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异吲哚啉衍生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33864.1 申请日: 2007-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1528690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9
发明(设计)人: A·比约;J·博斯特伦;O·戴维森;H·埃姆特纳斯;U·格兰;T·伊利夫斯基;J·卡贾纽斯;R·奥尔森;L·桑德伯格;G·斯特兰德伦;J·森德尔;Z·-Q·袁 申请(专利权)人: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09/46 分类号: C07D209/46;A61K31/40;A61K31/4035;A61K31/41;A61K31/435;A61K31/495;A61P9/04;A61P9/06;C07D403/00;C07D413/00;C07D401/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 萍;李连涛
地址: 瑞典南*** 国省代码: 瑞典;S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R7具有说明书中给出的定义,所述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律失常。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治疗 心律失常 吲哚 衍生物
【主权项】:
1、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表示C1-C12烷基(所述烷基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基团所取代:卤素、C2-C6烯基、C3-C8环烷基、氰基、氧代、-OR8、-COR9、-SR10、-COXR11、-N(R12a)(R12b)、-N(R13a)C(O)OR13b、-OC(O)N(R14a)(R14b)、SO2(R15)、芳基或Het1);此外R1表示芳基或Het2;R8~R11、R13a、R13b、R15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9(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9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10);R12a和R12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11(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11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12),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14a和R14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13(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13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14),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2表示C1-C12烷基(其中烷基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R16、-COR17、C2-C6烯基、C3-C8环烷基、氰基、三烷基甲硅烷基、-COXR18、芳基或Het3);此外R2表示-(CH2)kN(R19a)(R19b)、-(CH2)kNR20aC(O)N(R20b)(R20c)、-(CH2)nNR21aSO2R21b、-(CH2)nSO2R22、-(CH2)kN(R23a)C(O)OR23b、-OC(O)N(R24a)(R24b)、C3-C8环烷基、芳基或Het4;R16~R18、R21、R22、R23a、R23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15(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15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16);R19a和R19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19(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19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的烷基、芳基和Het20),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20a、R20b和R20c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21(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21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22);R20b和R20c可以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3表示氢、C1-C12烷基(所述烷基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基团所取代:卤素、-OR25、-COR26、C2-C6烯基、C3-C8环烷基、三烷基甲硅烷基、-COXR27、芳基或Het5);此外R3表示-(CH2)kN(R28a)(R28b)、-(CH2)kN(R29a)C(O)N(R29b)(R29c)、-(CH2)nNR30aSO2R30b、-(CH2)nSO2R31、-(CH2)kN(R32a)C(O)OR32b、-OC(O)N(R33a)(R33b)、C3-C8环烷基、芳基或Het6;R25~R27、R30、R31、R32a、R32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23(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23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24);R28a和R28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25(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25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26),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33a和R33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27(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27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28),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29a、R29b和R29c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29(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29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30);R29b和R29c可以一起表示C3-C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4表示氢、-OH、芳基、C1-C6烷基(所述烷基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基团所取代:卤素、羟基、C2-C4烯基、三烷基甲硅烷基)、-OR34、-(CH2)m