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稳定性增强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6246.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立;沐万孟;陈佳俊;陈丁;徐炜;陈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90 | 分类号: | C12N9/90;C12N15/61;C12N15/70;C12N1/21;C12P19/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稳定性 增强 阿洛酮糖 差向异构 突变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增强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以来源于微生物Thermoclostridium caenicola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作为亲本,将107位的甘氨酸Gly突变为脯氨酸Pro,155位的苯丙氨酸Phe突变为酪氨酸Tyr,162位的天冬氨酸Asp突变为苏氨酸Thr,70位的丙氨酸Ala突变为脯氨酸Pro,获得单点突变体酶G107P、F155Y、D162T、A70P和四点突变体酶G107P/F155Y/D162T/A70P,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在工业化制备D‑阿洛酮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稳定性增强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02年,国际稀少糖协会(ISRS)提出了稀少糖的定义:在自然界中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类单糖及其衍生物。稀少糖由于其能量值低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益生元、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C-3差向异构体,是目前研究最热的稀少糖,已经被美国FDA确认为普遍公认安全(GRAS),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D-阿洛酮糖甜度约为蔗糖的70%,但能量值却只有蔗糖的10%,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较低的血糖反应,是理想蔗糖替代品。2019年,FDA宣布允许食品制造商在营养标签的总糖和添加糖计数中可以不计入D-阿洛酮糖(FDA-2019-D-0725)。此外D-阿洛酮糖具有多种独特的营养学和生理学功能,包括:低能量,可预防肥胖;可作为Ⅱ型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剂、膳食补充剂和甜味剂,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合成酶活性,控制腹腔内脂肪堆积以及抗氧化活性、神经保护等。同时,在食品体系中添加D-阿洛酮糖可以起到提高凝胶性的作用,并且能与食品体系中的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良好的化学风味。D-阿洛酮糖可通过化学法合成,但存在许多弊端,例如会产生严重的化学污染,形成不必要的副产物,反应步骤繁琐,反应条件苛刻等。相比于化学合成,具有生态友好性和高度特异性的酶法生物转化是更具优势的D-阿洛酮糖生产策略。
酮糖3-差向异构酶能以唯一底物D-果糖作为原料,通过C-3差向异构化反应,一步法直接生成D-阿洛酮糖,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的D-阿洛酮糖制备用酶。然而已鉴定的野生型酶的热稳定性普遍较低,为满足工业化应用的需求,不同属性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定向挖掘与热稳定性分析以及基于融合标签、定向进化和理性设计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热稳定性分子改造等研究已被广泛开展。随着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酶热稳定性分子改造已成为研究热点。根据已有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晶体结构进行同源建模,借助计算机辅助预测蛋白质折叠自由能变化,理性选取影响热稳定性的突变“热点”,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对Thermoclostridium caenicola DAEase进行热稳定性改造,通过加强结构整体刚性、形成亚基间氢键以及优化表面电荷分布,获得热稳定性增强的突变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目前,已经报道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有23个,且大多数在60℃下的半衰期低于2h,而工业生产需要较高的温度进行反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稳定性增强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酶。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的办法,对来自微生物Thermoclostridium caenicola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ase)进行分子改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是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野生酶的基础上,将107位的甘氨酸突变为脯氨酸,155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16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苏氨酸或70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脯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具有改变单体轮廓的热处理制品以及控制该制品中(-)-表儿茶酸和(+)-儿茶酸的差向异构作用的方法
- 塔格糖的生产方法、大肠杆菌及己酮糖C4-差向异构酶突变体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维生素D差向异构体的测定法
- 一种热稳定性得到改善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他克莫司8‑差向异构体的提纯方法
- 一种新型热稳定果糖-6-磷酸盐-3-差向异构酶和使用其生产阿洛糖的方法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编码基因、载体、重组细胞以及它们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