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3490.5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玲;郑长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美玲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预制 混凝土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方法,包括底板、支撑装置、转动装置、桩头夹紧装置、管桩夹紧装置、挤紧装置和焊接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在制作过程中的难题:a.通过人工支撑固定的方式使锥形桩头和圆筒形桩身相贴紧,从而进行焊接处理,所需人力较多,劳动强度较高,导致焊接较为费时,焊接效率低下;b.人工固定锥形桩头,工作过程不稳定,可能会因为人工因素导致焊接处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管桩的使用效果甚至造成管桩无法投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的细长筒体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其种类可分为十字型、圆锥型和开口型。而圆锥型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在制造成型后,为了方便运输和存放,通常将锥形桩头和圆筒形桩身分开制造,在具体投入使用前,临时对其锥形桩头和圆筒形桩身进行安装,能够最大效益的保证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质量。
目前,现有的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支撑固定的方式使锥形桩头和圆筒形桩身相贴紧,从而对其连接处进行焊接处理,所需人力较多,劳动强度较高,导致焊接较为费时,焊接效率低下;b.人工固定锥形桩头,工作过程不稳定,可能会因为人工因素导致焊接处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管桩的使用效果甚至造成管桩无法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支撑固定的方式使锥形桩头和圆筒形桩身相贴紧,从而对其连接处进行焊接处理,所需人力较多,劳动强度较高,导致焊接较为费时,焊接效率低下;b.人工固定锥形桩头,工作过程不稳定,可能会因为人工因素导致焊接处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管桩的使用效果甚至造成管桩无法投入使用。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设备,该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设备包括底板、支撑装置、转动装置、桩头夹紧装置、管桩夹紧装置、挤紧装置和焊接装置,采用上述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制作设备对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和锥形桩头进行处理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桩头固定:通过人工将锥形桩头放入匚型框中,通过桩头夹紧机构对其进行夹紧固定,使锥形桩头的右端侧壁垂直于地面;
S2、管桩固定:上述S1完成后,通过吊装的方式将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吊装至支撑座上,通过支撑座对其进行支撑,通过人工调节移动轮的位置,使支撑座上的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右端位于管桩夹紧装置中,通过支撑机构向上顶升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顶升的目的是方便其后续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管桩夹紧机构对其右端进行夹紧固定;
S3、挤紧处理:通过挤紧装置带动转动装置向内侧滑动,从而带动桩头夹紧装置和管桩夹紧装置向内侧滑动,使锥形桩头的右端和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左端相互挤紧;
S4:焊接处理:上述S3完成后,通过转动装置同时带动锥形桩头和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进行转动,从而通过焊接装置对锥形桩头和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连接处进行周向焊接处理;
其中,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支撑装置,底板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转动装置,位于底板上端面左端的转动装置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桩头夹紧装置,位于底板上端面右端的转动装置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管桩夹紧装置,桩头夹紧装置和支撑装置之间安装有焊接装置,底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挤紧装置,挤紧装置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美玲,未经朱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