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砖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666.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仙茶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5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砖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茯砖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八仙红茶毛茶验收、挑选。S2、拼配:茶叶与茶梗的质量比控制为8:2。S3、渥堆。S4、蒸汽、压制成型。S5、发花干燥。S6、包装。S7、成品入库储存。上述工艺中,原料黑茶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M1、准备新鲜茶叶。M2、摊青;M3、杀青;M4、揉捻(揉捻、解块)。M5、渥堆。M6、干燥。M7、包装。M8、成品入库储存。上述工艺中,原料红茶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N1、新鲜茶叶。N2、萎调;N3、揉捻;N4、发酵;N5、干燥。N6、包装。N7、成品入库储存。该发明工艺所制备的茯砖茶具有鲜爽、蜜香、没有苦涩、生津回甘的特点,制作工艺简单,快捷,产品成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砖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具有独特的保健养生效果,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广泛地种植在山间,是广大人民致富的重要农业作物之一。茶叶的后续生产加工,是改善茶叶质量、增加茶叶附加值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茶叶摘取后,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以便获得口感更高、具有更高价值的茶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茯砖茶加工工艺,以便加工生产出更具特色的茶叶,获得更好的更高的产品质量和口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茯砖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八仙红茶毛茶验收、挑选:按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验收,采用符合条件的原料进行挑选生产。原料必须符合正常的品质特征,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无非茶类夹杂物。将原料茶包打开,将茶倾倒在长方形特大不锈钢板上,不锈钢板两边的检查工人手工去除茶中的杂质。将剁碎的茶叶进行过筛,选取5—7公分的茶叶备用,长于7公分的茶叶继续剁碎,过下的碎茶及茶末不用。
S2、拼配:茶叶与茶梗的质量比控制为8:2。
S3、渥堆:将过筛后的茶叶倒在茶盘上,将茶釉与茶叶充分搅拌后进行发酵,茶叶堆高60~70厘米,上盖湿布,温度 25~30 ℃,相对湿度保持在85 %以上,时间18~20h。
S4、蒸汽、压制成型:将渥堆好的茶叶放在蒸锅上进行蒸制,温度100~110℃,时间15min;手筑压制,直至茶砖紧实,将茶体冷却至室温;或者将蒸制好的茶叶分别装入定量的模具中,将模具放在压制机上进行压制;将蒸制好的茶叶连同模具一起放置在冷却房中进行冷却,脱模温度为25度左右,一般冷却2小时后去掉模具。
S5、发花干燥:发花干燥时间18~20 天,前6~12 天为发花阶段,温度控制在26℃左右,湿度控制在65%,发花中期温度升至28~32℃,湿度控制在70% 以上,后5~7 天为干燥阶段,温度控制32℃,湿度控制在45% 以下,直至茶体含水量控制在13% 以内。
S6、包装:包材经臭氧灭菌30分钟后使用,相关仪器必须预先进行检定,以保证净含量精准。
S7、成品入库储存:成品储存的库房应整洁、干燥、无异气味;防止日光直射。
进一步地,上述工艺中,原料八仙红茶毛茶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N1、新鲜茶叶:按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验收,预处理(挑选、分级)。
N2、萎调:使鲜叶在湿度65~75%、温度28~35℃条件下均匀萎凋 13~15小时,均匀散失适量的水分,使叶质柔软;青草气减退,透发清香;鲜叶内部各种酶的活性增加;
N3、揉捻:揉捻总时长30min,空揉 15~25 分钟,加压10分钟减压5 分钟,一共3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仙茶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仙茶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