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抗增殖剂的大环喹唑啉衍生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4221.7 申请日: 2004-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2718775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E·J·E·弗雷纳;T·P·S·佩雷拉;P·J·J·A·布伊恩斯特斯;M·威廉斯;G·S·M·迪尔斯;W·C·J·埃穆布雷希茨;P·滕霍尔特;F·J·R·罗姆布茨;C·舒尔茨-法德姆雷希特 申请(专利权)人: 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98/08 分类号: C07D498/08;A61K31/529;A61P9/10;A61P35/00;A61P9/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李进
地址: 比利时比*** 国省代码: 比利时;B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及其N-氧化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加成盐及其立体异构形式,其中,Z代表O、CH2、NH或S;尤其是,Z代表NH;Y代表-C3-9烷基-、-C3-9烯基-、-C3-9炔基-、任选被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羰基氨基-取代的C3-7烷基-CO-NH、任选被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羰基氨基-任选取代的C3-7烯基-CO-NH、C1-5烷基-氧基-C1-5烷基-、-C1-5烷基NR13、-C1-5烷基-、C1-5烷基-NR14-CO-C1-5烷基-、-C1-5烷基-CONR15-C1-5烷基、-C1-6烷基-CO-NH-、-C1-6烷基-NH-CO-、C1-3烷基-NH-CS-Het20-、-C1-3烷基-NH-CO-Het20、-C1-2烷基-CO-Het21-CO-、-Het22-CH2-CO-NH-C1-3烷基-、-CO-NH-C1-6烷基-、-NH-CO-C1-6烷基-、-CO-C1-7烷基-、-C1-7烷基-CO-、-C1-6烷基-CO-C1-6烷基-、-C1-2烷基-NH-CO-CR16R17-NH-、-C1-2烷基-CO-NH-CR18R19-CO-、-C1-2烷基-CO-NR20-C1-3烷基-CO-、-C1-2烷基-NR21-CH2-CO-NH-C1-3烷基-或-NR22-CO-C1-3烷基-NH-;X1代表连接键、O或-O-C1-2烷基-、CO、-CO-C1-2烷基-、NR11、-NR11-C1-2烷基-、-CH2-、-O-N=CH-或C1-2烷基-;X2代表连接键、O、-O-C1-2烷基-、CO、-CO-C1-2烷基-、NR12、-NR12-C1-2烷基-、-CH2-、-O-N=CH-或C1-2烷基-。在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的酶试验中,证实本发明化合物有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抗肿瘤活性。
搜索关键词: 作为 增殖 大环喹唑啉 衍生物
【主权项】:
1.一种具有下式的化合物及其N-氧化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其中,Z代表NH;Y代表-C3-9烷基-、-C3-9烯基-、-C3-9炔基-、任选被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羰基氨基-取代的C3-7烷基-CO-NH、任选被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羰基氨基-取代的C3-7烯基-CO-NH、任选被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羰基氨基-取代的C3-7炔基-CO-NH、C1-5烷基-氧基-C1-5烷基-、-C1-5烷基-NR13-C1-5烷基-、C1-5烷基-NR14-CO-C1-5烷基-、-C1-5烷基-CO-NR15-C1-5烷基、-C1-6烷基-CO-NH-、-C1-6烷基-NH-CO-、C1-3烷基-NH-CS-Het20-、-C1-3烷基-NH-CO-Het20、-C1-2烷基-CO-Het21-CO-、Het22-CH2-CO-NH-C1-3烷基-、-CO-NH-C1-6烷基-、-NH-CO-C1-6烷基-、-CO-C1-7烷基-、-C1-7烷基-CO-、-C1-6烷基-CO-C1-6烷基-、-C1-2烷基-NH-CO-CR16R17-NH-、-C1-2烷基-CO-NH-CR18R19-CO-、-C1-2烷基-CO-NR20-C1-3烷基-CO-、-C1-2烷基-NR21-CH2-CO-NH-C1-3烷基-或-NR22-CO-C1-3烷基-NH-;X1代表连接键、O、-O-C1-2烷基-、CO、-CO-C1-2烷基-、NR11、-NR11-C1-2烷基-、-CH2-、-O-N=CH-或C1-2烷基-;X2代表NR12或-NR12-C1-2烷基-;R1代表氢、氰基、卤素、羟基、甲酰基、C1-6烷氧基-、C1-6烷基-、卤素-苯基-羰基氨基-、卤素取代的C1-6烷氧基-、被一个或可能两个或多个选自羟基或卤素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R2代表氢、氰基、卤素、羟基、羟基羰基、Het16-羰基、C1-4烷氧基羰基-、C1-4烷基羰基-、氨基羰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羰基-、Het1、甲酰基、C1-4烷基-、C2-6炔基-、C3-6环烷基-、C3-6环烷氧基-、C1-6烷氧基-、Ar5、Ar1-氧基-、二羟基硼烷、卤素取代的C1-6烷氧基-、被一个或可能两个或多个选自卤素、羟基或NR5R6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C1-4烷基羰基-,其中所述C1-4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两个或多个选自羟基或C1-4烷基-氧基-的取代基取代;R3代表氢、C1-4烷基或被一或多个选自卤素、C1-4烷氧基-、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C1-4烷基-磺酰基-或苯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R4代表氢、羟基、Ar3-氧基、Ar4-C1-4烷氧基-、C1-4烷氧基-、任选被Het12取代的C2-4烯氧基-;或R4代表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氧基、羟基、卤素、Het2-、-NR7R8、-羰基-NR9R10或Het3-