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排气通道-CN202210056415.5在审
  • 浅野昌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22-01-18 - 2022-07-29 - F01N13/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抑制来自气体的受热而耐热可靠性高的突出部的排气通道。一种排气通道,具有:排气管;突出部,其在所述排气管的内表面上连续地设置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并在所述排气管的延伸方向上倾斜,越靠近排气管的下游侧而截面积越变小,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表面具有凸部。
  • 排气通道
  • [发明专利]汽缸盖-CN202010228363.6有效
  • 浅野昌彦;高木登;久凑直人;冲村稔;若林真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20-03-27 - 2022-04-22 - F02F1/42
  • 本发明涉及汽缸盖。在汽缸盖形成有供从内燃机的燃烧室排出的排气通过的排气端口。汽缸盖具有从排气端口的内壁突出且沿着排气的流动方向延伸的第一翅片以及第二翅片。汽缸盖具备从排气端口的内壁突出且沿着与第一翅片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突起部。另外,汽缸盖还具备从排气端口的内壁突出且沿着与第二翅片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突起部。
  • 汽缸
  • [发明专利]管的制造方法-CN202110182191.8在审
  • 浅野昌彦;鹈饲须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21-02-09 - 2021-08-13 - B21C37/15
  • 管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板状部件冲压成型为U字状;以及将成型为U字状的所述板状部件冲压成型为O字状。所述管具有:管主体;以及锥形部,其从所述管主体的一端朝向半径方向内侧倾斜地凸出。在将所述板状部件冲压成型为U字状之前,板状部件中的、与管主体对应的部位和与锥形部对应的部位之间的边界部,被从所述板状部件的、与所述管的内周面对应的面侧按压,与所述锥形部对应的部位向所述板状部件的、与所述管的内周面对应的面侧弯曲。
  • 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燃料喷射阀-CN201480019832.6有效
  • 杉山夏树;芳田光崇;佐藤彰生;浅野昌彦;木下靖朗;中山雅夫;木寺健治;背户土井优;伊藤弘和;坂井洋志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3-28 - 2018-03-13 - F02M61/18
  • 在具有喷孔板(30)的燃料喷射阀(1)中,在喷孔板中形成喷孔(31),喷孔(31)形成有具有卵形形状的流路截面,该卵形形状具有长轴(X1、X2)和短轴(Y1、Y2),并且喷孔(31)形成为具有渐缩形状,其中流路截面面积从入口侧开口端部(31a)朝向出口侧开口端部(31b)变大。喷孔(31)如此形成,使得第二角度(θ2)大于第一角度(θ1),第二角度(θ2)是在沿着入口侧开口端部(31a)和出口侧开口端部(31b)的短轴(Y1、Y2)的倾斜截面中相对的喷孔内壁表面部分(31e、31f)的夹角,第一角度(θ1)是在沿着入口侧开口端部(31a)和出口侧开口端部(31b)的长轴(X1、X2)的纵向截面中相对的喷孔内壁表面部分(31c、31d)的夹角。
  • 燃料喷射
  • [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CN201610627258.3在审
  • 赤濑贵俊;浅野昌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6-08-03 - 2017-02-22 - F02B77/08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燃烧压传感器和温度计算部。燃烧压传感器具有:受压部,该受压部构成为被配置于内燃机的燃烧室内,并承受该燃烧室的内部压力;半导体元件,施加于上述受压部的内部压力传递至上述半导体元件,上述半导体元件的电阻值根据自身的温度和因所传递来的内部压力导致的自身的形变的双方而变化;检测电路,上述检测电路输出与施加于受压部的压力和半导体元件的温度对应的电力。温度计算部构成为:基于内燃机的燃烧压力未作用于受压部时的检测电路的输出,计算燃烧室的温度。
  • 内燃机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气缸盖-CN201080006156.0有效
  • 浅野昌彦;蛤稔章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09-27 - 2012-07-04 - F02M25/07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设置在水套内的EGR气体通路固定到气缸盖时能够确保必要的固定强度以及密封性的技术。本发明的气缸盖所具有的EGR气体通路包括:中空管,所述中空管被配置在水套内,EGR气体流经所述中空管的内部;以及端部部件,所述端部部件具有能够插入以及能够固定所述中空管的端部的插入口。所述端部部件具有:设置有所述插入口的底部;与所述底部连续设置的侧壁部;以及楔部,所述楔部从所述侧壁部的外侧面向外突出设置,并具有与气缸盖的壁面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EGR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的锥面。通过与气缸盖连结的连结部件及所述气缸盖的壁面夹持所述端部部件的楔部,从而所述EGR气体通路被固定到气缸盖中。
  • 缸盖
  • [发明专利]电磁驱动阀-CN200580040855.6无效
  • 浅野昌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5-11-25 - 2007-10-31 - F01L9/04
