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血糖血脂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36967.5 申请日: 2010-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2770538A 公开(公告)日: 2012-11-07
发明(设计)人: 范开;赵志全;张淳;陈勇;罗华;杨黎;刘洪洪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富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06 分类号: C12N15/06;C12N15/63;A61K38/26;A61P3/04;A61P3/06;A61P3/10;C07K14/50;C07K14/605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谢殿武
地址: 400041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暂无信息 说明书: 暂无信息
摘要: 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所述的融合蛋白包含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和胰高血糖类似肽1或其类似物。还提供了含有该融合蛋白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肥胖症,糖尿病、高血糖症和高血脂症等。
搜索关键词: 调节 血糖 血脂 融合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主权项】:
PCT国内申请,权利要求书已公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富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富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3696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促进功能性IgA抗体大量分泌的方法-201910297668.X
  • 王继扬;熊二梦 - 复旦大学
  • 2019-04-15 - 2019-08-23 - C12N15/06
  • 本发明属于免疫球蛋白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促进功能性IgA抗体大量分泌的方法。本发明研究发现,边缘带B和B‑1细胞特异性蛋白具有促进IgA高效分泌的功能;具体来说,在浆细胞瘤Ag8以及CHO细胞过表达MZB1后,IgA的分泌量分别上升了3倍以及10倍。研究表明,MZB1促进J链与IgA的结合以及IgA二聚体的形成。这些结果显示,MZB1促进功能性IgA的大量分泌,但不影响IgG的分泌。本发明在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抗人降钙素原蛋白N末端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7H8的制备-201510893268.7
  • 刘如石;郑姣;李晓丹;廖旻晶;吴意;邱义兰;何赛 - 湖南师范大学
  • 2015-12-07 - 2019-07-09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泌抗人PCT蛋白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单克隆抗体7H8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密码子优化后的人PCT全基因序列,以纯化的人PCT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细胞融合及筛选,获得了能够稳定分泌针对人PCT蛋白N末端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7H8。7H8单克隆抗体能够应用于血清PCT浓度的检测,并且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7H8抗体识别人PCT蛋白N末端氨基酸序列,避免了与体内降钙素发生交叉反应,提高识别PCT蛋白的特异性,为开发PCT相应的诊断试剂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新材料,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抗凝血因子VIII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01510789803.4
  • 张明徽 - 清华大学
  • 2015-11-17 - 2019-04-12 - C12N15/06
  • 本发明涉及分泌抗人凝血因子VIII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人凝血因子VIII偶联后的偶联物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用HAT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培养,利用有限稀释法通过多次克隆化,最后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人凝血因子VIII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本发明制备的一株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C2015196。
  • 抗凝血因子VII多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01510792378.4
  • 张明徽 - 清华大学
  • 2015-11-17 - 2019-02-22 - C12N15/06
  • 本发明涉及分泌抗人凝血因子VII多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人凝血因子VII偶联后的偶联物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用HAT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培养,选择出小鼠脾脏细胞与小鼠杂交瘤细胞SP2/0的融合细胞,最后通过ELISA方法鉴定出分泌抗人凝血因子VII多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本发明制备的一株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C2015195。
  • 一种全基因组杂交克隆方法-201810703354.0
  • 翁炳焕 - 翁炳焕
  • 2018-06-15 - 2018-12-07 - C12N15/06
