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7179.9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倪新贺;张皖龙;张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纳森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D01H13/10;D02J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集知匠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3 | 代理人: | 郑琍玉 |
地址: | 322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纱线 合股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包括固定台、加捻扣、驱动辊、引线机构、绷直机构和纺纱装置,固定台的顶部设置有引线机构,引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绷直机构,绷直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纺纱装置,固定台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纱线筒,固定架的侧壁安装有加捻扣,加捻扣正下方设置有驱动辊,且驱动辊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的侧壁,保护外壳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固定台的上端,保护外壳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内置外壳,内置外壳内壁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球槽,球槽的内部安装有钢珠,本发明,通过点阵式引线方式,使得纱线在加捻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发生断裂,且可有效的去除纱线表面的灰尘等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就是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加捻是纺纱工艺中重要的一环。如果纺丝的一端被握持住,另一端回转,即可形成纱线,这一过程称为加捻。加捻是利用回转运动,把牵伸后的细条子,像洗脸时绞毛巾一样加以扭转,以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起来的过程。
而目前市场的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在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中,需要对纱线的路线进行限定,而传统方式是通过一排排导线孔对纱线的位置进行限制,而该结构仅能起到导线的作用,并不有效的纱线的震颤,且传统的导线孔不能适用与不同粗细大小的纱线;b.传统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均采用辊轴对纱线进行绷直处理,而辊轴的表面相对光滑,并不能将纱线上附着的灰尘和炸毛时脱落的纤维去除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装置,该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装置包括固定台、加捻扣、驱动辊、引线机构、绷直机构和纺纱装置,采用上述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装置对纱线进行加捻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纺织纱线合股并捻加工装置在对对纱线进行加捻作业时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S2、纱线加捻:通过加捻扣对多股纱线进行加捻作业,并在驱动辊的作用下依次驱动至引线机构、绷直机构和纺纱装置;
S3、引线:通过引线机构将加捻的纱线引入绷直机构和纺纱装置内;
S4、绷直:通过绷直机构将纱线绷紧,并在驱动辊的作用下将纱线带入至纺纱装置;
S5、纺纱:人工启动纺纱装置工作,通过纺纱装置对纱线进行纺纱作业;
所述固定台的顶部设置有引线机构,引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绷直机构,绷直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纺纱装置,固定台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纱线筒,固定架的侧壁安装有加捻扣,加捻扣正下方设置有驱动辊,且驱动辊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的侧壁;
所述引线机构包括保护外壳、内置外壳、固定块、钢珠、支撑组件和防脱组件,保护外壳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固定台的上端,保护外壳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内置外壳,内置外壳内壁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球槽,球槽的内部安装有钢珠,固定块的外壁且位于钢珠的两侧位置对称设置有防脱组件;
所述绷直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侧板、矩形滑杆、矩形滑套、绷直辊、半圆卡线槽、螺纹锁紧杆和除尘圆环,支撑杆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台的上端面,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支撑侧板,且支撑侧板倾斜于支撑杆,支撑侧板的两端均安装有矩形滑杆,矩形滑杆的外壁配合安装有矩形滑套,矩形滑套的一端外壁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外壁套接有绷直辊,绷直辊的外壁开设有半圆卡线槽,矩形滑套的另一端嵌入有螺纹锁紧杆,且螺纹锁紧杆贯穿于矩形滑套与矩形滑杆的外壁相贴,支撑侧板的侧壁中心位置设置有除尘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纳森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纳森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