R35;R34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31(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31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32);R35独立地表示芳基或Het33(其中芳基和Het33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34);R5~R7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OR36、-N(R37a)(R37b)、-C(O)R38、-C(O)OR39、-C(O)N(R40a)(R40b)、-NC(O)OR41、-OC(O)N(R42a)(R42b)、-N(R43a)C(O)R43b、-N(R44a)S(O)2R44b、-S(O)2R45、-OS(O)2R46、-(CH2)nN(R47a)(R47b)、-(CH2)nNR48aC(O)N(R48b)(R48c)、-(CH2)nNR49aSO2R49b、三烷基甲硅烷基、芳基或Het7;R36、R38、R39、R41、R43、R44a、R44b、R45、R46、R49a和R49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35(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35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36);R37a和R37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37(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37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38),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40a和R40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39(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39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40),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42a和R42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41(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41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42),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47a和R47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43(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43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44),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48a、R48b和R48c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45(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45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46),R48b和R48c可以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芳基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任选被以下基团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C3-C8环烷基、C2-C6烯基、苯基、Het8、-OR50、-(CH2)mR51、-SR52、-C(O)R53、-COXR54、-N(R55a)(R55b)、-SO2R56、-OS(O)2R57、-(CH2)mN(R58a)(R58b)、-(CH2)mNR59aC(O)N(R59b)(R59c)、-C(O)OR60、-C(O)N(R61a)(R61b)、-N(R62aC(O)R62b、-N(R63a)C(O)OR63b、-OC(O)N(R64a)(R64b)、-N(R65a)S(O)2R65b和OC(O)R66;R50~R54、R56、R57、R60、R62a、R62b、R63a、R63b、R65a、R65b和R66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47(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47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48);R51独立地表示芳基或Het49(其中芳基和Het49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50);R55a和R55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51(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51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52),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58a和R58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53(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53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54),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59a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55(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55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56);R59b和R59c可以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61a和R61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57(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57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58);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64a和R64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59(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59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60);Het1~Het60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氧、氮和/或硫的杂原子的5-12元杂环基团,所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氧代、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C2-C6烯基、芳基、其它Het、-OR67、-(CH2)mR68、-SR69、-COXR70、-N(R71a)(R71b)、-SO2R72、-(CH2)mN(R73a)(R73b)、-(CH2)mNR74aC(O)N(R74b)(R74c)、-C(O)R75、-C(O)OR76、-C(O)N(R77a)(R77b)、-N(R78a)C(O)R78b、-N(R79a)S(O)2R79b、OC(O)(R80)、-NC(O)OR81、-OC(O)N(R82a)(R82b);R67、R69、R70、R72、R75、R76、R78a、R78b、R79a、R79b、R80或R81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61(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61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62);R68表示芳基或Het63(其中芳基和Het63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64);R71a和R71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65(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65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66),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73a和R73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67(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67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68);