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模具零件表面加工出现腐蚀凹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6200.7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邓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3H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模具 零件 表面 加工 出现 腐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模具零件表面加工出现腐蚀凹坑的方法,包括S1、磨床加工外形直角准,对工件外形尺寸留铁,并对加工后的工件全部退磁;S2、线切割粗加工,再次对工件进行退磁,对工件及夹具夹持区域涂抹防锈油,保持水箱内pH值为5‑9,喷防爆剂,所有尺寸开粗留余量;取下加工完的工件,去锈、退磁,并对工件喷上防锈油;S3、CNC加工保持切削液浓度为9%—10%,CNC加工后再次退磁;S4、电火花加工过程后,清洗去碳渣,退磁并喷上防锈油;S5、线切割精加工,再次对工件进行退磁,对工件及夹具夹持区域涂抹防锈油,保持水箱内pH值为5‑9,喷防爆剂,取下加工完的工件,去锈、退磁,并对工件喷上防锈油;S6、磨床加工准工件外形尺寸,去掉表面的划痕和麻点凹坑,清洗、去磁、喷防锈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模具零件表面加工出现腐蚀凹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模具对表面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模具表面的要求几乎苛刻,不仅要求表面细洁,纹路一致,甚至使用20X-40X的显微镜观察不能有任何腐蚀凹坑(以下简称麻点)。
现有模具零件在诸多零件加工程序中,会有很多因素导致模具零件的表面出现麻点,特别是含Cr(铬)元素较低的金属材料。而现有的模具零件工艺中,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致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模具零件表面加工出现腐蚀凹坑的方法,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免模具零件表面加工出现腐蚀凹坑的方法,其包括:
S1、磨床加工外形直角准,对工件外形尺寸留铁,并对加工后的工件全部退磁;
S2、线切割粗加工,再次对工件进行退磁,对工件及夹具夹持区域涂抹防锈油,保持水箱内pH值为5-9,喷防爆剂,所有尺寸开粗留余量;取下加工完的工件,去锈、退磁,并对工件喷上防锈油;
S3、CNC加工保持切削液浓度为9%—10%,CNC加工后再次退磁;
S4、电火花加工过程后,清洗去碳渣,退磁并喷上防锈油;
S5、线切割精加工,再次对工件进行退磁,对工件及夹具夹持区域涂抹防锈油,保持水箱内pH值为5-9,喷防爆剂,取下加工完的工件,去锈、退磁,并对工件喷上防锈油;
S6、磨床加工准工件外形尺寸,去掉表面的划痕和麻点凹坑,清洗、去磁、喷防锈油。
优选地,步骤S1中按照图纸要求对工件外形尺寸留铁0.02MM。
优选地,S2的具体步骤包括:
S2.1、工件在线切割粗加工前再次退磁,减小加工中水箱里金属粉末附着在工件上的机率;
S2.2、对工件及夹具夹持区域涂抹防锈油,隔离夹具与工件,减少夹具与工件之间接触产生的2次放电;
S2.3、保持水箱内pH值为5-9;
S2.4、对工件表面喷防爆剂,等待3分钟后再喷一次,工件所有表面涂抹均匀,隔离工件与水箱内的金属粉末,减少工件与金属粉末之间接触产生的2次放电;
S2.5、对于线切割单片工件纯放电时间超过3H的工件先进行开粗加工,所有线切割尺寸留余量0.03MM;
S2.6、取下加工完的工件,去锈、退磁,并对工件喷上防锈油。
优选地,S4中开粗时放电间隙超过0.15MM时增加一次0.1MM的2次开粗。
优选地,S5的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