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945.3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东;张晓婷;田永元;谢强军;张大力;贾志强;任聪;冯亮;孙红霞;张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正东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D21/00;C08L95/00;C08L51/04;C08L83/06;C08K7/26;C08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伸缩缝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其方案为:
A、切割伸缩缝,在桥梁衔接结构出切割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为20-40mm,铺装层厚度为60-80mm,伸缩缝槽口宽度为300-600mm;
B、清理伸缩缝,对切割后的伸缩缝内残留的砂石,粉末进行清理,用水冲洗干净后风干;
C、安装钢盖板,用沥青结构胶将伸缩缝内壁全部涂覆后将钢盖板安装于伸缩缝槽内,然后在钢盖板上在涂刷一层沥青结构胶;
D、铺筑沥青混合料,首先对梁端进行预热,然后将配置好的沥青混合料填充入伸缩缝中,然后用平板夯对铺筑沥青混合料进行平整,最后在平整好的沥青混合料上再涂布一层沥青结构胶即可;所述的沥青混合料为一种抗冻改性沥青混合料,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a、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合成,按照质量份数,将80-120份的沥青加热至120-150℃,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1-0.5份的交联剂,继续搅拌10-30min后将1-5份的预热到80-100℃的聚氨酯预聚体加入到沥青中,剪切搅拌30-60min后在100-120℃下养护60-120min得到聚氨酯改性沥青;
步骤b、抗冻改性沥青的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80-120份的聚氨酯改性沥青,2-6份的抗冻改性橡胶,1.2-3.4份的环氧封端的硅油,1-5份的硅藻土和1-4份的玄武岩纤维加入到高速剪切搅拌机中,控温到140-160℃,剪切搅拌10-30min,然后升温到165-185℃,继续搅拌10-20min,即可得到所述的抗冻改性沥青;
步骤c、抗冻改性沥青混合料,按照质量份数,将50-80份的加热到160-180℃的粗集料和120-200份的加热到170-190℃的抗冻改性沥青加入到拌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所述的沥青混合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酮肟生产过程中残液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盖板经过除锈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酮肟生产过程中残液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盖板厚度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酮肟生产过程中残液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结构胶采用抗冻改性沥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酮肟生产过程中残液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封端的硅油为环氧丙氧基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单(2,3-环氧)丙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酮肟生产过程中残液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粗集料的压碎值为6.8-1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酮肟生产过程中残液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酮肟生产过程中残液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冻改性橡胶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质量份数,将120-140份端乙烯基液态丁腈橡胶、2-7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1-0.6份乙烯基二茂铁、1.5-3.4份过氧化苯甲酰、500-650份甲醇、混合均匀,50-55℃搅拌2-6h、继续搅拌0.5-2h,再提高到80-85℃搅拌2-4h,,将甲醇蒸馏除去,得到抗冻改性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正东,未经孙正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9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