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74a、R74b和R74c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69(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69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70);R74b和R74c可以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77a和R77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71(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71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72);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R82a和R82b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Het73(其中C1-C6烷基、芳基和Het73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芳基和Het74),或一起表示C3-C6亚烷基,其任选被氧原子中断;Het61~Het74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含有一个或多个的选自氧、氮和/或硫的杂原子的5-12元杂环基团,所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氧代、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X表示氮原子或氧原子;m为0~10的整数;n为0~4的整数;k为1~5的整数;条件为:a)R2或R3不表示下式的片段:其中,R83和R84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卤素、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C1-C12卤代烷基、C1-C12卤代烷氧基、氰基、-SR86、-N(R87a)R87b、C2-C6炔基、芳基或Het75;R85表示氢、C1-C12烷基或C1-C12烷氧基(其中C1-C12烷基和C1-C12烷氧基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基团所取代:卤素、C2-C6烯基、C2-C6炔基、氰基、氧代、芳基、Het76、-OR88、-SR89、-COXR90、-N(R91a)R91b、-SO2R92);Het75~Het76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氧、氮和/或硫的杂原子的5-12元杂环基团,所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所取代:-OH、氧代、卤素、氰基、硝基、C1-6烷基、C1-6烷氧基、芳基、芳氧基、-N(R93a)R93b、-C(O)R93c、-C(O)OR93d、-C(O)N(R93e)R93f、-N(R93g)C(O)R93h和-N(R93i)S(O)2R93j、OC(O)R93k和其它Het;R86~R93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或C1-6烷基;b)所述化合物不是以下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2-(4-硝基苯基)-3-(吡咯烷-1-羰基)异吲哚啉-1-酮;N,2-二苄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双十二烷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双(4-甲氧基苄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3-氧代-N,2-二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庚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3-氧代-N,2-二苯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3-氧代-2-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1-甲基-3-氧代-2-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1-二甲基-3-氧代-2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环己基-3-氧代-2-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苯基)-3-氧代-2-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苄基-N-叔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苄基-N,1-二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苄基-N-叔丁基-1-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苄基-N,1-二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4-{1-[(叔丁基氨基)羰基]-3-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丁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苄基-3-氧代-N-(2-苯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苄基-N-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苄基-N-(2-甲氧基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2-羟乙基)3-氧代-N-(2-苯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丁基-2-(2-羟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2-羟乙基)-N-(2-甲氧基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3-(1H-咪唑-1-基)丙基)-3-氧代-N-(2-苯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丁基-2-[3-(1H-咪唑-1-基)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3-(1H-咪唑-1-基)丙基]-N-(2-甲氧基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环己基)-3-氧代-N-(2-苯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丁基-2-环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环己基-N-(2-甲氧基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苄基-5-羟基-4-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苄基-2-叔丁基-5-羟基-3-氧代-4-苯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苄基-2-叔丁基-5-羟基-4-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苄基-5-羟基-3-氧代-4-苯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苄基-2-叔丁基-5-羟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环己基-N-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己基-(2-羟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己基-2(4-羟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环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环己基-2-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环己基-2(2-羟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环己基-2(4-羟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4-{1-[(环己基氨基)羰基]-3-