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料斗清洗烘干系统-CN201620006345.2有效
  • 刘振峰;彭裕平 - 宜春万申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2016-01-04 - 2016-06-01 - B08B9/30
  •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料斗清洗烘干系统,包括主清洗系统和辅助清洗系统,所述主清洗系统包括进水装置,通风、烘干装置,清洗机构架体内设有清洗室,所述辅助清洗系统包括可装料斗的可移动装载装置,所述可移动装载装置包括装载底架,其所述的主清洗系统和辅助清洗系统可分别对置于清洗机构架体的清洗室内的料斗的外壁面及内壁面同时进行清洗并烘干。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满足药企不同料斗桶清洗风干的多功能一体化清洗机;可大幅降低劳动生产成本。
  • 料斗清洗烘干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防红外探测水雾系统-CN201520570027.4有效
  • 于盛通;王宝金;吴智慧;高卫娟;彭裕平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5-07-31 - 2016-01-06 - F41H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防红外探测水雾系统,所述水雾系统包括:处理器;水箱;高压储气罐,与所述水箱连接;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并同时与所述高压储气罐连接;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高压储气罐之间;水雾喷头组,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雾喷头组包括布设于所述车辆周围的多个水雾喷头;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周围的温度、所述高压储气罐中压力和所述水箱的压力,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水箱中的水流经管路后到达水雾喷头,形成水雾喷洒到车辆周围,达到降低车辆周围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提高车辆的高温适应性,形成的水雾还可以将车辆与周围环境隔离开,降低红外探测的感知能力,达到防红外探测的目的。
  • 一种车辆红外探测水雾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多轴重型越野车混合动力构型-CN201410342438.8在审
  • 张鸣;彭裕平;高克志;覃家波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4-07-18 - 2014-10-15 - B60K6/52
  • 本发明属于车辆动力构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轴重型越野车混合动力构型,针对四轴及以上重型越野车;包括:机械系统及电气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包括:发动机、ISG电机、液力自动变速器、分动器总成、第一主减速器组、传动轴、第一轮边减速器组、牵引电机组、第二主减速器组、第二轮边减速器组;越野车的驱动桥分为第一驱动桥单元和第二驱动桥单元两部分;发动机以及ISG电机与液力自动变速器相连,组成第一动力源;第一动力源依次通过分动器总成、第一主减速器组、传动轴与第一轮边减速器组相连,驱动第一驱动桥单元的车轮;牵引电机组构成的第二动力源依次通过第二主减速器组与第二轮边减速器组相连,驱动第二驱动桥单元的车轮。
  • 一种重型越野车混合动力构型
  • [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立体车库-CN201420148763.6有效
  • 房猛;龙成红;彭裕平;梁磊 - 江西龙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2014-03-30 - 2014-08-20 - E04H6/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小,泊车通道占用面积小,存放操作简便的智能立体车库。包括对应于泊车通道设置的泊车库,所述泊车库的泊车位设置于所述泊车通道的一侧或相对两侧,相应的所述泊车位与泊车通道的相应位置设有相应的载车装置,所述载车装置包括导向装置和连接于所述导向装置的行动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呈横向设于所述泊车库的相应的泊车位及所述泊车通道的相应位置的上方的导轨。
  • 一种智能立体车库
  • [发明专利]水陆两栖车辆综合推进系统-CN201310697870.4在审
  • 彭裕平;周跃良;王新郧;张鸣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3-12-18 - 2014-05-28 - B60K7/00
  • 本发明属于水陆两栖车辆推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车辆综合推进系统,包括:轮毂电机、轮毂电机控制器、主螺旋桨电机、主螺旋桨电机控制器、辅助螺旋桨电机控制器、储能蓄电池以及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轮毂电机置于车轮内,驱动车轮运转;所述轮毂电机依次通过所述轮毂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储能蓄电池相连;所述主螺旋桨电机依次通过所述主螺旋桨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储能蓄电池相连;所述辅助螺旋桨电机依次通过辅助螺旋桨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储能蓄电池相连。本发明采用单独电驱动的车轮以及螺旋桨,替换纯机械驱动的传统水陆推进系统,实现高效、灵活以及稳定推进操作。
  • 水陆两栖车辆综合推进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两栖车辆水上混合推进装置-CN201310698505.5有效
  • 彭裕平;周跃良;王新郧;高克志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3-12-18 - 2014-05-28 - B63H5/08
