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型四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0107.1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影;郭建华;刘小婷;杜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33/76 | 分类号: | C07D333/76;C07D307/77;C07D307/91;C07D333/50;C07D407/12;C07D409/12;C07D409/14;H10K85/60;H10K5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星型四胺 衍生物 及其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型四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由于空穴传输材料性能不优异,导致的器件发光效率低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苯为中心,连接三个三芳胺,其中一个三芳胺的一支上通过桥连苯并或萘并呋喃、噻吩连接另一个三芳胺而构成的衍生物,其结构自身具有一定的给电子能力,较高的HOMO能级,从而降低空穴传输的能量势垒,增加了空穴的迁移率;同时,该星型四胺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将其作为第一空穴传输材料或第二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星型四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一种全固态发光器件,其通过在阳极与阴极两端施加电压,从阳极注入空穴,从阴极注入电子,空穴与电子经过各有机功能层后,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不能稳定存在,激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从而辐射发光。因其具有更薄更轻、视角广、亮度高、对比度高、清晰度高、图像稳定、色彩丰富、响应快速、低能耗、低温、抗震性能优异、柔性、制作成本低的优点,OLED已成为目前非常热门的新一代平板显示器,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类平板显示器件中,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电视、车载显示、可视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初采用“三明治”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有机电致发光器的发光效率逐渐提升,器件结构不断完善,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两电极之间及之外的各有机功能层,其中,各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辅助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覆盖层等。根据光的发射路径可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分为:底发射器件、顶发射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优异与否主要参考如下指标:发光效率、使用寿命。其中,发光效率主要取决于如下两个方面:器件内部载流子注入平衡、器件结构本身的出光效率。
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空穴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空穴向发光层的注入,提高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内的复合几率,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优异的空穴传输材料需具备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好的空穴迁移率、不易结晶、良好的成膜性以及与阳极之间具有较小的势垒等优点。
随着市场需要的日益提高,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需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开发一种热稳定性好、能够促进载流子注入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材料,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型四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将该星型四胺衍生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层或第二空穴传输层,可有效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型四胺衍生物,所述星型四胺衍生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在式Ⅰ中,所述Ar1~Ar7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环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X选自O或S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L1~L9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亚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环基及其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0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