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丁基)氨基甲酸叔丁酯;N-金刚烷-1-基-2-环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金刚烷-1-基-2-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金刚烷-1-基-2-(2-羟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金刚烷-1-基-2-(2-吗啉-4-基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二苄基-5-{[(2-硝基苯基)磺酰基]氨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1-(叔丁基氨基甲酰基)-3-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乙酯;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3-氧代-2-(1-苯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环戊基-2-(3-甲氧基苄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N-{[(4-甲基苯基)磺酰基]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环己基-3-氧代-2-(2-噻吩基甲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苄基-N-环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4-甲基苯基)磺酰基]甲基}-3-氧代-2-(2-噻吩基甲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2-(4-氯苄基)-N-{[(4-甲基苯基)磺酰基]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环己基-2-(2-呋喃基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2-(4-氯苄基)-N-环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1-苄基-2-羟基-3-[(2-羟基-3-{[(3-氧代-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氨基}-4苯基丁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羟基-2-甲基-3-氧代-N-(吡啶-2-基甲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3-(二甲基氨基)丙基]-1-羟基-2-(2-羟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3-氮杂环庚烷-1-基丙基)-1-羟基-3-氧代-2-苯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2-苯甲酰基-1-羟基-3-氧代-N-苯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3-氧代-N,2-二苯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6-{[(1-甲基-2-辛基-3-氧代-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氨基}己酸;N-(甲基)-2-苯甲酰基-1-羟基-3-氧代吲哚啉-1-甲酰胺;N-(苯基)-2-苯甲酰基-1-羟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6-[(2-烯丙基-1-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羰基)-氨基]-己酸;N-{(1S,2R)-1-(3,5-二氟苄基)-3-[(3-乙基苄基)氨基]-2-羟基丙基}-2-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1-环戊基-N4-(2,6-二氟苯基)-2-(2,4-二甲基苯基)-5-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4-二甲酰胺;[1-(叔丁基氨基甲酰基)-3-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甲酯;1-羟基-2-甲基-3-氧代异吲哚啉-1-碳酰肼;1-羟基-3-氧代-苯基异吲哚啉-1-碳酰肼;c)所述化合物不为:2-(2-乙氧基乙基)-N-异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3-氧代-2-(3-吡咯烷-1-基丙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3-氧代-2-(四氢呋喃-2-基甲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2-[1-(羟基甲基)丁基]-N-异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异丙基-2-(3-甲基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2-环己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2-(3-甲基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2-(3-甲基丁基)-3-氧代-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甘氨酸甲酯;N-({2-[1-(羟甲基)丁基]-3-氧代-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甘氨酸叔丁酯;N-{[2-(3-甲基丁基)-3-氧代-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甘氨酸叔丁酯;N-(叔丁基)-2-[1-(甲氧基甲基)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2-[2-(二乙基氨基)乙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叔丁基)-2-[1-(羟甲基)丁基]-3-氧代异吲哚啉-1-甲酰胺;N-{[3-氧代-2-(2-噻吩基甲基)-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甘氨酸叔丁酯;N-({2-[2-(甲硫基)乙基]-3-氧代-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甘氨酸叔丁酯;N-{[2-(环丙基甲基)-3-氧代-2,3-二氢-1H-异吲哚-1-基]羰基}甘氨酸甲酯;或2-(2,2-二甲基丙基)-3-氧代-N-(4,4,4-三氟丁基)异吲哚啉-1-甲酰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未经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800338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手性3-取代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610037827.9
  • 王德先;敖宇飞;张韵;王梅祥;祝介平;王其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16-01-20 - 2019-09-13 - C07D209/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3‑取代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化合物如式I所示。制备方法包括:在手性磷酸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式II与式III发生Ugi两组分四中心反应,或者式IV、式V以及式III发生Ugi三组分四中心反应,反应完毕得到所述式I。本发明选用极易大量制备的原料和廉价易得手性催化剂,使原料发生Ugi两组分四中心反应或Ugi三组分四中心反应,一步高效制备得到手性3‑取代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所得产物在空气中稳定,产率非常高,产物的对映选择性非常高,产物易分离纯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多取代异吲哚啉酮的制备方法-201610123678.8
