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微纳能量回收与存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16010.9 申请日: 2020-05-16
公开(公告)号: CN111564988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0
发明(设计)人: 白民宇;刘欢;刘卫国;王宇晶;解飞;赵季杰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2N2/18 分类号: H02N2/18;H02N2/00;B82Y40/00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何会侠
地址: 710021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集成 能量 回收 存储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集成微纳能量回收与存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由自下而上的基座、中间层、顶层以及嵌套在这三层结构中的发电正极模块、发电负极模块以及电容模块构成;其中发电正极模块和发电负极模块内部分别含有多孔三维石墨烯与对应的正性和负性颗粒,在芯片受到振动时颗粒与三维石墨烯壁面碰撞摩擦,分别产生正负电荷,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处理后向外供电;电容模块的作用是在发电功率大于供电功率时存储振动能量转换而来的电能,并在发电功率不足时向外补充供电。本发明芯片中集成了能量回收和存储元件,可以持续向外供电并存储富余电量。芯片体积小,适用于移动消费电子产品与物联网等;芯片采用半导体工艺批量生产,成本低,适于规模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与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石墨烯的集成微纳能量回收与存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和物联网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移动能量供给或者分布式能量供给需求。目前移动消费电子领域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主要依赖电池供电;物联网节点供电则采用电网和电池供电两种方式。电池供电的问题包括续航时间受限制、电池充放电次数有限、性能易退化等;电网供电持续性强,但是需要建立供电网络,额外增加了物联网复杂程度和建设运营成本;此外对于气象监测、地质监测、水文监测等野外作业物联网系统,电网供电成本过高难以实用,电池供电又难以保证长时间持续供电。因此可提供长时间持续性能量供给的可移动能量源对于消费电子和物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和物联网能量需求,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长时间持续供电的集成微纳能量回收与存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集成微纳能量回收与存储芯片,由自下而上的基座1、中间层2、顶层3以及嵌套在这三层结构中的发电正极模块4、发电负极模块5以及电容模块6构成;

所述基座1上具有正极盲槽1-1、电容盲槽1-2与负极盲槽1-3,基座电容负极引线孔1-4以及隔膜台阶1-5;

所述中间层2上具有正极通槽2-1、电容通槽2-2、负极通槽2-3以及中间电容负极引线孔2-4;中间层2所有通槽为贯通上下表面的结构;

所述的顶层3上具有发电正极引线孔3-1、发电正极集流槽3-2、电容正极引线孔3-3、电容正极集流槽3-4、顶层电容负极引线孔3-5、发电负极集流槽3-6以及发电负极引线孔3-7;其中各引线孔均贯穿顶层3,各集流槽均位于顶层下表面;各引线孔横向位置位于对应的集流槽区域内;

所述的基座1、中间层2和顶层3从下到上依次叠加;

所述的正极盲槽1-1、正极通槽2-1以及发电正极集流槽3-2径向尺寸相同,相互对准,共同围成一个空腔,在该空腔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发电正极4-1与发电正极集流器4-2,二者相互接触;发电正极引线孔3-1内部填充发电正极引线4-3;顶层3上表面并位于发电正极引线孔3-1端面周围区域设置发电正极焊盘4-4;发电正极4-1产生的正电荷被发电正极集流器4-2收集,并通过发电正极引线4-3导出至发电正极焊盘4-4存储;所述发电正极4-1、发电正极集流器4-2、发电正极引线4-3和发电正极焊盘4-4构成发电正极模块4;

所述的负极盲槽1-3、负极通槽2-3以及发电负极集流槽3-6径向尺寸相同,相互对准,共同围成一个空腔,在该空腔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发电负极5-1与发电负极集流器5-2,二者相互接触;发电负极引线孔3-7内部填充发电负极引线5-3;顶层3上表面并位于发电负极引线孔3-7端面周围区域设置发电负极焊盘5-4;发电负极5-1产生的负电荷被发电负极集流器5-2收集,并通过发电负极引线5-3导出至发电负极焊盘5-4;所述发电负极5-1、发电负极集流器5-2、发电负极引线5-3和发电负极焊盘5-4构成发电负极模块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6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