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天窗版车身骨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9114.1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4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蒋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窗 车身 骨架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天窗版车身骨架总成,包括底板总成、顶盖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围总成、后围总成、顶盖前顶梁总成以及顶盖后顶梁总成,所述顶盖总成包括连接于左、右侧围总成顶部的三个细顶盖支撑梁以及一个宽顶盖支撑梁Ⅰ和一个宽顶盖支撑梁Ⅱ,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Ⅰ和宽顶盖支撑梁Ⅱ的宽度大于细顶盖支撑梁的宽度,细顶盖支撑梁、宽顶盖支撑梁Ⅰ以及宽顶盖支撑梁Ⅱ交错布置,所述各个支撑梁上设置有至少一行左右延伸的打胶槽;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顶盖总成的支撑性能好、整体强度高,整车NVH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天窗版车身骨架总成。
背景技术
两厢车的车身开发多是在三厢车的基础上做变形,车身骨架前部保持不变,车身骨架后部全新设计,两厢车的顶盖长度较长,其支撑性能和强度较弱,容易产生振动异响;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非天窗版车身骨架总成进行改进,提高顶盖总成的支撑性能和整体强度,减小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天窗版车身骨架总成,提高顶盖总成的支撑性能和整体强度,减小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非天窗版车身骨架总成,包括底板总成、顶盖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围总成、后围总成、顶盖前顶梁总成以及顶盖后顶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包括连接于左、右侧围总成顶部的三个细顶盖支撑梁以及一个宽顶盖支撑梁Ⅰ和一个宽顶盖支撑梁Ⅱ,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Ⅰ和宽顶盖支撑梁Ⅱ的宽度大于细顶盖支撑梁的宽度,细顶盖支撑梁、宽顶盖支撑梁Ⅰ以及宽顶盖支撑梁Ⅱ交错布置,所述各个支撑梁上设置有至少一行左右延伸的打胶槽。
进一步,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Ⅰ中部具有冲压形成的沿宽顶盖支撑梁Ⅰ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凹陷区域,该凹陷区域使得宽顶盖支撑梁Ⅰ前后边沿处形成高于凹陷区域的两条连接边,所述每条连接边上均设置一行打胶槽Ⅰ。
进一步,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Ⅱ中部具有冲压形成的沿宽顶盖支撑梁Ⅱ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凹陷区域,该凹陷区域使得宽顶盖支撑梁Ⅱ前后边沿处形成高于凹陷区域的两条连接边,所述每条连接边上均设置有一行打胶槽Ⅱ。
进一步,所述细顶盖支撑梁中部具有冲压形成的沿细顶盖支撑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凹陷区域,该凹陷区域使得细顶盖支撑梁前后边沿处形成高于凹陷区域的两条连接边,所述每条连接边上均设置有一行打胶槽Ⅲ。
进一步,所述细顶盖支撑梁、宽顶盖支撑梁Ⅰ和宽顶盖支撑梁Ⅱ的连接边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向下凹陷的多个间隔槽,多个所述间隔槽将各连接边分隔为若干个独边,每个所述独边上有冲压形成的向下凹陷的相应打胶槽。
进一步,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Ⅰ位于宽顶盖支撑梁Ⅱ前侧,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Ⅱ中部位置开设有阅读灯避让孔,所述阅读灯避让孔位于宽顶盖支撑梁Ⅱ上凹陷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Ⅱ上位于阅读灯避让孔左右两侧还开设有漏液孔Ⅰ和线束孔,所述漏液孔Ⅰ和线束孔位于宽顶盖支撑梁Ⅱ上凹陷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Ⅱ位于阅读灯避让孔的部位向后延伸宽度增大形成安装部。
进一步,所述宽顶盖支撑梁Ⅰ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以及漏液孔Ⅱ,所述减重孔和漏液孔Ⅱ开设于宽顶盖支撑梁Ⅰ的凹陷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细顶盖支撑梁、宽顶盖支撑梁Ⅰ和宽顶盖支撑梁Ⅱ的左右端部向下沉陷形成焊接边,所述焊接边上设置有若干个焊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顶盖总成的支撑性能好、整体强度高,整车NVH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9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上下料的钢瓶底座拉伸成型装置
- 下一篇:草捆去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