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线路板结构及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9069.0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7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张建全;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G08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线路板 结构 穿戴 设备 | ||
1.一种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布置有电气走线(6)的FPC电气层(1)、设置于所述FPC电气层(1)的上表面的至少1层顶部保护层(2)和设置于所述FPC电气层(1)的下表面的至少1层底部保护层(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保护层(2)和所述底部保护层(3)均为1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保护层(2)和所述底部保护层(3)均为聚酰亚胺材质的保护层,且各层的厚度区间为0.5-2mi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电气层(1)的上表面与所述顶部保护层(2)之间、所述FPC电气层(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部保护层(3)之间均仅在对应所述FPC电气层(1)的中间部位(4)处固定连接,从所述中间部位(4)处向两端延展的部位均为自然分开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电气层(1)的上表面与所述顶部保护层(2)之间、所述FPC电气层(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部保护层(3)之间均在所述中间部位(4)处通过胶粘结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走线(6)上设置有电气连接位(5),所述电气连接位(5)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位(4)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位(5)为相互断开的两个探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保护层(3)、所述FPC电气层(1)和所述顶部保护层(2)均从所述中间部位(4)处向两端延展的部位处设置有依次布置的多个通孔(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走线(6)包括依次铺设在所述FPC电气层(1)上的底层走线(61)和顶层走线(62),所述顶层走线(62)的首端与所述底层走线(61)的首端处于电气常连状态;当所述顶层走线(62)的尾端与所述底层走线(61)的尾端电气连接时,所述电气走线(6)处于闭环状态;当所述顶层走线(62)的尾端与所述底层走线(61)的尾端电气断开,又或者所述顶层走线(62)和/或所述底层走线(61)处于断路时,所述电气走线(6)处于断路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走线(62)和所述底层走线(61)分别呈正反走向穿设于所述通孔(7)之间的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走线(62)和所述底层走线(61)互为相反方向的依次交替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7)之间的间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为矩形倒圆角的通孔和/或圆弧形的通孔,所述顶层走线(62)和所述底层走线(61)对应所述通孔(7)的上下边缘的位置均为锯齿形走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为矩形倒圆角的通孔、圆弧形的通孔、腰形的通孔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通孔(7)为圆弧形的通孔时,所述顶层走线(62)和所述底层走线(61)对应所述通孔(7)的上下边缘的位置均为圆弧形走线;当所述通孔(7)为腰形的通孔时,所述顶层走线(62)和所述底层走线(61)对应所述通孔的周向边缘的位置均为蛇形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90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空调格
- 下一篇:板翅式油冷器及油冷器芯片组件