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5321.0 | 申请日: | 200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85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源;陈国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53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提高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P型欧姆接触性能为目的工艺方法。采用磁控溅镀将Ni材料按照纳米点状粒子溅射于GaN基外延层表面,Ni的厚度为1nm~100nm,然后在此Ni金属层表面沉积至少一层的高功函数金属薄膜,Ni金属层与高功函数金属薄膜的厚度比例范围为:1∶0.5~4。或者采用氧化锌取代Ni金属层与高功函数金属薄膜。本发明旨在降低P型发光区接触阻抗的同时提高电流的扩散效率,最终达到接触阻值和发光效率的平衡,而使芯片寿命增加。本发明规定了各接触金属层的厚度比例,和热处理条件及独特的电极图案设计,经过实验证明,能够将GaN LED 1000小时内的光强衰减控制在10%以内,而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特征接触阻抗降低到2E-6O-cm2。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氮化 发光二极管 芯片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造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片的第一层电极采用磁控溅镀将金属材料按照纳米点状粒子溅射于GaN基外延层表面,然后在此金属层表面沉积至少一层的高功函数金属薄膜,金属层与高功函数金属薄膜的厚度比例范围为:1∶0.5~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53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电子点炮器
- 下一篇:直流输电工程阀厅内换流变接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