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达新冠病毒Spike蛋白重组副流感病毒5型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266.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华;孙洪磊;孙浩然;李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6 | 分类号: | C12N15/86;C12N15/64;A61K39/2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达 病毒 spike 蛋白 重组 流感病毒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达冠状病毒Spike蛋白的重组副流感病毒5型载体,所述重组副流感病毒5型载体包含一种副流感病毒5型基因组,所述基因组包含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序列;所述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序列不含有副黏病毒转录终止序列,且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上不含有Furin蛋白酶裂解位点。结果表明,免疫重组病毒rPIV5‑SH‑Spike组小鼠体内产生抗体针对新冠病毒Spike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而rPIV5对照组小鼠未能检测到针对新冠病毒Spike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表明rPIV5‑SH‑Spike重组病毒免疫小鼠能够刺激小鼠产生针对Spike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达新冠病毒Spike蛋白重组副流感病毒 5型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等,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等多种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甚至导致死亡。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各国已有多个研究机构进行新冠疫苗的制备,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以及病毒载体疫苗等。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地激发高水平的体液免疫,相对安全,但不能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不能够产生局部免疫反应;重组蛋白疫苗技术成熟,不良反应小,但生产速度较慢;重组腺病毒疫苗虽然免疫效果好,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人体内可能含有针对腺病毒载体的抗体,会影响疫苗效果;mRNA疫苗相对效果好,但存储运输条件相对较为苛刻,成本较高。
病毒载体疫苗具有多种优势,由于是活病毒载体,可在免疫机体内进行复制,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可通过自然感染,如滴鼻、喷雾等方式进行免疫;可产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除了激发全身免疫反应外,还可激发局部免疫反应,如在呼吸道中产生sIgA 抗体,发挥较强的免疫保护效果。目前,在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中,已有多种病毒载体疫苗在研发过程中,并在动物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如黄热病毒、痘病毒、新城疫病毒、水疱口炎病毒等。副流感病毒5型(PIV5)作为预防犬窝咳的疫苗在犬中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而且未被证实可引起任何其他动物包括人致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达冠状病毒Spike蛋白的重组副流感病毒5型载体,所述重组副流感病毒5型载体包含一种副流感病毒5型基因组,所述基因组包含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序列;所述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序列不含有副黏病毒转录终止序列,且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上不含有Furin蛋白酶裂解位点 (RRAR)。
可选的,所述冠状病毒为2019-nCoV。
可选的,所述副流感病毒5型基因组为:用序列甲替换一种副流感病毒5型基因组的小疏水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所得;
所述序列甲为如下1)或2)或3):
A)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第927位核苷酸由A突变为G、第3216位核苷酸由A突变为G、第2106位核苷酸由A突变为G,且第2044位至2055位替换为 GCA,得到的DNA分子;
B)在严格条件下与A)限定的DNA分子杂交且编码所述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DNA序列,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上不含有Furin蛋白酶裂解位点(RRAR),所述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序列不含有副黏病毒转录终止序列;
C)与A)或B)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一性且编码所述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DNA序列,冠状病毒Spike蛋白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上不含有Furin蛋白酶裂解位点(RRAR),所述冠状病毒Spike 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序列不含有副黏病毒转录终止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膜组件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虚拟天空画面的渲染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