  • 一种电磁驱动阀(10),包括:电磁铁(60),具有线圈(62)并产生电磁力;以及上盘(31)和下盘(21),各自具有支撑端(33、23),并且在阀开启位置和阀关闭位置之间绕支撑端(33、23)执行来回运动。在不施加电磁力时,所述上盘(31)和下盘(21)保持在阀开启位置和阀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作为电流供应到线圈(62)的结果,电磁力作用在上盘(31)和下盘(21)的每个位置(X1、X2),其中电磁力沿着使上盘(31)和下盘(21)向阀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运动的方向。电磁铁(60)被设置使位置(X1)和支撑端(33)之间的距离(L1)不同于位置(X2)和支撑端(23)之间的距离(L2)。通过这样的结构提供了一种便于初始驱动的电磁驱动阀。
  • 电磁驱动
  • [发明专利]电磁驱动阀-CN200580027665.0无效
  • 杉江丰;浅野昌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5-06-22 - 2007-10-24 - F01L9/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阀(10),包括:从动阀(14),其具有阀杆(12)并沿着阀杆(12)延伸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下盘片(21)和上盘片(31),其互相间隔并具有耦合到阀杆(12)以允许盘片自由摆动的一端和由盘片基体(51)支撑以允许盘片自由摆动的另一端;和具有第一和第二线圈(161、162)的电磁体(60),其布置在下盘片(21)和上盘片(31)之间,并实现多个磁路。于是,提供了获得低能量消耗的电磁驱动阀。
  • 电磁驱动
  • [发明专利]电磁驱动阀-CN200580029342.5无效
  • 杉江丰;浅野昌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5-06-20 - 2007-08-01 - F01L9/04
  • 电磁驱动阀(10)包括:受驱动阀(14),其具有在规定方向上延伸的阀杆(12)和设置在阀杆(12)末端并且开启/关闭进气/排气口的伞形部分(13);下阀板(20)和上阀板(30),其分别具有连接到阀杆(12)的一端(22,32)和由阀板支撑座(51)支撑以允许阀板自由摆动的另一端(23,33),并且其绕另一端(23,33)摆动以使受驱动阀(14)在规定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设置在阀杆(12)中的空隙调节器(16);和将空隙调节器(16)沿着规定方向导向的导向圈(45)。空隙调节器(16)在规定方向上伸缩,并吸收由于受驱动阀(14)的往复运动而在与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阀杆(12)产生的位移。利用这样的结构,受驱动阀执行平稳的往复运动。
  • 电磁驱动
  • [发明专利]电磁驱动阀-CN200580027830.2无效
  • 浅野昌彦;杉江丰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5-06-28 - 2007-07-25 - F16K31/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阀,包括从动阀(14),其具有阀杆(12)并沿着阀杆(12)延伸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盘片支撑基体(51);下盘片(20),其具有耦合到阀杆(12)的一端和由盘片支撑基体(51)支撑以允许下盘片的自由摆动的另一端,并绕在所述另一端处延伸的中心轴线(25)摆动;和下扭杆(26),其设置为沿着中心轴线(25)延伸并固定到所述另一端。下扭杆(26)具有固定到盘片支撑基体(51)的固定部分(4),且其相对于盘片支撑基体(51)绕中心轴线(25)的相位角可以调节。以此结构,从动阀能以稳定方式进行往复移动,并可以减少能量损失。
  • 电磁驱动
  • [发明专利]电磁驱动阀-CN200580023145.2无效
  • 杉江丰;浅野昌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5-05-19 - 2007-06-20 - F01L9/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阀,其通过电磁力和弹性力的协同而被激励。该电磁驱动阀包括:从动阀(14),其具有阀轴(12)并沿着阀轴(12)延伸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下盘片(21)和上盘片(31),其互相间隔且每个具有耦合到阀轴(12)以允许盘片的自由摆动的一端(22、32)和由基座构件(51)支撑以允许盘片的自由摆动的另一端(23、33);以及下弹簧(26)和上弹簧(36),其分别设置在下盘片(21)的另一端(23)处和上盘片(31)的另一端(33)处,并对下盘片(21)和上盘片(31)施加弹性力。以此结构,可以提供减小高度并获得优良的安装特性的电磁驱动阀。
  • 电磁驱动
  • [发明专利]电磁驱动阀及其控制方法-CN200610107580.X无效
  • 浅野昌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6-07-26 - 2007-03-14 - F01L9/04
  • 一个电磁驱动阀,其包括:一个阀门(87),该阀门具有一个阀轴(88)并且阀门可沿阀轴(88)的延伸方向来回移动;一个盘体(74),该盘体为一个磁性元件,并且与阀门(87)共同移动;一个第一电磁铁,该电磁铁具有一个第一线圈(80)并且该线圈吸引盘体(74)使其保持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一个扭力杆(68),该扭力杆为一个弹性元件,产生一个作用于磁性元件使第一电磁铁从磁性元件分离的作用力;以及一个ECU(30),该单元控制第一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当减小第一电磁铁的电磁力,使盘体(74)从第一电磁铁分离时,ECU(30)控制流向第一线圈(80)的电流,在将供给所述第一线圈(80)的电流从预定的保持电流降至零的时间内,在一段时间内供给在该预定的保持电流和零之间的电流。
  • 电磁驱动及其控制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