  • 一种用于生物领域的全基因组杂交克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鼠sp2/0细胞替换传统基因克隆中所用的基因载体及感受态细胞,将欲作全基因组克隆的细胞与能无限繁殖的sp2/0细胞混合,以0.25%胰蛋白酶和II型胶原酶混合液消化,然后经PEG作用,两亲代细胞依次发生胞膜、胞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组的融合杂交,经HAT筛选而获得既具有待克隆基因组又能无限繁殖的继承了两亲代细胞遗传物质的杂交细胞,即传统基因克隆中的感受态细胞,使杂交细胞中的全基因组随着杂交细胞的无限繁殖而克隆,解决了只能克隆短片段DNA而不能同步克隆细胞内全基因组的传统基因克隆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 一种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细胞融合方法-201810552641.6
  • 刘忠华;牟彦双;郭佳;方园;厉雪纯 - 东北农业大学
  • 2018-05-31 - 2018-10-26 - C12N15/06
  • 一种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细胞融合方法,属于细胞工程技术领域。针对细胞融合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细胞融合方法,是以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作为细胞融合对象,用含质量分数0.25%胰酶的消化液将mESC消化成单细胞,利用细胞凝集素构建一对一的单细胞对,在含有50%聚乙二醇中培养1min,随后将细胞继续培养7天,获得小鼠胚胎干细胞融合细胞。本发明适用于动物育种的研究或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一种CD138单抗靶向捕获的细胞融合方法-201810120366.0
  • 翁炳焕;李兰娟;朱丹华;朱小明;温馨 - 翁炳焕
  • 2018-02-05 - 2018-07-24 - C12N15/06
  • 一种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CD138单抗靶向捕获的细胞融合方法,其特征是将待融合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置于含有能连接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CD138单抗、能活化B细胞的IL‑3、IL‑6、SCF、能增强B细胞IgGFc受体活性的IFN‑γ、能与胞膜受体结合而易于膜融合的刀豆蛋白A的预融合剂中预处理,使骨髓瘤细胞表位CD138刚好被CD138单抗全部结合,通过CD138单抗的IgGFc段靶向捕获B细胞,形成骨髓瘤细胞‑CD138单抗‑B细胞的结合物,拉近细胞距离,易于胞膜接触和特异融合,增加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的特异融合率,减少了B细胞与B细胞、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无效融合。
  • 一种克隆胚胎构建的改进方法-201510388055.9
  • 吴珍芳;周荣;石俊松;麦然标;余婉娴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06 - 2018-04-10 - C12N15/06
  • 本发明涉及克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克隆胚胎构建的改进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将卵母细胞置于操作液滴A中,利用盲吸法完成去核操作;S2.将去除细胞核的胞质部分置于染色液滴中,直接在荧光镜下观察胞质的着色情况,然后将对应的去核干净的卵母细胞备用;S3.将去核干净的卵母细胞放入操作液滴B中静置,然后移放到含有供体细胞的操作液滴C中,先将一枚卵母细胞与一枚供体细胞粘合,然后再与另一枚卵母细胞粘合在一起,其排列顺序为体细胞一卵细胞一卵细胞;S4.将粘合好的体细胞一卵细胞一卵细胞先在融合激活液中静置,再移到融合槽中进行电融合。该方法具有操作简洁迅速、去核干净且效率高、克隆效率高等优点。
  • 一种动物细胞融合基础培养基的使用方法-201710442888.8
  • 刘才明 - 成都源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6-13 - 2017-10-10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细胞融合基础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小鼠骨髓瘤细胞、免疫小白鼠脾细胞、基础培养基、灭菌后4℃保存的聚乙二醇4000、饲养细胞四板,每个板上有96个孔,每孔的体积为100μl;(B)用基础培养基吹洗小鼠骨髓瘤细胞后,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加入至50ml离心管中,并同时加入复苏的免疫小白鼠脾细胞,混匀后离心;(C)离心完成后除去离心管中的上清液,将细胞沉淀轻轻混匀后,沿着管壁在60秒内加入缓慢加入800μl的PEG4000,加完后静置90秒;(D)加入50ml培养基后离心;(E)离心完成后除去上清液,加入基础培养基混匀后,用加样枪将其转入板中;(F)放入5%CO2的孵箱培养七天后,全换液。
  • 一种用于研究破骨细胞融合的荧光蛋白标记方法-201710442983.8
  • 叶玲;余钒源;吴凡子;汪成林;杨静 - 四川大学
  • 2017-06-13 - 2017-10-10 - C12N15/06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破骨细胞融合的荧光蛋白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CTSK‑Cre转基因的小鼠原代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cytes,BMMs)和含RosamTmG的转基因小鼠原代骨髓单核细胞31‑13的比例混合培养、进行破骨分化向诱导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步骤,可以直观可视地观察破骨细胞融合过程,从而观察破骨细胞形态、细胞核数目及可以定量研究融合的细胞数目。
  • 一种改进的细胞化学融合方法-201410783452.1
  • 周涛;孙卫兵;张跃建 -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 2014-12-16 - 2016-07-13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细胞化学融合方法,采用“两步法”化学PEG融合。(1)融合前将A细胞和B细胞以2:1至10:1的比列混合于50ml融合管内。向融合管内的松散细胞团滴加0.5ml 50%PEG4000(2)滴加0.5ml 50%PEG1500。最后细胞团于融合管内静置30s至1min,终止融合作用,整个融合过程均在37℃水浴中进行。整个过程消耗50%PEG溶液1ml,总融合时间1.5至2min。本发明所述的细胞融合方法,适用于同种属的或者具有相近亲缘关系两株细胞如Balb/C小鼠B淋巴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等之间的融合,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或细胞因子等生物大分子,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一种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及其分泌的单抗与应用-201510461258.6
