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863.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王笑尘;谭晓敏;吕红英;朱晓波;薛中华;余飞;周道印;李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润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杨小燕 |
地址: | 4742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制 绿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为原料,依次经过鲜叶采摘、切块、摊晾、高温杀青、回潮、揉捻、反复空揉与打散、烘干、提香、色选分级和储藏步骤制备而成,其中:
所述高温杀青是将摊晾后的原料采用杀青机杀青,锅温210-250℃,时间5-12min,每次投叶量50kg,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匀杀透;
所述回潮是将经高温杀青后的原料,采用加厚聚乙烯袋或湿棉布包紧回潮,时间1-2h;
所述揉捻是采用揉捻机,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开始2min不加压,随后轻揉8-12min,重揉12-20min,再轻揉5-10min,投回潮叶50 kg,揉捻至手抓揉捻叶发粘,紧握成团,指缝间有水珠渗出而不流出为适度;
所述反复空揉与打散,包括如下步骤:
S07a:将揉捻叶置于真空机槽内,投揉捻叶50 kg,合上盖子,抽出空气至真空,在真空压力下,揉压成方体茶坯,静置1-3min;
S07b:将茶坯置于打散机解块打散;
S07c:将打散叶重新置于空揉机空揉打包形成方体茶坯,再用打散机解块打散,如此反复进行10-13次,直至每片揉捻叶收缩形成紧结重实的团状颗粒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采摘是分别采摘无雨水、露水、无病虫害的原料,去除叶柄,置入竹筐或透气性筐子,运输用带有网格的袋子,每袋装叶重量不超过25kg,防止鲜叶损伤或发酵红变,鲜叶按老嫩分级,分批付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块是将采摘的原料鲜叶分别切块,规格为1.5cm×2.5cm,切块时要求刀口利,均匀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摊晾是将切块后的原料混配,均匀摊放于摊晾槽或摊晾架上,厚度3-5cm,摊晾6-8h,室内通风,温度高于28℃时开空调降温,低于20℃时打开热风升温,晾至鲜叶失去光泽,手触绵软,手握成团、抛下团散,叶脉折而不断,手搓成条而不碎,鲜叶青臭气、酸气消失,呈现芳香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将定型的茶经105-115℃初烘,时间25-35 min,再经55-65℃复烘,时间25-35 min,烘至足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是采用提香机提香,温度100-110℃,时间1-1.2h, 至手捻成细粉末,为干毛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选分级是将干毛茶经色选机进行色选分级,剔除级外茶,形成颗粒直径分别为0.2-0.5cm、0.5-0.8cm级别的特种茶,为合格商品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是商品茶分批分级于-5℃至-18℃温度条件下干燥贮藏,24个月内色泽、香气、汤色、滋味保持不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的重量比例为(15-25):(25-35):(25-35):(15-25);
优选地,所述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的重量比例为20:30:30:20。
10.一种特制七叶绿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润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润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8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制娑罗花茶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