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激光直接沉积仿真的热源参数反向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6632.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2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侯亮;徐杨;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30/17;G06F111/06;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李艾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直接 沉积 仿真 热源 参数 反向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直接沉积(Direct laser disposition,DLD)仿真的热源参数反向识别方法,包括:S1、正向DLD仿真分析:构建简单沉积件的DLD仿真模型,获取不同热源参数下的仿真误差;S2、热源参数反向识别:借助支持向量机构建热源参数与仿真误差的定量映射关系,再利用遗传算法反向识别热源参数,并在正向‑反向实施过程中,通过闭环迭代优化热源参数识别区间,达到参数精确识别目的;S3、最优参数的适用性分析:以实际DLD工件为对象,构建基于最优参数的热力仿真模型,并与实验对比验证最优参数的适用性。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DLD热源参数,从而实现DLD热力仿真模型的精确构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参数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激光直接沉积仿真的热源参数反向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直接沉积工艺(Direct laser deposition,DLD)过程伴随着高功率激光输入,所产生的较大热梯度导致工件内部严重的残余应力与变形。热力仿真建模能够有效预测DLD过程中残余应力与变形演变规律,为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DLD热力仿真预测模型的精度取决于输入参数的准确性。以热源模型输入参数为例,DLD热力仿真将激光热源作为载荷,但热源可调控参数较多,参数取值直接影响热源强度与分布,从而影响仿真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热分析结果作为后续力学分析的输入,将影响残余应力与应变的仿真结果。由此可见,热源参数影响整个热力仿真模型的精度。
在参数识别方法方面,试算法过程繁杂,实测熔池尺寸法无法获取所有参数,解析法模型假设较多,回归法虽然能识别所有参数,但其识别精度依赖于回归模型的精度。
在参数应用与验证方面,现有研究多仅将热源参数应用于单道单层或多道多层简单薄壁件DLD热力仿真中,但工程实际DLD工件形状复杂。因此,研究热源参数反向精确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DLD工件的热力仿真建模,能够验证反向识别参数的适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热源参数识别方法不全面准确、热源参数应用与验证过于简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直接沉积仿真的热源参数反向识别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激光直接沉积仿真的热源参数反向识别方法,包括:
S1、正向DLD仿真分析:构建单道单层沉积件的DLD热仿真模型,获取不同热源参数下的仿真误差,得到训练样本;
S2、热源参数反向识别:以最小化仿真误差为目标,依次进行回归分析、反向优化及二次迭代优化,识别出最优热源参数,具体包括:
S201、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分析:基于S1获得的训练样本,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热源参数与仿真误差的回归模型;
S202、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优化:根据S201的回归模型,以最小化仿真误差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GA识别出最小仿真误差对应的热源参数,即获得第一轮反向识别的热源参数;
S203、二次迭代优化:以第一轮反向识别的热源参数为基准,重新设定预设热源参数的取值范围,重复S1、S201和S202进行新一轮正-反向过程,实现热源参数二次迭代优化,获得最优热源参数;
S3、最优参数的适用性分析:以实际DLD工件为对象,顺序耦合构建基于最优参数的DLD热仿真模型和DLD力仿真模型,并与实验获得的温度和变形结果进行比对,评估基于最优热源参数的仿真模型的精度。
优选的,步骤S1和S3中,DLD热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a1)设置热分析模块,导入模型;
(b2)设定单元类型,定义沉积材料属性;
(c1)网格划分,对沉积件局部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