  • 王从洋;靳喜庆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16-03-04 - 2019-08-23 - C07D209/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取代异吲哚啉酮的制备方法。所述多取代异吲哚啉酮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催化剂和碱性条件下,式II所示酰胺与式III所示炔烃经[4+1]环化反应,即得式I所示多取代异吲哚啉酮;式I、式II和式III中,R1表示苯环上的单取代基或多取代基,为H、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芳基、卤素或与苯环稠合得到的芳环;式II中,当R1表示苯环上的多取代基时,酰胺基的两个邻位中至少一个邻位上的H未被取代;R2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式I和式III中,Ar表示芳基或杂芳基。本发明利用酰胺、炔烃在溶剂中在碱和铼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实现了多取代异吲哚啉酮的合成。
  • 酚酞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201710096284.2
  • 卢宇靖;蔡森源;郭晓路;黄宝华;张焜 - 广东工业大学
  • 2017-02-22 - 2019-07-09 - C07D209/46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酚酞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半抗原在保留酚酞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引入连接臂结构和用于偶联大分子的活性基团,这样既有利于其与大分子偶联,又可以在偶联后充分暴露本身分子结构和分子量较小的酚酞基本结构,避免了其被大分子掩蔽而影响动物机体的识别。本发明通过活性酯化法将半抗原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偶联比可达18.2,可用于酚酞的免疫检测。
  • 3-亚甲基异吲哚-1-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201610983112.2
  • 曾润生;张周晔;邹建平 - 苏州大学
  • 2016-11-09 - 2019-03-15 - C07D209/46
  • 本发明涉及一种3‑亚甲基异吲哚‑1‑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式(1)的N‑取代邻氯苯甲酰胺衍生物与式(2)的含端基炔化合物、含氮配体在碳酸钾和铜盐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有机溶剂中于80‑100℃下反应,得到式(3)3‑亚甲基异吲哚‑1‑酮衍生物;反应式如下:其中,R1、R2、R3、R4为氢;R5为C1‑C6烷基或芳香基,芳香基为苯基、苄基或取代苄基;R6为苯基、C2‑C6烷基、乙酰氧基亚甲基或对甲苯氧基亚甲基。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高收率的得到3‑亚甲基异吲哚‑1‑酮衍生物;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操作和后处理过程简单,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 一种顺式3-烷氧基-1-亚甲基异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201811184087.7
  • 姚团利;梁秀娟 - 陕西科技大学
  • 2018-10-11 - 2018-12-21 - C07D209/46
  • 一种顺式3‑烷氧基‑1‑亚甲基异吲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邻炔基苯亚氨酸酯类化合物为原料,以有机或者无机碱做催化剂,高立体选择性合成顺式3‑烷氧基‑1‑亚甲基异吲哚。该方法催化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合成产率较高,操作简单。通过对3‑烷氧基‑1‑亚甲基异吲哚进行衍生化,可以高效合成异吲哚啉酮,3‑胺基‑1‑亚甲基异吲哚和1‑烷基‑3‑甲氧基异吲哚。这些衍生物是许多天然产物的核心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之中,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本发明为3‑烷氧基‑1‑亚甲基异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手性3;3-二取代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201810015759.5
  • 胡文浩;寿家毅;康正辉;张丹 - 华东师范大学
  • 2018-01-08 - 2018-08-10 - C07D209/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3,3‑二取代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以重氮化合物、3‑羟基异吲哚啉‑1‑酮、苄醇为原料,以金属路易斯酸、手性磷酸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以分子筛为吸水剂,在‑20~0℃下经过一步反应,得到所述手性3,3‑二取代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本发明手性3,3‑二取代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高效原子经济,高选择性的优势,催化剂用量低,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合成得到的3,3‑二取代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和医药中间体。
  • 一种制备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201410334413.3
  • 唐良富;李海军;杨焕;赵达维 - 南开大学
  • 2014-07-14 - 2018-01-30 - C07D209/4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合成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具体为将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滴加到邻溴苯甲醛亚胺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制得相应的锂盐溶液,将该锂盐溶液置于常压下的一氧化碳气氛中搅拌反应后,升至室温并搅拌过夜,或者加入稀盐酸或卤代烃后再升至室温并搅拌过夜,除去溶剂及纯化后得到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路线简单,原料易得。制备得到的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 6‑溴异吲哚啉‑1‑酮的合成方法-201510586049.4
  • 吕敏杰;张海燕;王桂春;孙方超 - 苏州昊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9-16 - 2017-12-29 - C07D209/4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溴异吲哚啉‑1‑酮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化合物(I)与溴化试剂在有机溶剂中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IIa)和化合物(IIb)的混合物;(b)化合物(IIa)和(IIb)的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分离出所得产物中的化合物(IIIa);(c)化合物(IIIa)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IIa);(d)化合物(IIa)和二氯亚砜在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化合物(IV);及(e)化合物(IV)在乙醇中回流反应后,再加入氨水发生反应,得到化合物(V)6‑溴异吲哚啉‑1‑酮。本发明的方法路线简单,条件易控,收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该方法的反应路线如下。
  • 基于结晶紫酰肼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201710492863.9
  • 孙永华;金燕;李崇瑛 - 成都理工大学
  • 2017-06-26 - 2017-10-20 - C07D209/46
  • 本发明公开了结晶紫酰肼的制备方法,并利用合成的结晶紫酰肼建立了一种新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该结晶紫酰肼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反应,致使结晶紫酰肼的五元酰胺环开环而显蓝色。本发明的合成工艺简单,新物质与亚硝酸盐反应的速度快,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达到稳定,从而提高了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效率;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另外由于蓝色的对比性很强,因此也可用于亚硝酸盐的可视化测定。
