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风味红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3472.8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龚淑英;魏明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8;A23F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风味红茶的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以下6种不同香气和不同滋味的原料红茶:果香醇厚型红茶、蜜兰香浓醇型红茶、花香浓烈型红茶、高火香醇厚型红茶、甜香醇和型红茶、清鲜甘爽型红茶;2)配料:将上述6种原料红茶拼配,得拼配后的半成品茶;上述6种原料红茶在拼配后的半成品茶中的重量含量依次分别为:8~12%、15~20%、15~20%、20~25%、20~25%、8~12%;3)将拼配后的半成品茶用提香机于70~80℃的温度下提香30~40分钟,得复合风味红茶。采用该方法能获得质量上乘、内涵丰富、品质稳定、具有多种香气与滋味复合、口感优良、外形美观的红茶。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风味 红茶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复合风味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不同香气和不同滋味的原料红茶:①、取中国东南部地区种植生长的茶鲜叶,在20~35℃条件下萎凋12~16小时,揉捻60~70分钟,在30~35℃条件下发酵120~150分钟,再于120~130℃烘干10~15分钟,然后于20~35℃摊凉50~70分钟;最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在80~90℃,时间控制在120~150分钟,得果香醇厚型红茶;②、取中国南部地区种植生长的茶鲜叶,在20~35℃条件下萎凋12~16小时,揉捻60~70分钟,在25~30℃条件下发酵100~120分钟,再于120~130℃烘干12~15分钟,然后于20~35℃摊凉50~70分钟;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在70~80℃,时间控制在100~120分钟,得蜜兰香浓醇型红茶;③、取中国南部地区种植生长的茶鲜叶,在20~35℃条件下萎凋12~16小时,揉捻60~70分钟,在20~25℃条件下发酵100~120分钟,再于110~120℃烘干10~15分钟,然后于20~35℃摊凉50~70分钟;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在90~100℃,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得花香浓烈型红茶;④、取中国东部地区种植生长的茶鲜叶,在20~35℃条件下萎凋12~16小时,揉捻60~70分钟,在35~38℃条件下发酵150~200分钟,再于110~120℃烘干12~15分钟,然后于20~35℃摊凉50~70分钟;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在80~90℃,时间控制在120~150分钟,得高火香醇厚型红茶;⑤、取中国东部地区种植生长的茶鲜叶,在20~35℃条件下萎凋12~16小时,揉捻60~70分钟,在30~35℃条件下发酵120~150分钟,再于110~120℃烘干12~15分钟,然后于20~35℃摊凉50~70分钟;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在70~80℃,时间控制在80~100分钟,得甜香醇和型红茶;⑥、取中国东部地区种植生长的茶鲜叶,在20~35℃条件下萎凋12~16小时,揉捻60~70分钟,在25~30℃条件下发酵100~120分钟,再于110~120℃烘干12~15分钟,然后于20~35℃摊凉50~70分钟;之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在80~100℃,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得清鲜甘爽型红茶;2)、配料:将上述步骤1) 所得的6 种原料红茶拼配,得拼配后的半成品茶;上述6种原料红茶在拼配后的半成品茶中的重量含量分别为:花香浓烈型红茶8~12%、 果香醇厚型红茶15~20%、蜜兰香浓醇型红茶15~20%、高火香醇厚型红茶20~25%、甜香醇和型红茶20~25%、清鲜甘爽型红茶8~12%;3)、将所述拼配后的半成品茶用提香机于70~80℃的温度下提香30~40分钟,得复合风味红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34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