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道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2113.5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4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康;毛瑞卿;吴孟高;孟雪锋;崔振翊;杨航;牛新朋;冯存光;陈鹏;葛琰;郁岩;姜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周会芝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柴油机 尾气 处理 装置 防护罩 | ||
一种非道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防护罩,包括安装在尾气后处理装置外部的内侧防护罩,内侧防护罩的外部套设有线束防护罩,线束防护罩的外部套设有外侧防护罩,内侧防护罩、线束防护罩和外侧防护罩均为两端敞开的筒状结构,线束防护罩的顶端设有线束防护罩盖板,外侧防护罩的顶端设有连接端锥,连接端锥的顶端与出气端锥的底端连接,连接端锥和出气端锥的锥面同轴设置,且锥面朝向均为大端在下小端在上,能够使杂物沿着出气端锥和连接端锥的锥面向下侧流动,防止杂物在防护罩外侧大量堆积,保证尾气后处理装置的正常工作。防护罩采用多层结构,可有效降低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表面温度,避免烫伤用户,其整体尺寸和占用空间也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道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防护罩。
背景技术
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要求较为严格,所以符合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的柴油机需要加装尾气后处理装置,而尾气后处理装置需要有专门的防护结构。现有的防护结构如防护罩等,都是为道路后处理系统完全结合道路商用车特点而设计的,并不适用于非道路领域,不仅防护性能不足,而且在非道路的环境下通常存在大量的杂物,杂物在防护结构的外侧大量堆积后,很容易干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正常工作,影响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道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防护罩,解决田间秸秆、杂草在尾气后处理装置堆积的问题,同时降低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表面温度,减少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道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防护罩,包括安装在尾气后处理装置外部的内侧防护罩,内侧防护罩的外部套设有线束防护罩,线束防护罩的外部套设有外侧防护罩,内侧防护罩、线束防护罩和外侧防护罩均为两端敞开的筒状结构,线束防护罩的顶端设有线束防护罩盖板,外侧防护罩、线束防护罩和线束防护罩盖板分别通过螺栓与内侧防护罩连接,外侧防护罩的顶端设有连接端锥,连接端锥位于线束防护罩盖板的上方,连接端锥的顶端与出气端锥的底端连接,连接端锥和出气端锥的锥面同轴设置,且锥面朝向均为大端在下小端在上,以避免杂物在防护罩的顶端堆积。
优选的,出气端锥上连接有吊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套设在尾气后处理装置上提供保护,尾气处理装置从防护罩的底端吸气,再从防护罩顶端的出气端锥排气,出气端锥和连接端锥的锥面均为小端在上的结构,一方面保证了整车视野的通过性,另一方面当杂草等非道路环境下的杂物掉落到防护罩外侧时,能够使杂物沿着出气端锥和连接端锥的锥面向下侧流动,防止杂物在防护罩外侧大量堆积,保证尾气后处理装置的正常工作,降低了着火风险。防护罩采用了内侧防护罩、线束防护罩和外侧防护罩的多层结构,可有效降低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表面温度,避免烫伤用户,其整体尺寸和占用空间也较小,可适应配套多种马力段、多种驾驶室结构的农用拖拉机及其他车辆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出气端锥,2、吊耳,3、连接端锥,4、线束防护罩盖板,5、内侧防护罩,6、线束防护罩,7、外侧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非道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防护罩,包括安装在尾气后处理装置外部的内侧防护罩5,内侧防护罩5的外部套设有线束防护罩6,线束防护罩6的外部套设有外侧防护罩7,内侧防护罩5、线束防护罩6和外侧防护罩7均为两端敞开的筒状结构,线束防护罩6的顶端设有线束防护罩盖板4,外侧防护罩7、线束防护罩6和线束防护罩盖板4分别通过螺栓与内侧防护罩5连接,外侧防护罩7的顶端设有连接端锥3,连接端锥3位于线束防护罩盖板4的上方,连接端锥3的顶端与出气端锥1的底端连接,连接端锥3和出气端锥1的锥面同轴设置,且锥面朝向均为大端在下小端在上,以避免杂物在防护罩的顶端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2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表带的手表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