  • 苏恩本;陈玲;杨艳;金晶 -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31 - 2015-12-02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及其分泌的单抗与应用,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在杂交瘤细胞制备的融合细胞筛选过程中,利用偶联了磁珠的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胞培养中产生的非特异性抗体的抗原,排除了融合细胞筛选过程中非特异性抗体对于阳性反应的干扰作用,有效提高了制备效率。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抗H-FABP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应用。该细胞株能稳定高效分泌特异性强的抗H-FABP单克隆抗体,且抗体效价高,能应用于体外诊断特别是免疫诊断的多个分支领域。
  • 一种猪体细胞核移植融合方法-201510395624.2
  • 吴珍芳;周荣;石俊松;罗绿花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06 - 2015-10-28 - C12N15/06
  • 本发明涉及克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猪体细胞核移植融合方法。所述的融合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将重构胚放入融合液中平衡,然后用融合液洗涤,再放入铺满融合液的融合槽中;S2.拨动重构胚,使供体细胞-受体卵细胞膜接触面与电极平行放置,同时使重构胚在融合槽中成曲线排列;S3.用细胞融合仪施加直流电脉冲诱导融合并同时激活,S4.接着用胚胎培养液洗涤,立即转入矿物油覆盖的胚胎培养液中或辅助激活液中,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再在体视显微镜下判定融合情况。所述方法一次性可以操作融合15~20个重构胚,大幅度提升了融合效率。
  • 一种抗丙肝病毒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201310725893.1
  • 章晓联;任玉珊 - 武汉大学
  • 2013-12-25 - 2014-03-19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丙肝病毒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用pVAX-CpG-N2N8免疫小鼠后,再用E2蛋白加强免疫;将针对E2抗体效价最高的小鼠取脾作为抗原致敏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株融合,再将融合细胞在HAT培养基中筛选,获取融合细胞生长克隆得到产生本发明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本发明的抗丙肝病毒E2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由所述杂交瘤细胞株产生,该单克隆抗体结合的表位位于E2糖蛋白的F550GCTWMNSTGFTKVCGAPPCVIG572部位。本发明的抗丙肝病毒E2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好的中和HCV感染能力,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治疗性抗体,在丙肝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 多种抗原免疫高通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株的方法-201310152897.5
  • 刘莹;刘静;左威;郝露;张莉莉;甄蓓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2013-04-27 - 2013-08-21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种抗原免疫高通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株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利用多种抗原免疫高通量制备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n种抗原蛋白混合作为免疫抗原免疫小鼠,得到免疫后小鼠;2)所述免疫后小鼠的离体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融合细胞;3)将融合细胞进行第一轮ELISA筛选,选取发生免疫阳性的杂交瘤细胞;4)将所述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杂交瘤细胞进行第二轮ELISA筛选,选取针对单一抗原免疫阳性反应的杂交瘤细胞;本发明建立了一种通过一次细胞融合获得多种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高通量技术方法,为单抗制备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为提高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效率做出了贡献。
  • 一种诱导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的方法-201210333205.2
  • 卢小玲;赵永祥 - 赵永祥
  • 2012-09-11 - 2012-12-19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的方法,其在融合过程中依次添加一定量的聚乙二醇和胶原蛋白来高效诱导细胞融合,其中聚乙二醇能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从而使细胞发生融合。胶原蛋白可以使融合后细胞膜紧缩,修复细胞膜,从而形成稳定、高效的融合细胞,适用于生产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等特定的生物制品。
  • 一种小鼠淋巴细胞诱变方法-201210195070.8
  • 曹鸿国;章孝荣;杨盼;蒲勇;张运海;刘亚;陶勇;方富贵;李运生 - 安徽农业大学
