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316.2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烨;于德涌;柯铁峰;柴宗武;邢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60 | 分类号: | B61L27/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车 通信 系统 试车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调车模式下的控制过程和试车模式下的控制过程;所述调车模式下的控制过程包括全自动调车至试车线过程以及人工调车至试车线过程;
所述全自动调车至试车线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ATS子系统向需要试车的列车发送试车任务;
步骤S202,车载系统向车辆段轨旁资源管理器申请试车线资源;
步骤S203,车辆段轨旁资源管理器向试车线轨旁资源管理器申请试车线资源;
步骤S204,试车线资源管理器确认试车线资源可用后,向车辆段轨旁资源管理器回复确认;
步骤S205,车辆段轨旁资源管理器确认后,向车载系统回复确认试车线资源状态可用;
步骤S207,车载系统自动驾驶列车进入试车线;
所述试车模式下的控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当试验列车完全进入试车线以后,操作人员在试车线ATS工作站上点击“开始试车”按钮,试车线轨旁资源管理器收到“开始试车”命令后,锁定试车线道岔;
步骤S702,对于TACS模式下试验列车,在列车获得定位并建立通信后,列车根据ATS下发任务开始试车线试车作业,列车根据移动授权运行;
步骤S703,对于TACS模式下的非通信试验列车,ATS为试验列车下发试车任务,轨旁资源管理器为该试验列车锁闭道岔并通知司机,司机人工负责试验列车的行车安全;
步骤S704,对于非信号系统的试车作业,通过试车线工作站将试车线道岔单操至定位,并用道岔封锁开关锁闭道岔,司机人工负责试验列车的行车安全;
步骤S705,试车结束后,ATS取消试车任务,办理列车从试车线回车辆段的运行任务,试车线轨旁资源管理器为试验列车办理回车辆段的轨旁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调车至试车线过程适用于多列车进入试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调车至试车线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司机驾驶列车运行至分界处的停车牌停车待命;
步骤S402,操作人员在试车线ATS工作站为试验列车下发去试车线的任务,试车线轨旁资源管理器为试验列车申请轨旁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信号机根据需求配置为点灯模式和灭灯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机配置为点灯模式具体如下:
信号机点灯模式下,司机在禁止信号机前停车,当试车线轨旁资源管理器允许列车进入试车线时,信号机点亮允许显示,司机以人工模式驾驶列车运行至试车线虚拟站台;
当需要多列车进入试车线时,试车线轨旁资源管理器在第一列车越过信号机后,使信号机变为禁止显示,第二列车司机需在禁止信号机前停车;
当第一列车完全进入试车线,释放岔区资源后,试车线轨旁资源管理器即可为第二列车申请轨旁资源,信号机点亮允许显示,司机以人工模式驾驶第二列车运行至试车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机配置为灭灯模式具体如下:
信号机灭灯模式下,司机须在分界处的停车牌停车,等待操作人员的命令;
操作人员在资源分配后,通知司机进入试车线;
司机以人工模式驾驶列车运行至试车线虚拟站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5中,根据列车模式,按全自动和人工两种方式驾驶列车回车辆段控制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车方法可用于固定闭塞系统,准移动闭塞系统,移动闭塞系统,以及CBTC系统、CTCS系统、ETCS系统、PTC系统、ITCS系统和TACS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3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