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发酵制备内切型壳聚糖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705.5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霞云;王剑;王宗继;邹曙明;李进国;张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R1/4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内切型壳聚糖酶的方法,所述的微生物是浅玫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lus DH,所述的发酵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液培养、发酵罐发酵产酶和粗酶液的收集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方法,可生产高活力的内切型壳聚糖酶,发酵液中内切型壳聚糖酶活力达到35U/mL,发酵周期50~60小时,该酶液可直接运用于壳寡糖的生产,发酵工艺简单,条件易控制,酶活收率高,发酵周期短,发酵液处理简单,适合用于内切型壳聚糖酶的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发酵 制备 内切型壳 聚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内切型壳聚糖酶的方法,所述的微生物是浅玫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lus DH,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保存的浅玫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lus DH接种于以胶体壳聚糖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培养基,在30℃培养箱内倒置培养2~4天以活化菌株;所述的平板培养基配方为:(NH4)2SO4 0.51~1.0g,K2HPO4 0.21~0.5g,氯化钠0.51~1.0g,硫酸镁0.01~0.2g,胶体壳聚糖1.01~1.2g,琼脂2.0g,加水至100mL,pH 7.0~7.2;(2)种子液培养:挑取活化后的单菌落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在150r/min、30℃条件下进行摇床扩培菌株,培养至种子液的OD600达到0.8~1.0,待用;所述的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0.51~1.0g,葡萄糖0.21~0.5g,氯化钠0.8~1.0g,K2HPO4 0.02~1.0g,KH2PO4 0.01~0.05g,酵母粉0.2~1.0g,硫酸镁0.02~0.08g,加水至100mL,自然pH;(3)发酵罐发酵产酶:发酵培养基按体积百分比40%~70%的装液量装入发酵罐中,将步骤(2)中的种子液按体积百分比2.1%~3%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所述的发酵罐为平叶涡轮搅拌型发酵罐,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压0.08~0.11MPa,搅拌速率为180~250r/min,控制空气流速1.2~2.0m3/h,发酵温度为30~31℃,发酵时间为50~60h;所述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胶体壳聚糖0.9~1.2g,氯化钠0.8~1.0g,K2HPO4 0.05~0.15g,KH2PO4 0.04~0.2g,硫酸镁0.03~0.1g,酵母提取物0.2~2.0g,蛋白胨0.2~2.0g,加水至100mL,用2mol/L盐酸调pH至7.0~7.2;(4)粗酶液的收集:发酵完毕后收罐出料,离心发酵液后合并上清液,即获得内切型壳聚糖酶的粗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洋大学;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417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