  • 2012-06-14 - 2012-10-03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淋巴细胞诱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淋巴细胞的分离;(2)小鼠ES细胞的培养;(3)淋巴细胞与ES细胞的融合;(4)诱变细胞的分离培养。淋巴细胞作为动物机体内的一种重要组成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面等优点,本发明借助细胞融合技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变形成干细胞,形成的干细胞具有小鼠ES细胞的形态、基因表达、体外分化能力等特征,有效避免了病毒在干细胞诱导中的潜在危害。因此,该方法将为小鼠体细胞转变成干细胞并得到广泛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动物或人类的干细胞研究和利用提供重要借鉴。
  • 细胞转核诱导体细胞成多能二倍体干细胞的方法-201110243239.8
  • 胡继繁;李陶;姜舒;胡祥 - 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继繁
  • 2006-10-16 - 2012-01-25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ESC细胞与哺乳动物体细胞融合而形成用于自体移植的、多潜能、二倍体ESL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ESC;b.废除ESC中的DNA复制能力;c.将非复制ESC与多个体细胞混合;d.通过向其中加入聚乙二醇,将非复制ESC和体细胞融合;e.将已融合细胞倒置悬滴培养,以生产聚集细胞;f.在稀释的琼脂糖凝胶上混悬培养聚集细胞,以生产EB,持续1-10代;g.在饲养细胞、涂层板和皿、或者在补充了生长因子的适宜培养基中的基质胶上培养EB;而且,h.选择具有与干细胞相同形态学特征并且包含哺乳动物特异性二倍体ESL细胞的、患者特异性ESL细胞的细胞集落。通过本发明的细胞转核诱导,成功使体细胞再生为多能二倍体干细胞。
  • 藏羚羊成纤维细胞与受体卵母细胞的化学辅助融合方法-201010201827.0
  • 于鸿浩;赵新全;郭志林;郭松长;曹俊虎;徐世晓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2010-06-12 - 2010-12-08 - C12N15/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羚羊成纤维细胞与受体卵母细胞的化学辅助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的选择:供体细胞选择藏羚羊成纤维细胞,并将其培养在24孔板中;受体卵母细胞选择山羊、牦牛、黄牛或奶牛卵母细胞中的任意一种;(2)制作体积为25μL的融合微滴;(3)供体细胞与受体卵母细胞的融合:依次将受体卵母细胞移至T20、植物血凝素、T2B、融合液微滴内进行操作,形成两个卵母细胞夹杂一个供体细胞的复合体;将复合体移至融合液内平衡,再至融合槽内进行电融合即可。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细胞融合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缩减了操作时间,从而优化了手导式克隆技术细胞融合的技术环节。
  • 食品中猪肉成分的鉴定方法-200980000315.3
  • 雅各布·B·彻·曼;舒海米·穆斯塔法;法里汉·里亚纳·卡立德;艾达·阿兹里纳·阿兹米;阿维斯·昆尼·萨兹立;拉哈·阿布杜欧·拉希姆 -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 2009-03-31 - 2010-05-26 - C12N15/06
  • 在此研究中,猪肉特异性实时PCR检验发展用以清真食品认证。三种肉类样品被采用,即猪肉,牛肉和鸡肉。这三种家畜的肉是马来西亚经常消费的肉,而且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每种粗制肉样品的DNA利用Blood&Tissue Kit(Qiagen,Hilden,Germany)成功提取。在实时PCR反应前,DNA的浓度采用光度适应计(Eppendorf AG,Hamburg,Germany)利用UV吸收分光光度测量法获得。引物的退火温度为58℃。为了检验所构架的引物的特异性,反应测试了引物与其他两种肉类样品的反应以监测可能的交叉反应。该反应仅在Ct±22.83时扩增猪肉DNA。本发明描述的实时PCR检测被证实在样品测试中,对低监测限度非常敏感。检测通过自100ngDNA开始制备10倍稀释系列,测定反应的灵敏度。灵敏度起始值最高为0.001ng猪肉DNA。已有报道称利用传统PCR检测的检出限为0.1ng猪肉DNA。在这种情况下,本方法对于检测食品中的猪肉DNA是有益处的。
  • 一种细胞核移植方法-200910107266.5
  • 杜玉涛;王俊;汪建;杨焕明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2009-05-06 - 2009-11-18 - C12N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核移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卵母细胞;采用浓度为0.05~20ug/ml的去核试剂,将所述卵母细胞处理0.5~26小时,获得细胞质体;构建具有所需遗传特性的供体细胞或细胞核,将细胞质体与所述供体细胞或细胞核融合,得到重建的胚胎。本发明通过使用去核试剂灭活卵母细胞来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取代现有技术的细胞核移植技术中需要机械操作去除卵母细胞细胞核的步骤,简化了该步骤的操作,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物种的细胞核移植操作中。
  • HA标签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200910031202.1
  • 朱晓林 - 朱晓林
  • 2009-04-29 - 2009-09-16 - C12N15/06
  • HA标签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用碳化二亚胺法合成HA-tag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法克隆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常规制备腹水,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并对纯化的mAb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HA-tag完全抗原偶联成功,经细胞融合、筛选及克隆化,成功获得1株分泌HA标签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测得腹水效价高于1∶106,且此株mAb与其他融合蛋白标签无交叉反应,单抗用于融合蛋白的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建立了可用于HA融合蛋白纯化和检测的方法。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