  • 一种合成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的方法-201510182591.3
  • 刘斌;周锡庚 - 复旦大学
  • 2015-04-17 - 2017-10-10 - C07D209/46
  •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是在钯催化体系下,以化合物2‑(胺基甲基)芳基对甲苯磺酸酯与一氧化碳为原料,在碱溶液中,通过环胺羰化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本发明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选择性高;合成单或多取代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收率高。
  • 一种3‑烷基2,3‑二氢异吲哚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201710462842.2
  • 李剑;李阳;刘莉 - 常州大学
  • 2017-06-19 - 2017-08-18 - C07D209/46
  • 本发明为3‑烷基2,3‑二氢异吲哚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涉及天然产物,农用化学品及药物领域。所用原料是以3‑羟基异吲哚啉酮衍生物和末端炔作为原料,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发生反应,得到3‑烷基2,3‑二氢异吲哚啉酮类衍生物。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3小时,即可得到3‑烷基2,3‑二氢异吲哚啉酮类衍生物,产率为59‑91%。本反应用简单易得的原料,室温下合成了3‑烷基2,3‑二氢异吲哚啉酮类衍生物,为合成该类衍生物提供了一条高效,绿色的合成新方法。
  • 两种异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201710310650.X
  • 胡秋芬;周敏;耿慧春;叶艳青;李干鹏;杨光宇;杜刚 - 云南民族大学
  • 2017-05-05 - 2017-07-21 - C07D209/46
  • 本发明涉及了两个新的异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两个异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从唇形科薰衣草属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er)干燥的整株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别命名为lavandulactones A(分子式:C14H16O3)和lavandulactones B(分子式:C14H14O4),分别具有下述结构:所述的两个新的异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以唇形科薰衣草属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er)干燥的整株植物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步骤而得到;本发明经实验证明,两个新的异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和细胞毒活性,且对部分肿瘤细胞毒活性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抗癌和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包含环胺基团酚酞单体及其制备方法-201610883398.7
  • 宫飞祥;王瑞强;陈新兵 -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 2016-10-10 - 2017-03-08 - C07D209/46
  • 一种包含环胺基团酚酞单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单体的合成反应主要是酚酞中的内酯环和相应的脂肪伯胺反应生成内酰胺的反应,包含不同环胺基团酚酞单体,该系列单体含有可聚合二酚基团和功能化环胺基团,其经过缩聚反应、季铵化和离子交换可制备新型荷负电聚芳醚砜、聚芳醚酮等阴离子聚合物,该方法由于环铵基团作为碱性功能基团相比于传统三甲胺基团具有更强的碱性和更好的碱稳定性,因而有望制备性能优异的新型荷负电聚芳醚砜、聚芳醚酮等聚合物材料。
  • 1-异吲哚啉酮的制备方法-201410514898.4
  • 史凤丽 - 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9-29 - 2016-04-27 - C07D209/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异吲哚啉酮的制备方法,⑴称取邻甲基苯甲酸甲酯溶于四氯化碳中,加入NBS和过氧化苯甲酰,回流反应2h。TLC检测反应完全后,冷却,过滤,滤液旋干,得中间体邻溴甲基苯甲酸甲酯。⑵将邻溴甲基苯甲酸甲酯溶于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入浓氨水,室温搅拌过夜。TLC检测反应完全后,旋干。固体用水和乙酸乙酯溶解后,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得到产品1-异吲哚啉酮。本发明采用邻甲基苯甲酸甲酯、NBS、过氧化苯甲酰等原料合成了具有复杂结构的化合物1-异吲哚啉酮,该产物的产率高,且结晶效果好,纯度高,为后续的化学和生物实验提供高纯度的标样或样品。
  • 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510960124.9
  • 胡秋芬;周敏;吴海艳;李银科;高雪梅;叶艳清;黄相忠;江智勇;杜刚;杨海英;李干鹏 - 云南民族大学
  • 2015-12-21 - 2016-04-13 - C07D209/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傣族药用植物豆科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命名为:2-(2-羟乙基)-5-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文名为2-(2-hydroxyethyl)-5-methyl-6-prenyl-isoindolin-1-one,其分子式为C16H21NO2,具有下述结构: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是以傣族药用植物豆科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而分离得到。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经细胞毒活性实验,对部分肿瘤细胞株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 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201510959586.9
  • 胡秋芬;周敏;李银科;高雪梅;江智勇;黄相忠;叶艳清;杜刚;杨海英;李干鹏 - 云南民族大学
  • 2015-12-21 - 2016-03-16 - C07D209/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傣族药用植物豆科翅荚决明(Cassia alata L.)树皮分离得到,命名为:5-(羟甲基)-2-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文名为5-(hydroxymethyl)-2-methyl-6-prenyl-isoindolin-1-one,其分子式为C15H19NO2,具有下述结构: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是以翅荚决明(Cassia alata L.)树皮为原料,经浸膏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经活性测试表明,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较好的抗毒活性,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 一种治疗骨病的药物组合物-201510873142.3
  • 宋彤云 - 宋彤云
  • 2015-12-02 - 2016-02-03 - C07D209/46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于骨病的效果显著,可以开发成临床上有效的新的药物组合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