  • 本发明属于两栖车辆推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两栖车辆水上混合推进装置,设置在两栖车辆车架纵梁处,实现水上高效推进;包括:主螺旋桨、第一辅助螺旋桨、第二辅助螺旋桨、主驱动电机、主传动机构、第一辅助驱动马达以及第二辅助驱动马达;所述主驱动电机置于两栖车辆车架中部,位于所述两个车架纵梁之间,通过所述主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螺旋桨相连;所述第一辅助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二辅助驱动马达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纵梁外侧;所述第一辅助驱动马达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相连;所述第二辅助驱动马达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辅助螺旋桨相连。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机械驱动,采用独立的水上混合推进实现高性能的推进操作。
  • 一种两栖车辆水上混合推进装置
  • [实用新型]车辆上装设备安装平台-CN201320728366.1有效
  • 彭裕平;钟忠;高克志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3-11-18 - 2014-05-07 - B62D21/09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上装设备安装平台,包括:框架、上装设备连接座、前支撑、后支撑、第一销轴及第二销轴。上装设备连接座固定在框架的上;前支撑的上端固定在框架的一侧,下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车辆的车架上;后支撑的上端固定在框架的另一侧,下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车辆的车架上;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垂直分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上装设备安装平台,增强了平台对车架变形的适应能力,降低了整个安装平台的附加载荷,延长了安装平台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安装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 车辆上装设备安装平台
  • [发明专利]公铁两用车辆驱动轮对-CN201310617210.0在审
  • 彭裕平;周跃良;王新郧;徐照丽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3-11-27 - 2014-03-05 - B60K7/00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铁两用车辆驱动轮对,包括:第一车轮本体、第二车轮本体、轮轴、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一车轮本体的内部,并与第一车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车轮本体;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二车轮本体的内部,并与第二车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轮对本体;轮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车轮本体及第二车轮本体转动连接,组成轮对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公铁两用车辆驱动轮对,轮对的传动效率高、行驶平稳。此外,轮对本体与驱动单元的集成化结构,不仅充分利用了轮对本体的径向空间,而且在实现轮对本体的直接驱动的同时,抛弃了铁路机车中的减速齿轮箱、轴箱等,大大简化了驱动轮对结构。
  • 两用车辆驱动轮对
  • [实用新型]变频施工升降机-CN201320274001.6有效
  • 龙成红;房猛;彭裕平;梁磊 - 江西龙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2013-05-20 - 2013-12-04 - B66B11/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该升降机结构简单、合理、轻巧,拆装方便,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的变频施工升降机。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的导轨架,吊笼,对应于导轨架和相应的吊笼的驱动体、及其相应的驱动单元,安全器,电气系统,所述安全器设有对应于所述导轨架和\或相应的机体部位的安全器座板,对应于所述安全器座板设有相应的防坠安全器,所述导轨架上对应于所述吊笼设有限位装置。
  • 变频施工升降机
  • [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变速器的悬置结构-CN201120331641.7有效
  • 王宝金;彭裕平;周慧生;关春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1-09-06 - 2012-04-18 - B60K17/06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布置和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型变速器的悬置结构。重型变速器通过支撑结构安装在车架上,支撑结构包括前支撑和后支撑,前支撑固定安装于车架前部,后支撑固定安装于车架后部;前支撑和重型变速器之间设置前支撑减震垫,在后支撑和重型变速器之间设置后支撑减震垫;在前支撑和重型变速器之间设置抱紧环,抱紧环直接与重型变速器连接;后支撑减震垫为X、Y、Z三向的“U”型减震垫。本实用新型的悬置整体结构简单,重型变速器与发动机分体布置时可以有效吸收车辆行驶振动且承载能力强、安装调整方便。
  • 一种重型变速器悬置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支撑结构-CN201120280929.6有效
  • 王宝金;彭裕平;周慧生;冯炜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2011-08-04 - 2012-04-04 - B60K11/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支撑结构,属于车辆的散热器领域。所述散热器支撑结构为:散热器下端安装在固定于车架上的主支撑座上,主支撑座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有减震模块,还包括主支撑座两侧的斜支撑结构,所述斜支撑结构包括斜支撑、斜拉杆和辅助支撑座,所述斜支撑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端,所述斜支撑通过所述斜拉杆与固定于车架上的所述辅助支撑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大型散热器辅助斜支撑的减震系统,使散热器主支撑更加牢固可靠;主支撑和辅助支撑的分体支撑结构,使整车布置更灵活;主支撑和辅助支撑的减震模块均采用双螺母锁紧,解决了散热器悬置螺栓防松问题。
  • 一种散热器支撑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