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物质生物利用度的混合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18111.0 申请日: 2020-01-08
公开(公告)号: CN111011858A 公开(公告)日: 2020-04-17
发明(设计)人: 郑金铠;魏汝君;赵少杰;包郁明;赵成英;田桂芳;陆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33/105 分类号: A23L33/105;A23L29/00;A23P10/35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赵静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脂溶性 活性 物质 生物 利用 混合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物质生物利用度的混合油乳液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吐温80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水相;然后将食用油与香柠檬油混合制得油相,并称取脂溶性活性物质溶解于油相中;将油相和水相混合,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制备粗乳液,然后进行高压均质,制得稳定的混合油乳液。该混合油乳液粒径在100~200nm,粒径比单一油乳液粒径更小,混合油乳液粘度更大,稳定性比单一油稳定性更高,脂溶性活性物质就川陈皮素来说,包埋率均在66%以上,包埋率较高,并且其生物利用度均在10%以上,与单一食用油及香柠檬油乳液相比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物质生物利用度的混合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溶性活性成分,如川陈皮素、姜黄素、番茄红素等在体内外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但因其亲水性差,难以直接被胃肠道吸收,所以在生物体中的生物利用度受到了极大限制。而水包油(O/W)乳液系统是目前食品乳化工业中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因此,可以利用水包油乳液体系传递脂溶性活性物质,提高疏水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

而目前用于包埋脂溶性活性物质的载体,其油相大多数为食用油。L.Salvia-Trujillo等用玉米油作为油相制得的乳液运载类胡萝卜素,其制备的乳液最小粒径为0.72μm,最大为15.1μm,乳液粒径较大,研究表明在胃肠道消化阶段,大粒径的乳液在消化结束时含有未消化油,类胡萝卜素在粒径较小的乳液中消化时,向混合胶束中渗入的速度更快。当然,也有部分研究以精油为油相制备了乳液。已有研究表明,一些天然类的亲脂性功能成分,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虾青素、多甲氧基黄酮等,在柑橘油中的溶解性要优于长链脂肪酸(如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和中链脂肪酸MCT油等三酰甘油中,因此柑橘油乳液可作为该类成分的有效运载体。柑橘油属于挥发性精油,其主要成分是烯萜类,具有光、热、氧敏感性,所以将柑橘油作为油相制备水包油乳液体系是解决柑橘油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但柑橘油成分中超过90%为挥发性成分,柑橘油单独作为油相,制得的乳液易发生奥氏熟化,且易受温度影响,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制备能够提高脂溶性活性物质包埋率和生物利用度的纳米乳液。该纳米乳液由食用油和香柠檬油以不同比例混合所得的油相和含有1.2%(w/v)吐温80的水相经剪切,高压均质得到。包埋川陈皮素后发现,川陈皮素的包埋率均在66%以上,包埋率明显提高。混合油乳液中脂溶性活性物质如川陈皮素的生物利用度均在12%以上,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对脂溶性活性成分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乳液,包括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脂溶性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1:(7-9);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水相质量的0.5%-1.5%,具体可为1.2%;

所述脂溶性活性物质的用量为所述油相质量的0.2%;

所述油相是由食用油与香柠檬油按照质量比(1-3):1的比例组成,所述比例具体可为3:1、1:1。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具体可为吐温80、吐温20,乳清蛋白等。

所述脂溶性活性物质可以是川陈皮素、姜黄素、类胡萝卜素等。

所述食用油具体可为玉米油、MCT油、橄榄油、椰子油、大豆油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水相的配制: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溶液a;

(2)油相的配制:将食用油与香柠檬油以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油;将脂溶性活性物质溶解于所述混合油中,超声溶解,得溶液b;

(3)粗乳液的制备:将溶液b与溶液a混合,经高速剪切,得到粗乳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