羰基-的取代基取代的C1-4烷氧基;R5及R6各自独立选自氢或C1-4烷基;R7及R8各自独立选自氢、C1-4烷基、Het8-、氨基磺酰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磺酰基-、羟基-C1-4烷基-、C1-4烷基-氧基-C1-4烷基-、羟基羰基-C1-4烷基-、C3-6环烷基、Het9-羰基-C1-4烷基-、Het10-羰基-、多羟基-C1-4烷基-、Het11-C1-4烷基-或Ar2-C1-4烷基-;R9及R10各独立选自氢、C1-4烷基、C3-6环烷基、Het4、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R11代表氢、C1-4烷基、Het5、Het6-C1-4烷基-、任选被Het7-C1-4烷基氨基羰基-取代的C2-4烯基羰基-、C2-4烯基磺酰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氢、羟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的苯基;R12代表氢、C1-4烷基、C1-4烷基-氧基-羰基-、Het18-C1-4烷基-、苯基-C1-4烷基-氧基-羰基-、Het17、任选被Het19-C1-4烷基氨基羰基-取代的C2-4烯基羰基-、C2-4烯基磺酰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R12代表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氢、羟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的苯基;R13代表氢、C1-4烷基、Het13、Het14-C1-4烷基-或任选被一或可能的两或多个选自氢、羟基、氨基或C1-4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的苯基;R14及R15各自独立选自氢、C1-4烷基、Het15-C1-4烷基-或C1-4烷氧基C1-4烷基-;R16及R17各自独立代表氢或任选被苯基、吲哚基、甲硫基、羟基、硫醇、羟基苯基、氨基羰基、羟基羰基、胺、咪唑基或胍基取代的C1-4烷基;R18及R19各自独立代表氢或任选被苯基、吲哚基、甲硫基、羟基、硫醇、羟基苯基、氨基羰基、羟基羰基、胺、咪唑基或胍基取代的C1-4烷基;R20及R22各自独立代表氢或任选被羟基或C1-4烷氧基取代的C1-4烷基;R21代表氢、C1-4烷基、Het23-C1-4烷基羰基或R21代表任选被羟基、嘧啶基、二甲基胺或C1-4烷氧基取代的单-或二(C1-4烷基)氨基-C1-4烷基-羰基-;Het1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哌啶基、吗啉基、哌嗪基、呋喃基、吡唑基、二氧杂环戊烷基、噻唑基、唑基、咪唑基、异唑基、二唑基、吡啶基或吡咯烷基,其中所述的Het1任选被氨基、C1-4烷基、羟基-C1-4烷基-、苯基、苯基-C1-4烷基-、C1-4烷基-氧基-C1-4烷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或氨基羰基-取代;Het2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哌嗪基、哌啶基、吡咯烷基、硫代吗啉基或二硫杂环己烷基,其中所述的Het2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羟基、卤素、氨基、C1-4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基-氧基-C1-4烷基-、羟基-C1-4烷基-氧基-C1-4烷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C1-4烷基-、氨基C1-4烷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的取代基取代;Het3、Het4和Het8各自独立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哌嗪基、哌啶基、呋喃基、吡唑基、二氧杂环戊烷基、噻唑基、唑基、咪唑基、异唑基、二唑基、吡啶基或吡咯烷基,其中所述的Het3、Het4或Het8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羟基-、氨基-、C1-4烷基-、C3-6环烷基-C1-4烷基-、氨基磺酰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磺酰基-或氨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5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吡咯烷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6及Het7各自独立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吡咯烷基、哌嗪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9及Het10各自独立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呋喃基、哌啶基、吗啉基、哌嗪基、吡唑基、二氧杂环戊烷基、噻唑基、唑基、咪唑基、异唑基、二唑基、吡啶基或吡咯烷基,其中所述的Het9或Het10为任选取代的C1-4烷基、C3-6环烷基-C1-4烷基-或氨基-C1-4烷基-;Het11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吲哚基或Het12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哌嗪基、哌啶基、吡咯烷基、硫代吗啉基或二硫杂环己烷基,其中所述的Het12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羟基、卤素、氨基、C1-4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基-氧基-C1-4烷基-、羟基-C1-4烷基-氧基-C1-4烷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单-或二(C1-4烷基)氨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13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吡咯烷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14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吡咯烷基、哌嗪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15