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折弯结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831.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广;刘博;涂燕姣;邝仲明;鲁先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吕诗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结构 加工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折弯结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改加工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座和上脱板,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抵住上脱板,上模座的侧部连接有上模板;下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下脱板、下模板、下夹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和第三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抵住下夹板,第三弹性部件与下夹板之间留有一悬空部,下模板的侧部通过第四弹性部件连接有第一成型块,下模板与成型块之间设置有侧推部件,第一成型块在侧推部件的作用下水平运动,下垫板上设置有第二成型块,第二成型块位于上模板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弹力依次递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折弯结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多折弯结构一般是分多套冲压工序成型,每一次折弯需要使用一套模具进行一次冲压工序,如F型结构,是分8套工序成型,在成型时,工序多一套就多占用一台冲床及多增加人力周转,且多折弯结构大多是采用用滑块成型,滑块成型加工难度比较大,配模和操作起来较复杂,因此使得调模时间长,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多折弯结构一般是分多套冲压工序成型,每一次折弯需要使用一套模具进行一次冲压工序,如F型结构,是分8套工序成型,在成型时,工序多一套就多占用一台冲床及多增加人力周转,且多折弯结构大多是采用用滑块成型,滑块成型加工难度比较大,配模和操作起来较复杂,因此使得调模时间长,也降低了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折弯结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折弯结构一般是分多套冲压工序成型,每一次折弯需要使用一套模具进行一次冲压工序,如F型结构,是分8套工序成型,在成型时,工序多一套就多占用一台冲床及多增加人力周转,且多折弯结构大多是采用用滑块成型,滑块成型加工难度比较大,配模和操作起来较复杂,因此使得调模时间长,也降低了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折弯结构加工模具,所述多折弯结构加工模具包括匹配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座和上脱板,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抵住所述上脱板,所述上模座的侧部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下脱板、下模板、下夹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和第三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抵住所述下夹板,所述第三弹性部件与所述下夹板之间留有一悬空部,所述下模板的侧部通过第四弹性部件连接有第一成型块,所述下模板与所述第一成型块之间设置有侧推部件,所述第一成型块在所述侧推部件的作用下水平运动,所述下垫板上设置有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二成型块位于所述上模板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弹力依次递增。
优选的,所述上脱板的侧边下部具有一护位部。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底部靠近所述下脱板的位置设置有一压斜边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块顶部靠近所述上模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呈直角的第一凸起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块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成型块的一侧设置有一呈直角的第二凸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极片辊压方法及电芯极片
- 下一篇:半导体工艺腔漏的侦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