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侦探距离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0103.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核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1/06 | 分类号: | G01S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侦探 距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侦探距离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构建特定天线,接收天线信号,其中所述特定天线指极化互补及间隔布局的多天线;采集所述天线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加权处理指所述天线信号经采集得多份原始数据,通过预设算法加权处理所述多份原始数据得到待处理信号;将所述待处理信号进行距离识别判决处理或距离计算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简单用来做距离判别,无有效的加权处理,信号和距离的关联性不高,易出现误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侦探距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距离探测装置,多用光学探测或感应识别方式实现,但光探测和感应识别,要不对探测遮挡敏感,要不识别距离很近,存在固有缺陷。无线电探测技术识别距离,在有一定遮挡下也可以探测识别距离,并且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探测或识别。但无线电探测中,无线电信号从发射机到接收机,需要面对无线信道传播波动问题,往往出现接收信号波动大,稳定性差,造成在距离识别探测的应用中,探测距离精度的误差较大精度低或距离判决识别中较高的误判率。例如短距离(0.1m至20m内)蓝牙,Wifi(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等距离探测,或在RSSI定位识别中,当前主流方案能识别的距离精度只有约3~5m。
现有无线电探测距离技术采用单天线接收,无线信道的变化易带来接收信号的明显波动;使用多天线接收,如果设计方法欠佳,接收信号的变化稳定性改善效果不明显;在接收到信号后,现有技术简单用来做距离判别,无有效的加权处理,信号和距离的关联性不高,易出现误判等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侦探距离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简单用来做距离判别,无有效的加权处理,信号和距离的关联性不高,易出现误判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侦探距离的方法,包括:按照极化互补与特定布局规则构建多天线模块,接收天线信号,其中,所述极化互补,指天线极化特征为相异或正交,用极化相异特征弥补极化损耗,保障获取较稳定信号,其中所述特定布局,指相同极化的天线间隔一定距离分布;将所述天线信号进行采集加权处理,得到待处理原始数据,其中,所述采集,指天线信号经过通用采样及变换,得到与信号强度相关的数字信号,所述加权处理,指经由不同极化多天线接收的所述天线信号对应采集的多份原始数据,通过预设算法加权处理,得到待处理信息;将所述待处理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的,在所述天线信号后,待处理信号处理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通道切换。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待处理信息进行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信道切换。
可选的,在所述待处理信息处理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校准和通道信道归一化校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侦探距离的装置,包括:一种特定的接收天线模块,用于接收天线信号,其中,特定的天线模块为具有极化互补特性,相同极化天线具有一定间隔的多天线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天线信号进行采集加权处理,得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加权处理,指所述天线信号经由天线模块接收及第一处理模块采集的多份数据,通过预设算法加权处理;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处理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通道切换模块,用于将多天线接收的多通道天线信号,按序切换为更少或一路物理通道向处理模块传输。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信道切换模块,用于进行多信道数据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一种无线侦探距离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核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核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