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吡咯烷基、哌嗪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16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吡咯烷基、哌嗪基、1,3,2-二氧杂硼杂环戊烷基或哌啶基,其中所述杂环任选被一或多个选自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17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吡咯烷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18和Het19各自独立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吡咯烷基、哌嗪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20、Het21及Het22各自独立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吡咯烷基、2-吡咯烷酮基、哌嗪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羟基、C1-4烷基-、羟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Het23代表杂环,所述杂环选自吗啉基、吡咯烷基、哌嗪基或哌啶基,任选被一个或可能二或多个选自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基或多羟基-C1-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Ar1、Ar2、Ar3、Ar4及Ar5各自独立代表苯基,任选被氰基、C1-4烷基磺酰基-、C1-4烷基磺酰基氨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羟基-C1-4烷基、氨基磺酰基-、羟基、C1-4烷氧基-或C1-4烷基取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詹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4422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桥环多环多取代四氢喹啉及其制备方法-201910754043.1
  • 王琪琳;苗红杰;卜站伟 - 河南大学
  • 2019-08-15 - 2019-10-25 - C07D498/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环多环多取代四氢喹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烯胺酮和N‑烷基喹啉盐加在乙腈溶剂中,以四甲基胍为碱,在60℃的温度下发生1,4‑加成“诱导”的多级环化串联反应来制备桥环多取代四氢喹啉。本发明开辟了N‑烷基喹啉盐新的反应模式,使其反应位点开发到最多(C2、C3和C4)。本发明避免分离中间体,反应完全后,通过简单的过滤即可拿到纯品。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底物普适性广等优点。
  • 利福霉素S晶体及其制备方法-201710059880.3
  • 黎鹏 - 四川樵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7-01-24 - 2019-06-07 - C07D498/08
  • 本发明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利福霉素S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定型的利福霉素S的纯度较低,采用其为原料制备下游产品的成本高,并且还会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会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现有技术未见报道的具有结晶形态的利福霉素S晶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利福霉素S晶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纯度利福霉素S为原料制备的下游产品,如利福昔明等,不需要经过进一步纯化就能符合各种药典的质量要求。
  • 基于咪唑、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冠醚型离子液体-201910166272.1
  • 杨少龙;王辉;王子月 - 晟合众新型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2019-03-06 - 2019-05-31 - C07D498/08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咪唑、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冠醚型离子液体,所述冠醚型离子液体中阳离子为咪唑、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阴离子包括中性或碱性的单核阴离子、多核阴离子;所述单核阴离子包括Cl、Br、BF4、PF6、CF3COO、CF3SO2、(CF3SO2)N、OH,所述多核阴离子包括AlCl4、FeCl3、CuCl3、AuCl4;离子液体在一些反应中具有反应速率快、转化率高、反应的选择性高、催化体系可循环重复使用等优点;此外离子液体在溶剂萃取、物质的分离和纯化、废旧高分子化合物的回收、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提取、地质样品的溶解、核燃料和核废料的分离与处理等方面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 一种利福布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201811597057.9
  • 陈磊;莫彬;谭涛;陈永流 - 重庆华邦胜凯制药有限公司
  • 2018-12-26 - 2019-03-01 - C07D498/08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福布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所述中间体为3‑溴利福霉素S,所述方法为将溴酸钾和溴化钾加入水中溶解后再加入乙酸乙酯和利福霉素S,经降温、加酸、保温反应和洗涤后加入溶剂,再经降温析晶,干燥即得所述的3‑溴利福霉素S。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原料易得,避免了溴素运输和保存的困难,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引发与终止,操作简单,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易于工业化。
