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温度耦合测量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2094.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嫚;李翔;李彬;王仁念;张强;王建涛;常增花;杨江海;刘景浩;罗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69 | 分类号: | H01M50/569;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梦楠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温度 耦合 测量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裸电芯包括叠片设置的隔膜、n片正极极片、n+2片负极极片、1片测试片,n≥2;
所述测试片由基底材料、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参比电极组成;所述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参比电极固定在所述基底材料上;
在待测温的位置,用所述测试片代替正极极片,并通过隔膜将所述测试片与其两侧的负极极片隔开;
所述基底材料的尺寸与正极极片相同,厚度为0.1~2mm;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如下:测温探头布置在待测温的位置,在所述基底材料上裁出与测温导线的直径相当的沟壑,将所述测温导线嵌入其中并根据位置进行编号,由所述基底材料同一边缘引出,测温探头以外的位置用聚酰亚胺胶带固定;
所述参比电极的布置方法如下:在所述基底材料上裁切与所述参比电极形状相当的区域,将所述参比电极嵌入其中,镍极耳从所述基底材料的边缘引出,不含金属锂的部分用聚酰亚胺胶带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材料为导热绝缘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绝缘片为导热硅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T型、J型或K型热电偶,测温导线的直径为0.0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为:将金属锂箔在镍极耳上包裹一周,长度为5~20mm,在0.01~0.1MPa下进行碾压,使金属锂箔与镍极耳紧密结合,表面用两层隔膜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活性物质为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镍锰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的活性物质为石墨、硅碳材料、硅氧碳材料、钛酸锂、金属氧化物、金属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聚乙烯、聚丙烯、芳纶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裸电芯进行极耳焊接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的极耳直接放置在电池铝塑膜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簇放置在两层宽度大于封印宽度但不超过5mm的聚丙烯胶之间,共同放置在电池侧边的铝塑膜之间,进行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完成后,再次使用密封胶在外部封口处进行二次熔融密封。
12.一种电压-温度耦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压-温度耦合测量装置,在电池内部同步引入温度传感器和参比电极,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参比电极外接到电压温度记录仪上,同步记录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化以及正负极电压的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外部贴附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电池内外的温度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0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