告指令和/或安全气囊起爆指令,所述临碰撞时间值为本车辆和其后方的车辆之间的距离除以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以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3),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3)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2)发出的所述安全气囊起爆指令,并刚好在本车辆和其后方车辆碰撞之前起爆所述安全气囊单元(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6181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