  • 一种利福平I晶型的制备方法-201710546505.1
  • 侯宝红;郭楠楠;郝红勋;张美景;鲍颖;徐昭 - 天津大学
  • 2017-07-06 - 2019-02-22 - C07D498/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福平I晶型的制备方法。在25~45℃,搅拌作用下,向有机溶剂中加入II晶型利福平粗品,形成悬浮液,搅拌4~15小时,进行溶剂介导转晶;将所得悬浮液分离,干燥,得到利福平I晶型产品。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率,在将悬浮液分离之前,可以将悬浮液进行冷却,温度降低至5~15℃。本申请通过溶剂介导转晶方法制得利福平I晶型产品,平均粒度达到160μm左右,堆密度为0.57g/mL左右,粒度分布均匀,晶体晶型规整,易于过滤。产品流动性好,休止角37°左右,纯度高于99.0%,过程收率高于90.0%。本申请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耗能低。
  • 一种利福平II晶型的制备方法-201710546509.X
  • 侯宝红;郭楠楠;郝红勋;张美景;徐昭;谢闯 - 天津大学
  • 2017-07-06 - 2019-02-22 - C07D498/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福平II晶型的制备方法。在25~45℃,搅拌作用下,向有机溶剂中加入I晶型利福平粗品,形成悬浮液,搅拌1~6小时,进行溶剂介导转晶;将所得悬浮液分离、干燥,得到利福平II晶型产品。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率,在将悬浮液分离之前,可以将悬浮液进行冷却,温度降低至5~15℃。本申请通过溶剂介导转晶方法制得利福平II晶型,平均粒度达到130μm左右,堆密度大于0.65g/mL,粒度分布均匀,晶体晶型规整,易于过滤。产品流动性好,休止角为40.4°左右,纯度高于99.0%,过程收率高于90.0%。本申请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耗能低。
  • 一种包含Salen单元的笼型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1810045819.8
  • 白正帅;林丽君;吴世栋;鲍晓军;岳源源;袁珮;朱海波;王廷海 - 福州大学
  • 2018-01-17 - 2018-06-08 - C07D498/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Salen单元的笼型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是由“三齿胺”类化合物2,4,6‑三R1‑1,3,5‑三(氨基苯氧基)苯与含有Salen单元的“二齿醛”类化合物Salen‑(CHO‑CHO)经过希夫碱胺醛缩合反应组装而成;其中,“二齿醛”类化合物的制备中,为避免其前体自身发生胺醛缩合反应,需采用醛基苯硼酸与乙二醇反应得到带醛基保护的杂硼烷类化合物,然后与溴代水杨醛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带有醛基保护的水杨醛类化合物,再与二胺类化合物进行希夫碱反应,经水解反应脱除醛基保护基团制备。本发明所得化合物在离子/分子选择性识别、气体分子的吸附储存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一种制备利福平晶型Ⅱ的方法-201711364774.2
  • 刘群;谈宗华;郭彬;邬宁远;吴志峰;吴统选 - 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7-12-18 - 2018-06-01 - C07D498/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利福平晶型Ⅱ的方法,在25oC~35oC条件下以45r/min~65r/min的搅拌速度将利福平粗品溶于丙酮中制成浓度为0.04g/mL~0.2g/mL的溶液,然后在25oC~35oC条件下以45r/min~65r/min继续搅拌0.5~3h,将得到的利福平晶浆过滤、洗涤、减压干燥,得到利福平晶型Ⅱ产品。产品收率大于90%,纯度在98%以上,本发明工艺稳定、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产品的收率和纯度高、流动性好,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帕克替尼的制备方法-201510537294.6
  • 许学农 - 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8-28 - 2017-11-07 - C07D498/08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备帕克替尼(Pacritinib,I)的制备方法。通过式II化合物1‑[3‑(4‑溴‑2‑丁烯)甲醇基苯基]‑3‑二甲氨基‑2‑丙烯‑1‑酮和式III化合物2‑[2‑(1‑吡咯烷基)乙氧基)]‑5‑胍基苯基甲醇在碱促进剂作用下进行环合反应制得帕克替尼(I)。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洁、经济环保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本发明还揭示了两种可用于制备帕克替尼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利福霉素‑异烟肼杂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201710385747.7
  • 祝宏;丁娇;彭薇;杨昭;张焕 - 武汉工程大学
  • 2017-05-26 - 2017-09-29 - C07D498/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福霉素‑异烟肼杂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利福霉素钠酸化后与N,N‑二羟甲基叔丁胺发生环和反应合成噁嗪利福霉素,然后将噁嗪利福霉素与哌嗪和异烟肼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利福霉素‑异烟肼杂合药物。本发明制备的利福霉素‑异烟肼杂合药物体外较稳定,不易分解且无生物活性,可多靶点给药;同时杂合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与利福平相当的杀菌效果,其开发前景广阔。
