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热传导散热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320.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计中;陈道戈;杨庆宏;邓通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2;H01M50/233;H01M50/505;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黄庆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热传导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热传导散热的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电芯组件的散热支架以及上下扣合用于包裹电芯组件的外壳;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若干电芯,所述散热支架设置在电芯组件的中部并在电芯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所述散热支架沿电芯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电芯长度的1/2‑2/3;所述散热支架的一侧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外壳之间设有限高块;所述电芯组件的两端设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包括中空弹性连接部和用于与线束相连的焊接部。本发明通过特殊结构的散热支架有效的提高散热以及导热效果,为电池内部提供充足的气流通道,配合特殊结构的汇流排提供稳定的连接并充当气流对流通道,方便局部高温快速向外扩散,从而避免局部高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池组热传导散热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仓储、家庭、出行等方面的智能化,可移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多元化,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提供者,使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成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应用过程中,提高电池组的可靠度,稳定电池包的抗震动和跌落的能力。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为安心,提高用户认可度,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通常电池包的散热是采用的自然散热的方式,由于电池包仓体要求IP67防水等级,故电池仓体内部气体封闭对流散热性很差,辐射散热系数也很低,使得电池包热量集聚严重,以至于电池包工作中散热,温度集聚到达电芯安全工作温度范围以外,即60~65℃。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环境温度已经到达30~40℃,所以电池包的温度安全性较差,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隐患。例如电芯内部电化学反应激烈造成电芯防爆阀打开,内部短路,起火、爆炸等意外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优异、结构稳定性好的一种电池组热传导散热的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电池组热传导散热的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电芯组件100的散热支架101以及上下扣合用于包裹电芯组件100的外壳102;所述电芯组件100包括若干电芯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101设置在电芯组件100的中部并在电芯103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所述散热支架101沿电芯103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电芯103长度的1/2-2/3;所述散热支架101的一侧设有保护板104;所述保护板104与外壳102之间设有限高块105;所述电芯组件100的两端设有汇流排106;所述汇流排106包括中空弹性连接部107和用于与线束113相连的焊接部108。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103并列排成一排组成电芯组件100。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支架101内设有与电芯103过度配合的容纳孔109。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支架101使用高弹性且导热系数为3-5W/(m·K)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02内设有与散热支架101相配合的定位槽110。
进一步的,所述限高块105的高度大于等于8mm;所述限高块105均匀设有多个;所述限高块105的材料为硅胶或pvc。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弹性连接部107为扁平状的中空环形筒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弹性连接部107上对称设有若干定位孔111;所述定位孔111与外壳102上和电芯103端部相对的侧面上设置的凸点112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弹性连接部107与电芯103端部的配合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113通过外壳102上设置的开口向外延伸;所述线束113与外壳102的连接处设有硅胶塞114;所述硅胶塞114的横截面呈工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02相对设置,通过周向设置的螺钉115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02的周向设有一圈密封槽116;所述密封槽116内设有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