  • 一种帕克替尼的制备方法-201510541564.0
  • 许学农;薛佳;王喆;苏建;包志坚;黄栋梁;苏爱蓉;谢玲玲 - 苏州立新制药有限公司;许学农
  • 2015-08-28 - 2017-08-25 - C07D498/08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备帕克替尼(Pacritinib,I)的制备方法。通过式II化合物1‑[3‑(4‑溴‑2‑丁烯)甲醇基苯基]‑3‑二甲氨基‑2‑丙烯‑1‑酮和式III化合物2‑卤素‑5‑胍基苯基甲醇在碱促进剂作用下进行环合反应制得(16E)‑11‑卤素‑14,19‑二氧杂‑5,7,26‑三氮杂四环[19.3.1.1(2,6),1(8,12)]二十七烷‑1(25),2(26),3,5,8,10,12(27),16,21,23‑十烯(IV),中间体(IV)与2‑(1‑吡咯烷基)乙醇在缚酸剂存在下发生醚化反应制得帕克替尼(I)。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洁、经济环保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本发明还揭示了两种可用于制备帕克替尼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 3‑氨基‑利福霉素S的制备方法-201510362073.X
  • 朱强;杨玉金 -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 2015-06-26 - 2017-05-31 - C07D498/08
  •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3‑氨基‑利福霉素S的制备方法,3‑氨基‑利福霉素S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3‑溴‑利福霉素S溶于醚类、烃类、醇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中得反应体系;在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氨甲醇溶液进行反应;充分反应后结晶处理,再经过滤、干燥得3‑氨基‑利福霉素S。本发明的方法反应可控,反应过程温和,操作过程简单,过程短,仅需1‑5小时;且本方法收率较高,均在80%以上,纯度较好,在98.5%以上,无需精制可直接用于其他反应,且整个生产过程环保负担小,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 一种替卡格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201610910764.3
  • 刘同祥 -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6-10-19 - 2017-03-15 - C07D498/08
  •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替卡格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氯化亚铜催化下,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四氯化钛搅拌反应得到替卡格雷中间体X,其中,G为苄基或取代苄基。该方法较常规的1‑氯乙基氯甲酸酯或者P/C加氢还原,式X所示的化合物的收率都有巨大的提高,并且对于其他基团没有影响。
  • 一种手性二环己内酰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201410229778.X
  • 夏爱宝;吴超;许丹倩;徐振元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4-05-27 - 2017-01-04 - C07D498/0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手性二环己内酰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所述的合成方法为:将手性仲胺催化剂、碱性物质、有机溶剂混合,搅拌条件下加入式(II)所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和式(III)所示α‑羰基酰胺衍生物,在‑20~60℃下反应12~84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得到式(I)所示的手性二环己内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述的手性二环己内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手征性;一锅法减少了纯化步骤,提高了产品收率,尤其适用于工业生产,可以应用于有机合成、材料等领域;
  • 一种新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201511024227.0
  • 吴金凤 - 吴金凤
  • 2015-12-30 - 2016-04-13 - C07D498/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该化合物为首次报道,是一种结构新颖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可以从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本研究证实该化合物可显著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且细胞数与化合物(Ⅰ)浓度呈依赖性下降,可以用来开发成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
  • 利福霉素S的制备方法-201510682914.5
  • 赵德明;李治发;张岩;李卓;陈建华;张艳影;胡亚辉 - 沈阳抗生素厂
  • 2015-10-21 - 2016-01-13 - C07D498/08
  • 一种利福霉素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利福霉素S-Na为起始物,乙醇和浓硫酸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搅拌1.5~2h,点板,直至无利福霉素S-Na斑点;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降至5℃,停止搅拌,静置2h以上,然后离心得到固体混合物以及母液,将利福霉素S粗品打松,酸洗、水洗后得到利福霉素S粗品;3)将步骤2)所得的利福霉素S粗品精制,即得利福霉素S精品;4)将步骤2)所得母液蒸馏回收乙醇用于步骤1)。满足了生产工艺简单、低耗、可回收、三废少的要求。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